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

字數:10817   加入書籤

A+A-


    燕京。
    “師傅,麻煩去香格裏拉,謝謝。”
    “好勒。”
    司機老李笑嗬嗬的應了一聲。
    “小哥是第一次來燕京嗎?”
    “算是吧。”
    這個時空,李傑是第一次來燕京。
    “那你可要多留幾天,咱燕京是六朝古都,吃喝玩樂,樣樣都是這個。”
    眼見兩人聊起了天,李海仁好奇道。
    “歐巴,你們在說什麽?”
    嗯??
    這外語一出來,司機師傅明顯愣了一下。
    咋還是個外國人呢?
    一聽李傑也說起了外語,司機師傅順口問道。
    “小哥是海外華人嗎?”
    “不是,我來自韓國。”
    “韓國啊。”
    司機師傅樂和和一笑。
    “韓國好啊,現在講究一個中韓友好。”
    燕京的出租車師傅,不,準確來說,全國的出租車司機都是能侃的人。
    一天天接乘換客,形形色色的人見到了一大堆,內向的人,也變外向了。
    從機場一路到北動附近的香格裏拉。
    這家酒店是燕京老牌五星級酒店,始建於87年,最早是專門的涉外酒店,現在雖然不設置身份門檻。
    但價格貴的出奇。
    一間標準套房,一天的房費是200多美刀。
    普通人一個月的工資,連一晚都住不起,除了住,餐飲的價格也不便宜。
    咖啡廳的一杯牛奶十幾塊,一杯咖啡670。
    就這物價水平,放在二十年後,那也算貴的。
    不過。
    香格裏拉的生意卻不差。
    對於外國人而言,五星級酒店一晚的房費200多刀,完全算不上貴。
    一杯咖啡6070RMB,折算成美元的話,也就8美元左右。
    擱在星級酒店,物價算不上貴。
    跟國外的一些星級酒店比,甚至算得上便宜。
    李傑既然來了,肯定不會在衣食住行方麵虧待自己。
    不說開個什麽總統套。
    行政套間必須安排。
    辦理入住時,直接開了一個月。
    一路上,服務人員都很客氣,畢竟,他小費給的多,給的還是美金。
    換做是任何一個國家,服務人員收到小費都會開心。
    剛剛那個出租車師傅,他也沒忘記給小費。
    “歐巴,這裏的環境好像還不錯啊。”
    進了房間,李海仁打量了一眼房間內的布局。
    相比於李傑,她對華夏這邊是兩眼一抹黑。
    完全不了解。
    “畢竟是星級酒店。”
    李傑一邊放下行李,一邊道。
    “待會出門,你最好多做一點保濕,燕京這邊,很幹燥的。”
    來到華夏,李傑並不著急馬上投資什麽的。
    投資實業的賺錢速度哪有金融市場來得快?
    實業隻是一個幌子而已。
    當然。
    實業必須要有。
    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歡迎實業投資者,因為隻有投資實業,才能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
    就業是什麽?
    是政績。
    是稅收。
    是選票。
    是滿意度。
    日後的懂王高喊什麽製造業回流,為的就是增加就業,穩固他的基本盤。
    不過。
    眼下國內對外資的限製要比日後更多一點。
    畢竟,此時國內還沒有加入WTO,而且,像院線投資這一塊,外資是進不去的。
    不給投。
    “阿勒?”
    不多時,在遊覽燕京時,李海仁驚訝道。
    “歐巴要投資零售業嗎?”
    “沒有,我隻是了解了解。”
    李傑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政策。
    “根據華夏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零售業和影視文化產業一樣,都是‘限製類’項目。”
    “要投資的話,必須與華夏企業合資經營,並且需要中方控股。”
    “目前,隻有北上廣深等幾座試點城市開放外商投資。”
    “另外。”
    “審批手續也比較麻煩,需要商務部門,以及地方的審批。”
    “這麽麻煩嗎?”
    一聽那麽多要求,李海仁不禁有點迷惑。
    投資限製還那麽多?
