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出道20周年

字數:10196   加入書籤

A+A-


    2010年2月13號。
    除夕。
    “今年的春晚真難看。”
    看著電視機裏的畫麵,毛毛跟著吐槽。
    “要不是為了看曾凡她們,我都懶得看。”
    時間進入2010年,春晚的水準開始嚴重下滑,跟前幾年比,那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曾經不受寵的‘通俗歌手’、‘歌星’,現在成了香餑餑。
    放在十年前,小虎隊還想上春晚?
    想都不要想,現在不一樣了,春晚也在越來越年輕化,積極擁抱年輕人。
    還有中年人。
    其實,這一年的春晚還有好幾個亮點,除了小虎隊再聚首之外,時隔多年,王霏再次出現在春晚舞台。
    一首《傳奇》,驚豔耳朵。
    在這兩個節目之外,最受關注的便是尋夢樂隊登台。
    毛毛熬了那麽久,就是為了看她們。
    因為曾凡平時跟她的關係特別好,尋夢樂隊沒有活動的時候,曾凡隔三差五的就約她。
    還叫她師母呢。
    很快。
    劉千的魔術結束後,尋夢樂隊出現在電視機裏。
    “誒?”
    看到尋夢樂隊幾個人‘全副武裝’,毛毛意外道。
    “他們這是真唱嗎?”
    “嗯。”
    李傑點了點頭。
    “是真唱,不過也有備播帶,如果效果不好的話會切換。”
    每年春晚結束,必不可少的節目就是鑒定真唱、假唱,每一屆那都是爭議不斷。
    不過。
    去年的那一屆卻是公認的真唱年。
    因為08年歲末文化部門公布了《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文中規定了營業性演出禁製假唱的條款。
    雖說春晚嚴格來說不算營業性演出,但總要給個麵子。
    所以,去年的春晚是全員真唱,連黃聖伊那樣的演員都是真唱,更別說其他專業歌手。
    然後。
    今年延續著去年的真唱慣例。
    一部分人是真唱,一部份人是假唱,尋夢樂隊作為一支搖滾樂隊,當然要真唱。
    假唱算什麽搖滾?
    不假唱是最後的倔強。
    “唱的很穩啊。”
    聽著熒幕裏傳出的聲音,毛毛笑著道。
    “感覺曾曾的唱功比過去進步了些。”
    “嗯,你的感覺沒錯。”
    曾凡最開始是靠老天爺追著喂飯吃,不過,前兩年參加的演出太多,那次巡演開著開著就倒嗓了。
    那一次把她嚇到了。
    後來。
    她就開始學了一些技巧,當然,學技巧不是為了炫技什麽,該用真聲,絕不用假聲。
    “怎麽感覺沒什麽變化啊?”
    “當然沒變化。”
    李傑嗬嗬一笑:“她現在用的都是真聲,哪會有什麽變化。”
    看著在春晚舞台的曾凡,李傑心底也有幾分成就感。
    畢竟是他一手發掘起來的苗子。
    現在這顆幼苗已經成長為一顆大樹,雖說沒有古木參天,但也不會被小風一吹就倒。
    站穩了腳跟。
    放眼內地,乃至華語樂壇,尋夢樂隊都是一號人物。
    不一會,看完尋夢樂隊的表演,李傑和毛毛就去睡了,他們兩個都三十好幾,快四十歲的人,不熬夜了。
    毛毛最近也有了年齡焦慮。
    望著鏡子裏的自己,一年老過一年,皺紋在發芽,身體機能在退化,那種感覺特別明顯。
    所以,她現在開始養身了,不僅自己養身,也把李傑拉著一塊養生。
    眼睛一睜一閉,一年過去了。
    又是新的一年。
    2010年,李傑幾乎沒有什麽安排,他現在基本不接什麽專輯製作的活,太累。
    頂多寫寫歌。
    滾石旗下的一些歌手偶然能收到他送出的‘驚喜’,還有歐美樂壇的一些單子。
    給歐美歌手寫歌的原因很簡單。
    錢。
    他生活也是要錢的。
    兩個兒子,不多掙點錢怎麽行?
