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劍指戛納!

字數:6091   加入書籤

A+A-


    四月。
    一條消息在影視圈內迅速擴散。
    吳迪,又要拍新片了!
    消息百分百準確!
    因為他的禦用製片人付一舟已經開始聯係燈光、美術、錄音、攝影等幕後團隊。
    一般而言,電影在開拍半年,甚至一年前就會定好幕後成員的檔期。
    沒辦法。
    活好的人不缺事幹。
    別看內地影視市場不太行,但每年拍攝的電視劇、電影數量,那是一點都不少。
    很多電視劇、電影拍完,根本都沒上映。
    不上映拍它幹嘛?
    當然是洗洗更健康。
    影視行業,不論是好萊塢,還是港台,亦或者是日韓,向來是黑色資金流入的重災區。
    洗起來不要太方便!
    踏馬的。
    東西一炸,我說它值一個億都行!
    當然。
    現實情況不會那麽誇張,頂多虛增個幾倍、十幾倍、幾十倍,最多一百倍。
    再多?
    那不是把人當傻子嘛。
    反正,出於各種原因,每年登記、報備、開拍的劇組,那是多如牛毛。
    既然要拍,演員什麽的,可以隨便找,燈光、攝影、美術、錄音這些幕後團隊,那不能路上拉一個人就拍。
    畢竟。
    幕後工作的準入門坎比較高。
    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摸到攝像機都不知道怎麽開機。
    很快。
    付一舟就成了圈內的香餑餑。
    製片方、投資人、經紀人、演員,紛至遝來。
    上船!
    是船!
    不是床!
    當然。
    上床也不是不行,至少得是跟吳導。
    李傑又不是頭一次出道,圈內人對他都有一些了解。
    不太好接觸。
    這是所有人的‘刻板印象’。
    反正,平時裏很少出現在酒局、飯局。
    想要見麵,沒那麽容易。
    圈內的好友,也不多。
    對於這些,大家都能理解。
    恃才傲物嘛。
    隻要有才華,旁人的忍耐力是足夠高的。
    而這。
    也是李傑故意留下的印象。
    那些亂七八糟,帶著各種目的的應酬,他都懶得去。
    去啥去?
    他一不求資源,二不求資金。
    幹嘛要去?
    《2177》暢銷海內外之後,他連一些‘大佬’的麵子,都是偶爾賣賣。
    隻要他能一直成功下去,些許細枝末節,沒人會在意。
    人都是這麽現實。
    隻要能給他帶來利益,有些人唾麵自幹都行。
    當然。
    李傑沒讓別人做到這種程度,他隻是‘冷淡’了一些。
    “抱歉,抱歉。”
    這天,付一舟接到王菁花的電話,陪笑道。
    “花姐,這個忙不是我不想幫,而是幫不了,男女主角,吳導都有人選了。”
    “好,好。”
    “以後有空再約。”
    掛斷電話後,付一舟微微搖頭。
    王菁花真是高看他了。
    雖然他是吳導的禦用製片人,但他的職責更傾向於執行製片人。
    帶上‘執行’兩個字,差別可就大了。
    前者,那是能影響導演決定的人,後者,隻是導演的執行機器。
    導演讓他往東,他就不能往西。
    不過。
    付一舟幹的挺開心的。
    宰相門前七品官!
    跟著吳導,出門去哪,別人都要高看幾眼。
    雖然沒什麽實權吧,但多少人求著幹,都進不了門。
    對於現狀,付一舟很滿意。
    少頃。
    付一舟翻了翻練習本,主動給兩位演員打了電話。
    一位是中戲93級表演係的王千原,另外一位是中戲96級的女演員秦海露。
    吳導指定的男女主角。
    聯係工作基本不怎麽費事。
    人的名,樹的影。
    就‘吳導’現在這咖位,華語圈,哪個演員不是任選?
    哪怕是程龍大哥,憑著《空間折迭》的交情,讓他零片酬出演都行。
    不過。
    ‘吳導’肯定不會那麽幹。
    再說了,程龍也不適合演《鋼的琴》男主角。
    幾天後。
    王千原和秦海露先後趕到工作室,簽下了演員合同,同時,他們也拿到了劇本。
    回到家裏,王千原第一時間翻起了本子。
    回來的路上,他其實簡單翻了一遍。
    本子挺有意思。
    鋼廠的下崗職工。
    男主角還有一點點文藝細胞,會拉手風琴,下崗之後,迫於生計,婚喪嫁娶,什麽都接。
    文藝青年?
    繼續看下去,王千原的眉頭越皺越緊。
    這個角色,不好演啊。
    很平。
    沒有什麽爆發的戲。
    這樣聽起來似乎有點反直覺。
    沒有爆發戲,不是很好演嗎?
    確實。
    對於什麽giegie,姐姐,什麽什麽寶之類的而言,類似的本子,難度驟降。
    但。
    對於正兒八經的演員來說,卻是極難的。
    太考驗演技。
    因為這違背了一些表演法則。
    簡單來說,一場悲傷的戲份,如果涉及一些動作,再哭得精彩一點,觀眾就能通過這些動作,察覺到演員的情緒。
    哦。
    原來是悲傷啊。
    然鵝。
    如果什麽動作都沒有,也不哭,如何讓觀眾察覺到情緒?
    難!
    非常難!
    雖然難了一點,但王千原卻興致勃勃。
    這種戲,演起來才過癮啊!
    什麽哭戲?
    那不是演員的基本功嗎?
    不哭還能感染觀眾,那才是牛逼的演技!
    但。
    知易行難。
    凡是能做到,並且做得好的,全是經典鏡頭。
    另一邊。
    秦海露收到本子之後,也來來回回翻了好幾遍。
    看著那薄薄的本子,她不僅沒有失望,反而覺得導演給的好。
    通常來說,導演、攝像、演員都不太喜歡那種‘事無巨細’的本子。
    踏馬的。
    什麽都寫死了,我們還怎麽自由發揮?
    當然。
    這個自由發揮不是胡編亂造。
    優秀的導演、攝像、演員都是在大的框架,在不改變劇情主線、衝突的情況下,尋找閃光點。
    那種亂改戲的,要麽是關係戶,要麽是戲霸!
    在李傑旅遊的這段時間,兩位主角都在閉關尋找狀態,然後,他們又不約而同的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去東北!
    其實,也可以說是回家。
    因為他倆都是東北人。
    大下崗的事,他們雖然沒有經曆過,但他們的父輩們都是那一代人。
    實地走訪,聽一聽老一輩講講當年的往事,找找感覺,順便給人物增加一些弧光。
    兩人都很認真。
    因為簽合同時,付一舟跟他們提過。
    這部片子,吳導準備衝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