    而且,隻是零售業而已,這又不涉及到一些敏感的東西。
    “畢竟是剛剛開放。”
    李傑笑著解釋道:“華夏這邊沒有太多的經驗,限製多一點,也能理解。”
    90年代雖然已經明確確立了轉向,但保守派的聲音也不小。
    不僅是摸著石頭過河,還得防著自己人推一把、拉一把。
    走起路來,磕磕絆絆,這不是很正常。
    況且。
    投資超市,隻是李傑立起來的一個幌子。
    他要投資的行業是《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裏麵沒有列出來的項目。
    像互聯網這種新生事物,不僅法規跟不上,政策也是。
    根據目錄,它既不屬於鼓勵類,也不是限製類、禁止類。
    這也是早期很多互聯網公司都接收外資的原因之一。
    法無禁止即可為。
    為了這次的華夏之旅,李傑準備了整整5000萬美金,這也是他個人名下所有的可流動資金。
    其中,一部分還是貸款。
    5000萬美金,看著很多,但實際上卻很少。
    以藤訊為例,1999年第一輪融資時,估值就高達1100萬美元。
    新琅更是高達8000萬美元。
    是的。
    成立一年多的新琅,估值就有了8000萬美金。
    要不怎麽會有互聯網泡沫。
    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互聯網相關的企業,估值就像是吹氣球。
    一個月,一個新台階。
    所以。
    5000萬美金,真的不多,這筆錢,李傑目前都放進了外匯、期貨市場裏,從哪裏賺錢,都沒這裏快。
    對於普通人而言,外匯、期貨是賭博。
    一個點的波動都會損失慘重。
    但對於李傑這種知道大勢,且理論過硬的人來說,外匯、期貨市場,約等於撿錢。
    並且,區區5000萬美金,投入到外匯、期貨市場,就像是一滴水花落入大海。
    根本影響不到大勢。
    這邊。
    李傑和李海仁在華夏‘旅遊’,那邊,陳道俊還是走上了收購起亞汽車的路。
    奇跡投資公司以1.1萬億韓元收購了起亞汽車。
    折算成美元的話,大概6.3億美元。
    “道俊,你瘋了嗎?”
    陳養喆看著對麵的小孫子,臉色陰沉如水。
    “你知道這筆錢是什麽概念嗎?”
    “而且,你的那個公司,完全沒有汽車行業基礎,你花了這麽多錢,跟打水漂有什麽區別?”
    “爺爺,我隻是想嚐試一下而已。”
    陳道俊語氣‘輕鬆’道。
    “您不是想讓順洋旗下的汽車業務做起來嗎?”
    “我們兩家合並吧,以股換股,怎麽樣?”
    “以股換股?”
    “你要跟我換股?”
    陳養喆臉色又是一沉。
    “你知道順洋汽車的估值是多少嗎,如果順洋和起亞汽車合並,我會丟掉順洋汽車掌控權。”
    “你覺得我會同意這個方案嗎?”
    “何況,道俊啊,你沒有任何管理汽車行業的驚訝,想要經營一家企業,不是有錢就行。”
    “雖然我不知道你手裏有多少子彈,但你能掏出這麽大一筆錢,想必資金鏈肯定會很緊張。”
    “我隻需要等著起亞汽車陷入泥潭,越陷越深,等到快要破產的時候,我再反向收購不就行了?”
    聽到陳養喆的這些話,陳道俊心中一驚。
    爺爺的計策,確實直指核心。
    他手裏可動用的資金,確實不多了。
    不過。
    如果有需要的話,他可以拋掉一部分股票,當年,他可買了不少有潛力的互聯網公司股票。
    再過幾年,大名鼎鼎的納斯達克大破滅就要來了。
    即使沒有資金需求,他也會拋掉所有的股票,等股災到了,到時候再低價買回來。
    所以。
    他不是特別缺錢。
    人老成精。
    眼看小孫子氣定神閑的樣子,陳養喆心底不禁有些驚訝。
    這個臭小子,到底有多少錢?
    又是從哪裏賺的?
    資金不會憑空出現,也不會憑空消失,這小子在國內明顯沒有什麽投資。
    難道是那個叫吳世軒拉來的錢?
    如果是這樣,那就能說得通了。
    瞄準起亞汽車的,可不止內資,還有虎視眈眈的海外資本。
    包括順洋汽車,也在那些人的狩獵名單裏。
    對汽車。
    他確實有執念,但跟生存相比,汽車業務並不是難以舍棄的東西。
    有必要的話,他會賣掉順洋汽車。
    誰開價高,那就賣給誰!
    “爺爺,我們要不要打個賭?”
    “賭?”