    養娃是真花錢。
    玩音樂更花錢,摩登天空、迷笛兩家公司底下那麽多人要吃飯,必須得掙點家底。
    不過,李傑每年的作品都不多。
    物以稀為貴。
    不多歸不多,卻是首首精品。
    他一共寫了六首歌,首首都登上公告牌單曲排行榜,最差的名次也是前20名。
    沒能登頂不是歌曲不行。
    而是發行公司不給力。
    公告牌單曲榜前20名基本上是神仙打架,單曲品質重要,歌手的號召力、唱片公司的營銷。
    想要衝進前十,方方麵麵都要做到,登頂的話,有時候要看臉。
    像後世登上春晚的共和時代樂隊,他們就是知名的‘卡二’天團,他們的代表作《apologize》、《counting stars》都沒能登頂。
    但。
    這兩首歌的知名度卻比很多冠軍單曲還要高。
    所以。
    沒有奪冠,有時候真不是歌的問題,那些歐美唱片公司、藝人當然懂。
    李傑這位超級金牌製作人,不知道有多少人心動。
    如果他敞開了接,單子能從2010年排到2020年,他的工作郵箱偶爾還能收到一些很勁爆的照片、視頻。
    即使那些人知道工作郵箱大概率是工作人員負責。
    但。
    她們還是發了。
    隻要能紅,些許黑曆史算什麽?
    哪個成名的人沒點黑曆史?
    看看‘周’,不是有英文小報八卦過他成名前的黑曆史嘛,不僅有采訪,還有人證。
    不過。
    那有什麽用?
    再瞅瞅別的成名歌手,就以去年離世的邁克爾·傑克遜為例,他成名的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
    始終伴隨著各種流言蜚語。
    再有珍妮·傑克遜,她和賈斯汀·汀布萊克在超級碗上的表演失誤,後來不也沒什麽。
    他們兩個其實都不算什麽,看看說唱圈的吹牛老爹,可謂是‘劣跡斑斑’。
    也沒妨礙人家舉辦派對,繼續在音樂圈撈金。
    反正,誰紅誰有理。
    隻有發了,才有機會。
    萬一‘周’平時會看郵箱呢?
    萬一‘周’工作室的人會給‘周’選妃呢?
    不發,那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那些照片,李傑還真看過幾次,不是他自己主動看的,而是工作人員轉發給他的。
    問他怎麽處理。
    怎麽處理?
    當然是無視+拉黑。
    他又不搞選妃遊戲,也沒什麽白色派對。
    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
    過完一個月的新年,李傑終於開始工作了,他不止自己放了一個多月的假,工作室的其他人也是如此。
    一上班,李傑的第一件事就是交貨。
    一首給梁晶如精心打造的單曲,另外一首是寫給尋夢樂隊的歌。
    這首歌將會收錄在尋夢樂隊的第四張專輯裏。
    同時。
    它也會被收錄在李傑的下一張專輯裏,是的,李傑已經在籌備下一張專輯。
    以及個人第二次巡演。
    這次巡演他準備辦100場。
    前後兩年半時間。
    辦完這次巡演,下一次估計要到十年後,李傑的安排就是每五年辦一次巡演。
    這樣的話,他個人比較舒服,不至於太忙。
    如今。
    華語樂壇火的還有一位周姓藝人,看看他的行程通告,又是電影,又是專輯,又是當導演,又是……
    就很忙。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至少有大半時間都在外麵飄著,掙錢歸掙錢,人活的也很累。
    如果讓李傑選,他肯定不會那樣。
    很快。
    梁晶如和尋夢樂隊都收到了李傑發出的狙,她們也先後送來一樣禮物。
    梁晶如送的是純金打造的小手辦。
    一看就是送孩子的。
    尋夢樂隊送的比較‘奢侈’,送的是聖鬥士黃金聖衣一比一複刻版,也是送給孩子的禮物。
    過去這幾年,送金的傳統一直延續了下來。
    甚至都傳到了歐美樂壇。
    去年,他給水果姐寫了一首歌,事後,她也不知道從哪裏聽說了這個‘傳統’。
    送來一座黃金打造的功夫熊貓。
    誠意滿滿。
    專輯爆紅之後,她又送來一座黃金手辦,這回不是阿寶,而是阿寶的師傅浣熊。
    交完貨,李傑便開始籌備下一輪巡演。
    巡演那麽大的動靜,想瞞也瞞不住,他這邊剛剛開始籌備沒多久,圈內先傳開了。
    周利軍要辦巡演!
    這個消息好似一枚重磅炸彈丟進了華語樂壇。
    不誇張的說,當下的很多新人歌手都是聽著他的歌長大的,這件事傳開後,那些歌手粉絲第一時間開始打聽消息。
    什麽時候辦?
