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己上X漲工資

字數:10079   加入書籤

A+A-


    “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霜,
    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1993年大街小巷的音像店、廣播都在放著那首《濤聲依舊》。
    它爆火的原因很簡單。
    毛擰上了1993年的春晚。
    這個年代,春晚的造星能力,無人能敵。
    今年春晚除了讓毛擰火遍大江南北,來自寶島的王捷也跟著火了一把。
    雖然他在春晚唱的是《回家》,但他的《一場遊戲一場夢》、《安妮》明顯更火。
    毫無疑問,1993年的上半年,毛擰和王捷是內地最火的兩位歌手。
    特別是毛擰。
    頂流中的頂流!
    比他倆個還要火的是一位女歌手——楊玉瑩。
    她和毛擰一樣都是羊城新時代影音推出的歌手,他們是新時代影音推出的金童玉女組合。
    羊城也是國內最早實行歌手‘簽約製’的地區。
    畢竟羊城離香江更近,接受到的各種新鮮事物更多。
    在92年之前,國內的歌手大部分都是跑單幫。
    沒有簽約公司,而且大部分專輯都是以翻唱為主,很少有完整的原創專輯。
    內地一年發行的原創專輯也就那麽二三十張。
    大部分專輯的質量也經不住市場的考驗。
    這也是港台流行音樂大行其道的原由之一。
    新時代影音推出的楊玉瑩,紅遍大江南北,日進鬥金,也是港台音樂人北上的驅動力。
    紅星生產社的陳建添,大地唱片的劉卓暉,以及魔岩唱片的張裴仁、賈敏樹是第一批北上的港台音樂人。
    不過,這三家唱片公司的側重點不一樣。
    魔岩唱片更傾向於搖滾樂,紅星生產社偏先鋒音樂+偶像派,許威後來簽約紅星,遲遲無法出道,不是音樂不行。
    而是老板陳建添覺得他長得不夠帥。
    大地唱片又是另外一回事,劉卓暉當初北上其實是為了捧女友艾靜。
    後來,他發現燕京有很多不錯的原創音樂。
    如今。
    大地唱片正在籌備《校園民謠1》,這張專輯很經典,《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的都被收錄其中。
    “好了,這就是現在各大唱片公司的形勢。”
    介紹完燕京樂壇的現狀,張裴仁放下茶杯,給李傑散了一根煙。
    “關於你那張新專輯的定位,你自己是怎麽想的?”
    “走概念專輯吧。”
    概念專輯是指專輯裏所有樂曲都圍繞著相同主題創作的音樂形式,最早的概念專輯是1967年披頭士發行的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後來,平克·弗洛伊德的《月之暗麵》也是裏程碑之一。
    這也是一張神專,在美國公告牌專輯榜的在榜時間高達1650周,發行五十多年,熱銷三十多年。
    “主題呢?”
    “自我對話,時代浪潮下的個體困境。”
    “唔。”
    張裴仁沉吟片刻道:“可以是可以,不過,《情歌》、《鬼》、《大風吹》這三首歌的內地發行版本需要重新修改。”
    說著,他將審查意見遞給了李傑。
    在李傑籌備婚禮的這段時間,張裴仁自然不會幹等著,他把《醜奴兒》這張專輯送審了。
    李傑低頭一看,幾條審查意見映入眼簾。
    《鬼》的審核建議是,‘鬼’需要隱喻,不得出現明確的‘鬼’。
    《情歌》裏的‘殺了它,順便殺了我’,《大風吹》裏的‘每個人都想當鬼’都有問題。
    “好,我回頭改改。”
    審核結果和李傑預想中的差不多,需要修改,但能過審。
    畢竟。
    這些東西其實沒那麽敏感,比敏感,崔建的那些歌要更加敏感。
    《一塊紅布》裏的‘那天是你用一塊紅布,蒙住我雙眼也蒙住了天,你問我看見了什麽,我說我看見了幸福……’
    這踏馬已經不是敏不敏感的問題。
    還有他那句‘隻要什麽什麽,你我就還是一代人’的發言,也是生猛的一批。
    當然。
    崔建眼下受到海外各路媒體的吹捧,大規模報道也跟這些音樂之外的事相關。
    不誇張的說,海外媒體對華夏搖滾樂的報道,遠比後麵任何一種音樂形式多得多。
    那些海外媒體報道這些,隻能說沒安好心。
    《醜奴兒》雖然也很叛逆,諷刺的也多,但沒那麽敏感。
    “嗯,關於專輯製作,你有什麽想法?”
