第111章:魯班到大秦朝

字數:5235   加入書籤

A+A-




    公元前211年,大秦朝,鹹陽。

    就在李清照前往李白所屬世界的時候,魯班來到了嬴政的大秦朝,同時接了一個任務。

    傳送地點就在鹹陽,距離鹹陽城大約有一日的腳程。

    “第二次使用傳送符,還是令人難以置信!”

    魯班抬頭望著東升的太陽,心中感慨。

    四周是一片田地,而且正是寒冬,前日剛下過雪,今日天晴,增添了些許暖意。

    從曆史聊天群商城兌換的“服裝皮膚卡”,選了一套衣服。衣服很神奇,穿上不會覺得寒冷與酷熱。

    魯班先在四周看了看情況,距離他出現的位置大概兩三裏外,有幾戶人家。

    他找人打探消息,問道“兄台,請問此地距離鹹陽城有多遠?”

    “你是外地來的?”

    被問的人反問一句,他看魯班打扮也不像是什麽貴人,有錢人。

    魯班已經想好了說辭,道“老家遭了災,來鹹陽投奔親戚,不想中途迷了路。”

    “還真是不幸啊。”

    那人說道“鹹陽城就在西北方向,距離此地,若是腳程快的話,一日便能到達。”

    “多謝。”

    魯班告謝,就準備離開。他想先到鹹陽去看看,然後找個活,先暫時安定下來。

    來此,他沒有告訴嬴政。隻想自己來這裏看看,同時完成任務。

    “等等。”

    那人突然叫住魯班,然後從房中拿出幾個玉米餅,好心道“看你身上也沒包袱什麽的,應該是弄丟了吧?這幾個餅,你帶著,到鹹陽城需要一日,路上餓了好吃。”

    魯班一看那餅,微微一驚“玉米餅?”

    “嗬嗬……你也知道玉米啊?”

    那人笑著問道“你們老家也應該種了吧?

    我們這裏已經第二年種玉米了,是個好東西啊,隻要不遇上大災之年,一家人衣食都不成問題。

    這都要感謝始皇帝陛下恩賜,給我們老百姓帶了玉米,紅薯,土豆等神物,讓我們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吃不飽飯,穿不上完整的衣服……”

    看那人學說越激動,可見嬴政推廣的玉米,紅薯,土豆,很得民心。

    “多謝。”

    魯班再次感激道。

    出門就遇到好心人,心中感動。

    同時,那人又好心對魯班建議“對了,你要是在鹹陽找不到親人,可前往官府應招成為勞工,力氣活你能做吧?隻要幹活,就能得到不少的錢,能讓你勉強在鹹陽生活。

    不瞞你說,我家裏的兩個兒子,就應招勞工去了。雖然家裏種了玉米,紅薯,不缺吃的,但誰不想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不是?”

    聞言,魯班詫異。

    官府一般都是用勞役,苦力,能給口飯吃就不錯了,那有給工錢的!

    魯班問道“為官府做工,不是用勞役,苦力嗎?怎麽還會給工錢?”

    那人自豪道“你不知道此時,看來你家那邊還沒有這種待遇。朝廷有政令,要讓百姓休養生息,不會輕易征召勞役,苦力。即使需要勞工,也會給予工錢。

    剛開始,我們也不信。不過有人嚐試過,後來就有更多的人前去應招勞工。”

    說著,他西北方向,虔誠一拜道“如此恩德,全要感謝始皇帝陛下的恩賜!”

    為了籠絡民心,擴大影響力,嬴政可是借鑒了曆史上的一些方法。

    這時,魯班也想到了這一點,心道“秦始皇嬴政,已經改變了曆史,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也是理所當然。”

    他問道“不知道,應招前去勞工,都做些什麽事情?”

    要是有合適的工作,魯班就不用為接下來的生計發愁了。

    那人想了想,說道“我那兩兒子有回來過,他們說過,現在他們正在為官府做兩件事,一是修水利,二是修公塾。聽說,朝廷準備在鹹陽各縣修建公塾,供更多的人讀書……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不過體力活很多,你若是去肯定沒問題。”

    在大秦朝,讀書人不多,而且都是私人辦的私塾,公塾即使有,也是少之又少。

    嬴政之前開辦的“大秦學宮”,但他覺得還不夠,準備從鹹陽開始嚐試,在鹹陽城,和各個縣設立以啟蒙為主的公辦的公塾,培養更多的讀書人。

    “修水利和公塾?”

    這些事情都是魯班擅長的事情。

    與那人告別後,魯班就朝鹹陽城而去。

    ……

    此時,在鹹陽城的鹹陽宮中。

    秦始皇嬴政,正與扶蘇,李斯,蒙恬,蒙毅,章邯,蕭何等人商量事情。

    蕭何如今可以參與朝政,公子胡亥被安排在西北邊塞軍營磨練。

    匈奴被嬴政安排蒙恬率領大軍並帶著槍炮打敗後,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大秦朝已經不會再有匈奴的威脅,西北安定。

    “先說第一件事。”

    秦始皇嬴政高坐在上,對著眾人說道“各地河提河道修繕,新建新的水利,還有鹹陽準備修建的幾十所公塾,需要在明年夏季之前完成。”

    說著,看向李斯和蕭何,對二人說道“李斯,水利之事你全權負責,公塾之事就由蕭何來管理。”

    “臣,遵旨。”

    李斯和蕭何兩人行禮領旨。

    秦始皇嬴政近來對蕭何青睞有加,令李斯深感不安。

    李淵已經七十多歲,但他放不下權力,依然很執著。

    “第二件事情。”

    嬴政拿出一卷竹簡,同時看向蒙恬,道“最近又收到南邊六國餘孽造反作亂的急報……雖然朕已經決定休養生息,但也不是說不能動刀兵!

    凡是破壞大秦朝一統者,無論是誰,朕都會堅決將之除掉!

    蒙恬,此事你盡快給朕拿出一個行動計劃,朕需要快速平定所有作亂者。”

    “諾!”

    蒙恬試著問道“陛下,可否動用神器?”

    所謂神器,就是槍炮。

    “殺雞焉用牛刀!”

    嬴政叮囑道“另外,仿製槍炮之事不可攜帶!”

    雖然有了火藥配方,但還不能製作槍炮等火器。

    槍炮,嬴政十分重視,並且希望能盡快仿製成功。

    “回避下,仿製之事有序推進,相信不久後便會取得成功。”

    槍炮仿製之事,一直是以蒙恬為主,章邯監管,秘密進行的。

    最後,秦始皇嬴政對兒子扶蘇說道“扶蘇,朕要修改刑法需征求各家意見之事,明日要在“大秦報”上刊載,可已準備妥當?”

    看過“華夏曆史書”,以及需要配合與民休養生息,則需要對嚴酷的大秦刑法進行修改。

    為此,秦始皇嬴政準備征求諸子百家之意見。同時也是想看看諸子百家的反應,擴大影響力。

    “回父皇,兒臣已經命人準備好,正午前便能將發行前的正稿交給父皇批閱,然後明日一早發行天下。”

    大秦報,現在是公子扶蘇在管理,他說道“大秦學宮和四方館,也會針對此事,舉行辯論大會。”

    “很好。”

    秦始皇嬴政滿意的點了點頭。

    政務處理完後,嬴政讓章邯單獨留下來,命令道“如今的黑水台,朕滿意,可以派遣他們到全國各地去了。”

    黑水台,就是錦衣衛。

    嬴政的眼睛,監視文武百官,由章邯統領。

    “諾!”

    章邯應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