    他們不需要問哪裏買票,混在這個圈子裏,如果連張門票都拿不到,那也太失敗了。
    沒有增票,再不濟也能花錢買票。
    誰缺那點錢啊,他們缺的是錢嗎?
    缺的是現場收看演唱會的機會!
    現在機會來了,必須要去,圓一次夢!
    圈內的人都知道了,圈外的人沒過多久也知道了,媒體提前把風聲放了出去。
    消息一出,豆瓣周利軍討論組的活躍人數頓時激增。
    很多不活躍的遠古賬號都冒了出來。
    還有貼吧、天涯等等中文社區,凡是有歌迷聚集的地方都在討論周利軍的演唱會。
    太稀罕了。
    國內歌迷歡欣鼓舞,國外歌迷也在致電詢問。
    都很饑渴。
    兩個月後,當巡演的大體流程放出時,歌迷們又沸騰了。
    150場!
    整整一百五十場!
    120站,150場,這是最終修訂後的結果,時間也從兩年半拉長到了三年。
    這次巡演取名為‘時代’。
    巡演結束之時正好是李傑出道二十周年,雖然他的作品不多,但每首歌都能打。
    歌迷橫跨60708090四個年齡段。
    他個人已經劃成一枚時代的印記,銘刻在很多人的心中,因此,取名為時代。
    完全沒問題。
    合情合理!
    這就是一個屬於他的時代。
    也是屬於所有歌迷的時代。
    更是華語搖滾樂發展的黃金時代,華語樂壇在凋零,卻沒有影響搖滾樂的繁盛。
    迷笛音樂學校的分校,一擴再擴。
    很多聽搖滾樂的新生代家長們對於這種音樂類型也沒那麽排斥,他們對於搖滾樂的印象也不再是刻板的長頭發、皮褲。
    誰說隻有長發+皮褲才叫搖滾?
    搖滾樂的種類多著呢,不過,那些視覺係搖滾、哥特搖滾,實在是不符合國人的審美。
    大多數人都欣賞不來。
    很多人都把這類音樂形式當成是行為藝術,其實,這麽理解也不能算完全錯誤。
    它們的確帶著點行為藝術的味道。
    莫說一些外行人,一些業內人士也不一定能接受那些。
    李傑其實也不太能接受,雖然他理解每個人的品味都不一樣,但他也有不喜歡的權力。
    就像他的歌,也不是人人都喜歡。
    不論喜歡與否,巡演該來的,還是來了。
    2010年12月31號。
    燕京。
    鳥巢。
    時代全球巡回演唱會首場在燕京節目,這一夜,李傑與現場的七萬多名歌迷一起跨年,一起倒數。
    一起高唱。
    一起罰款,當然,罰款是李傑一個人教的,誰讓他返場了,還返了好幾次。
    隔天。
    李傑再度在鳥巢開唱,這次巡演,鳥巢一共有五站。
    連開五場!
    動員三十多萬人,這麽多的票,依舊是供不應求,出道近20年,他積累了太多的歌迷,那些老點的歌迷,一個個都走上了支柱崗位。
    收入、社會地位都在提升。
    也就是說,他們不是特別缺錢。
    五場鳥巢演唱會,不僅引爆燕京的冬日,也在互聯網掀起一陣狂風巨浪。
    這股狂浪一路從燕京席卷京津冀,東三省。
    跟上次不一樣,李傑這次把東三省納入了巡演範圍,主要時機成熟了,也該辦一辦。
    緊接著。
    時代巡演的風又從北方吹到了西北,長安站連開七場,場場爆火,轟動長安城。
    西北風吹完,又吹到西南,再到華南、華東。
    整整一年時間,這場巡演引爆了演出市場,幾乎天天都有相關的報道,連帶著,很多城市也認識到了營業性演出對地方的拉動。
    雖然GDP不如賣地來的快,但多搞些演唱會影響賣地嗎?
    不影響。
    它們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2011年12月31號。
    這陣風又跨過海峽,強襲日本,連韓國也享受到了時代的風,李傑這次沒忘記小西八。
    起於北方的風,慢慢吹遍全亞洲。
    繼而。
    席卷全球。
    直到最後一場,這一天恰好是李傑出道20周年的日子,很多國內的歌迷都聞訊而來,十萬人的溫布利大球場,有三分之一被國內的歌迷占領了。
    三萬多人遠渡重洋來到現場,不為別的,隻為這個特別的日子。
    他們要見證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