    聽到這個詞,陳養喆不由想起多年前的賭約,當時,道俊還是一個孩子,卻精準的預見了誰能勝選。
    政商不分家。
    哪怕順洋集團是國內最大的幾家企業之一,也不得不選邊、站邊。
    最近這幾年,情況還好一點。
    十年前,那時候的日子更難過,那些正客們,都是一群貪婪的吸血鬼,時不時過來敲竹杠。
    想到小孫子的神奇,陳養喆露出了一絲笑容。
    “你想怎麽賭?”
    “就賭我能不能讓起亞汽車起死回生?”
    陳道俊一臉‘平淡’的說道:“以兩年為限,如果兩年內,起亞汽車能夠走出泥潭。”
    “那麽,順洋汽車,我也要了!”
    “好,我跟你賭了!”
    陳養喆哈哈一笑,不論小孫子是不是昏了頭,最後能不能成功,這種縱橫捭闔的氣勢,不丟人。
    商場如戰場,何時何地都不能露怯。
    真老虎也好,紙老虎也罷,必須要拿出虎威天下的氣勢!
    這一點,他在其他人的身上都沒有看到過。
    而這。
    也是他特別偏愛小孫子的原因之一。
    可惜啊。
    如果他是長孫,那該多好,那樣的話,指定他為繼承人,法理、情理都合適。
    可惜。
    道俊隻是小孫子。
    雖然陳養喆是順洋集團的會長,大部分情況下,他也是說一不二的存在。
    但涉及到繼承人選擇,需要考慮的不止是個人意願,股東的意見,其他子女的意願,下麵員工等等。
    方方麵麵都要考慮到。
    國內的曆史上,不乏選錯繼承人,行將就錯的案例。
    眼下,陳養喆還沒有完全下定決定。
    大孫子雖然差了一點,但好好栽培,當一個守成之君,或許,應該沒什麽問題吧?
    不多時,陳道俊走出了爺爺的住所。
    很快。
    他就出現在起亞汽車的總部。
    “吳理事,怎麽樣,審計結果出來了嗎?”
    “出來了。”
    吳世軒抽出一份文件。
    “道俊啊,情況不容樂觀啊,你投入的那筆錢隻是並購費用,想要讓起亞汽車重新運轉起來,後續至少還要再投入510億美金。”
    “這還是裁員的情況下。”
    起亞汽車雖然談不上空殼,但各方麵的欠款,不知道有多少。
    債務包袱太大。
    單單供應商欠款,就是很大一筆錢。
    良久。
    陳道俊摸了摸下巴。
    “這樣吧,回頭再注入一筆資金,先把舊債還了,然後再借入一筆新債。”
    借新還舊,這是全球通用的套路。
    全用自己的錢,那多傻啊。
    “沒問題,不過,你的軍火庫裏還有足夠的子彈嗎?”
    吳世軒揚了揚手裏的文件夾。
    “這可不是一筆小錢啊。”
    “放心吧,夠用。”
    陳道俊既然敢喊出買下順洋的口號,自然不止那麽一點點子彈。
    隻是。
    如果重啟起亞汽車失敗的話,他個人即使不破產,那也是傷筋動骨。
    畢竟,收購+注入的資金,高達10億美金。
    這筆錢放在哪裏,都是一筆天量資金。
    “好,既然你有數,那我就放心了。”
    吳世軒嗬嗬一笑。
    “你先繼續看著,我去財務那邊。”
    等到吳世軒走後,陳道俊翻了一下桌上的審計文件。
    簡略的看了一遍,他也有點揪心。
    情況,不容樂觀啊。
    念及至此,他撥通了老爸的電話。
    老爸之前的那些話,給他打開了一點點思路。
    合資,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建議。
    他翻看過華夏那邊的相關文件,汽車、摩托車整車製造,在華夏是鼓勵類投資名單。
    雖然外資比例不能超過50%,但如果運作的好。
    這筆投資會成為起亞汽車起死回生的關鍵。
    “嗯?”
    遠在燕京的李傑收到電話,連連搖頭。
    “你想建立合資公司,想法不錯,客觀條件也充備,但管理的事,我可不會負責。”
    “……”
    此話一出,陳道俊沉默了。
    他最初的計劃是老爸、老媽幫忙管理華夏分公司,這樣,既能給他們找點事做一做,他本人也放心。
    現在,第一步就被卡住了?
    要不找找老媽?
    讓老媽出麵遊說一二?
    那麽大的事,交給別人,他真不太放心,自己去管,他也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