    張裴仁點了點頭。
    “樂隊需要我們幫忙協調嗎?”
    “不用,有現成的人。”
    “編曲呢?除了賈敏樹之外,還要不要找其他人?”
    “我自己來。”
    “你自己?”
    張裴仁削微有點驚訝,這件事確實值得驚訝,編曲和作曲、寫詞不是一回事。
    前者需要大量的積累,就像是廚師做菜、中醫抓藥,不是把鹽、醋、醬油、糖往鍋裏一燴就行。
    要適量,調味適量、火候適量,要跟中醫一樣,君臣佐使,不能多,不能少。
    眼下內地的編曲水平,很一般。
    畢竟,內地的流行音樂、搖滾樂都還處於起步階段。
    “嗯。”
    李傑微微一笑:“吉他、貝斯、鼓、鍵盤,我都略懂一點。”
    “那,好吧。”
    相比於竇威、何永、張怵三個人,‘卡子’已經那種很好溝通,很好說話的音樂人了。
    所以,張裴仁也沒有強行幹預專輯的製作,反正有賈敏樹把控著。
    先讓‘卡子’自己試試,等他撞了南牆,到時候就知道專輯編曲,尤其是概念專輯的編曲難度了。
    想要每首歌曲都無縫銜接,難度可不低。
    僅僅用了三天,李傑就改好了三首歌的敏感地點,把東西交給張裴仁,他便鑽進了錄音棚。
    樂手確實是現成的。
    剛剛從申海回來的十月嬰孩樂隊就是他錄歌的班底。
    吉他他自己上。
    貝斯手、鍵盤手、鼓手都是十月嬰孩樂隊的成員。
    從寶島回來的賈敏樹,一來到百花錄音棚,看到李傑和樂手的排練現場,整個人的腦子都炸了。
    臥槽!
    這踏馬叫略懂一點?
    這踏馬已經是非常非常牛逼的編曲水準了。
    一首歌的詞、曲、唱、編,越往後,入門的難度越高。
    作詞入門最容易,隻要不是文盲,都能寫一首歌,當然,想要寫出一首好詞,難度同樣不低。
    曲?
    懂一點樂理就能入門。
    唱?
    經過一定的聲音訓練,或者考天賦平躺、硬頂,也行。
    編曲的話,入門難度最高。
    一首歌少則用到四五種樂器,多則十幾種,一個編曲師不說精通所有樂器,至少也需要精通幾種。
    並且要經過大量的訓練,熟悉各種音樂風格。
    更進一步,專輯製作人的要求更高,尤其是那種專職製作人,他們不僅要了解專輯製作流程,還要懂市場,然後結合歌手的特質,發掘閃光點。
    啪!
    啪!
    啪!
    聽完樂隊的排練,賈敏樹鼓掌道。
    “牛逼!”
    “這水平,可以直接錄了!”
    “哈哈,是吧?”
    坐在一旁的李戒哈哈一笑。
    “卡子這是踏馬開竅了,牛逼的沒邊,這鼓點,這solo,這line,這旋律,個頂個的牛逼!”
    李戒雖然更多是玩票性質,但美食家不一定要會做菜。
    他不會做,會嚐啊!
    看譜那會兒,他還沒覺得有多叼,真正一排練,那種直衝天靈蓋的震撼,震驚他整整三天。
    三天都沒緩過神來。
    踏馬的。
    他感覺自己占了大便宜。
    就這編曲水平,感覺比崔建還要叼。
    如果不是崔建在他心中地位太高,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的站在‘卡子’這一邊。
    另一邊。
    老哥雖然沒說話,但眼睛裏哐哐冒光。
    能彈,能寫,能唱,還能編,這樣的歌手/樂隊,國外有很多,大部分傳奇樂隊都是這麽來的。
    但。
    國內這邊,很少,很少。
    竇威能算半個,之所以是半個,那是因為《黑夢》這張專輯整體參考的是包豪斯樂隊的靈魂人物彼得·墨菲。
    ‘卡子’的這張專輯不一樣,雖然能聽到迪斯科、垃圾搖滾、金屬等等元素。
    但搖滾樂發展了40多年,各種類型、風格的流派一大堆。
    有相似的地方,那太正常。
    重點是老哥沒有找到哪位可以對標的樂隊。
    一般而言,這種融合很多元素,又異常和諧的專輯,他們通常叫自成一派。
    已經脫離了模仿階段,走出了自己的路。
    數遍國內,當下滾圈也就兩個人,一個是崔建,一個就是‘卡子’。
    難怪老崔當初帶著卡子玩?
    這是早就認出來了?
    “卡子,你這是要走?”
    看到李傑收拾樂器,賈敏樹直接問道。
    “啊,是的,老賈,卡子待會約了醫生要帶他老婆產檢。”
    沒等李傑回答,李戒搶先一步道。
    “哦,那你去吧。”
    賈敏樹踱步走到樂譜前。
    “這些都是編曲?”
    “對。”
    李戒依舊選擇代答,這是他跟‘卡子’商量好的事,大部分情況下,由他充當‘卡子’和‘魔岩唱片’的溝通橋梁。
    什麽紅臉、白臉都給他一個人唱。
    ‘卡子’保持高冷就行。
    “包括intro,一共12首歌的編曲都在這了。”
    “卡子,你待會還回來嗎?”
    “回,吃完晚飯過來。”
    “好,我先看看,等你回來我們再聊。”
    “行,那我先走了,有事的話呼我。”
    “嗯。”
    賈敏樹點了點頭,公司專門給‘卡子’配了一台BP機,有什麽事,呼一下,方便。
    李傑走後,李戒站到了吉他手的位置。
    吉他,他也會一點,眼下正主走了,他跟樂隊的其他成員一塊合練。
    不過。
    他合練沒錢拿,楊波、廣智、威威三人有錢拿,他們是專輯錄製的樂手,一首歌的錄製費是500塊。
    500*12=6000塊。
    錄完這張專輯,每個人的報酬是6000,三個人就是1萬8。
    這個價格在街麵上算是很高,很高了。
    他們在排練室排練。
    賈敏樹則是捧著曲譜來到隔壁。
    看著手中的曲譜,他有點驚歎。
    身為一個專職製作人,識譜是必備技能,看著譜子上的音符,他跟著哼了哼。
    同時,腦子裏也響起相對應的樂器聲。
    看著,看著,賈敏樹被幹沉默了。
    12首歌,每一首的完成度都非常非常高,可以直接進棚錄製的那種完成度。
    關鍵編配還非常合理。
    雖然他隻聽了一首歌的成品,但依照他的經驗判斷,剩下的歌錄出來,效果應該不會差。
    這踏馬是撿到寶了啊。
    兩張專輯的合約,是不是少了一點?
    想了想,賈敏樹覺得可以等一等。
    垃圾搖滾這種風格的受眾很窄,雖然他和老張都覺得這張專輯很吊,但市場這玩意,摸不透。
    不過。
    即使專輯銷量撲了,口碑絕對不會差。
    業內評價也不會低。
    花50萬做一張這樣的經典專輯,值啊,太吉爾值了。
    大陸真是一塊寶地。
    先找到了竇威、張怵、何永,現在又摸到一個更牛逼的‘卡子’。
    眼下,他已經有點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專輯問世的場麵。
    到時候,一定會很炸。
    炸翻華語搖滾圈,炸翻滾石,炸翻各大唱片公司。
    下午。
    趁著李傑沒回來,賈敏樹回了一趟酒店。
    他要找張裴仁商量商量。
    “續約?”
    聽到老賈的建議,張裴仁驚愕道。
    “是不是太快了一點?”
    “不,我的意思是,先準備起來。”
    賈敏樹取出那堆曲譜。
    “老張啊,卡子的編曲水平,很牛逼,即使去總部當製作人都夠了,所以,我覺得他的待遇該提一提。”
    “當然,續約的事,確實不太著急,畢竟像卡子這樣的音樂人,產量不會太高,等合約結束,估計要到97、98年了。”
    “提一提嗎?”
    賈敏樹的觀點,張裴仁原則上認可,畢竟,專業方麵的事,他沒有老賈懂。
    公司派他們兩個過來,他是主外,老賈主內,負責專業支持。
    “那這樣吧,等專輯發布後,把基本工資提一提,其他的版稅什麽的,現在改,那不合規矩。”
    “也行。”
    賈敏樹點了點頭。
    “那對標老家那邊的平均工資?”
    “八九千?”
    張裴仁嗬嗬一笑。
    “不如湊個整,一萬吧。”
    1993年,寶島的人均月收入大約在3萬多新台幣,折合RMB的話,大約八九千左右。
    “OK,一萬就一萬。”
    九千和一萬就差了一千來塊錢,老賈覺得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