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走進高考作文
字數:10166 加入書籤
《老年歌迷彌補青春遺憾!周利軍“時代3.0”巡演引懷舊狂潮!》
《彌補年輕時錯過!銀發歌迷爭搶周利軍時代3.0門票》
《時代3.0巡演再現“搖滾聖地”!七旬粉絲現身北戴河重溫熱血年代!》
《周利軍巡演引爆“銀發經濟”!醫護團隊嚴陣以待護航老年歌迷!》
《搖滾傳奇魅力不減!老年粉絲呼朋喚友共赴“卡子”音樂之約》
《搖滾偶像的黃昏陪伴!音樂成為老年群體精神慰藉》
《子女理解父母執念,助其圓夢周利軍時代3.0全球巡演》
《……》
時代巡演3.0開始厚,媒體、自媒體上多了很多新聞,全是什麽銀發經濟,老年人組團看演唱會。
後Y情時代,任何一點點增長力都是好的。
而且。
時間進入2026年,人口老齡化也成為了熱點問題,很多老人,有閑又有錢,但缺少消費欲望。
如何激發老人的消費欲望成為很多地方思考的問題。
時代巡演的站點更是成了很多城市爭搶的香餑餑,畢竟,時代巡演有一個特點。
全是那種幾萬人的大場。
很多來看演唱會的人,保底有一半人,這就是兩三萬人,每個人消費個幾千塊,那就是幾千萬,乃至上億的實時數據。
如果是連辦幾場的那種,消費數據還會更多。
住宿、餐飲、交通等等周邊帶動的消費要比那點門票錢多得多。
然後。
其他地方的老年人一看這個新聞,頓時在【相親相愛一家人】的微信群裏發了相關新聞。
轉發做什麽?
點孩子們呢!
看看人家的子女,看看別人的老人,他們能去,我們為什麽不能去。
緊接著,隨後幾場演唱會現場能看到大量老年人的身影。
五十不算大,六十不算小,七十不算老。
類似的情況擱在海外其實不算太罕見,那些老牌樂隊的巡演,很多觀眾都是中老年人。
老頭就不能看演唱會了?
誰規定的?
國內這邊不多見,那是因為流行歌曲起步的太晚,內地這邊直到80年代,流行歌曲才被正名。
冠以通俗歌曲的名字。
在80年代之前,那都叫靡靡之音,要偷偷聽。
第一撥追星的人,也就是現在來看演唱會的老人們。
所以。
他們集體出動在國內很新奇。
流量時代,如何最快吸引他人的眼球成為流量密碼。
七旬老人追星,無疑是最好的爆點。
隨著巡演的進行,每到一地,都會引發當地的哄動,不論是一線、超一線,還是新一線,都會因為李傑的到來而轟動。
到了日本那邊,小日子歌迷的瘋狂不比國內差多少。
每場巨蛋巡演台下都有一批頭發花白的老年人。
不過。
在小日子這邊,類似的新聞也會上頭版,但沒有國內那麽高的熱度,小日子要比國內更早進入老齡化。
6070歲還在打工的老人,比比皆是。
老人都能上班,消費消費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南天群星樂隊開演唱會,台下不也很多老年人,時代巡演比南天群星巡演轟動的原因在於人。
‘周利軍’可不是日本人。
而是一個華夏人,對方能在日本擁有那麽多歌迷,數遍亞洲,也是獨一份。
如果繼續統計,歐美大牌歌手、老牌樂隊、天王,恐怕也做不到周利軍這樣。
那是難以複刻的傳奇。
日媒更多是驚歎於這位華夏搖滾天王在日本的影響力,東京巨蛋三連開,其他巨蛋基本也是23連開。
動搖人次超70萬人!
放在日本樂壇,那也是超巨級別,更難得的是,那些專輯又雙叒衝回了Oricon周榜。
想一想,一張近三十年前發行的專輯重新殺回來,那是一種什麽體驗。
一些‘新’樂迷一聽那些專輯,頓時又驚奇的發現一件事。
這些歌好領先。
曲風跟當下的很多歌曲都差不多。
人家二十多年前在玩的東西,現在別人還在玩。
領先。
潮流。
如果放在二十多年前,那是什麽場景?
年輕的歌迷根本想象不到,那些年紀稍微大一點的歌迷能夠想象,不,他們不需要想象。
因為那正是他們曾經經曆過的年代。
其他人的音樂跟軍哥的比,總感覺差點意思,軍哥90年代就在玩的東西,別人00年才開始玩。
零幾年才開始興盛。
領先十年!
很多年輕的音樂人至今還在反複品味當初的那些專輯,從中汲取養分,比如日本新生代音樂人米津玄師。
從他的音樂裏就能找到不少‘周利軍’的影子。
特別是他當初還未成名時發行的單曲。
那編配,太像了。
他也是日本歌壇知名的‘周吹’之一,不止一次的在公開、非公開場合狂吹。
這次日本巡演,他也收到邀請擔任嘉賓。
演出前一天,他激動地整夜沒睡。
激動啊。
偶像的巡演,他是嘉賓。
一夜未眠的他依舊是精神亢奮,絲毫沒有疲態,登台表演時,他都唱破音了。
激動地。
不過,這點小失誤沒有人會責怪他。
李傑本人不會,他的那些歌迷更加不會,畢竟都是年齡偏大的人了,年輕人雖說也有。
但不是絕對主題。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他的歌迷主力是3070之間,30歲以下的占比隻有兩三成。
這跟他活躍度太少有關係。
年輕人誰沒事會去找一個五十多歲的歐吉桑?
即使被他人安利,看到年齡,多半也就被勸退。
……
轉眼。
時代巡演3.0開到了歐洲,這邊,李傑在海外連戰連捷,那邊,他家兒媳婦艱難上岸。
成了一名老師。
初中老師。
從小到大,除了當初合唱團的那群同學,高中、大學同學都不知道石頭的身份。
當名人子女,很累的。
那些狗仔們雖然拍到過照片,但李傑專門打過招呼,別曝光孩子。
所以。
外人都知道李傑有兩個孩子,不過具體長什麽樣,是做什麽的,很多人都不知道。
石頭的婚禮也是簡辦。
家裏是單獨辦的,兩家人一起吃頓飯,齊活,而後,他和媳婦又單獨請了兩桌關係比較好的朋友、同學。
其他人,一個都沒請。
這一天,小張第一次入職,她是語文老師,新學期第一節課就是考試。
在正式開學之前,她先看了一遍作文。
看到作文題目的那一刻,張夏夏愣了。
《時代的音符,永不褪色的共鳴》
材料引言:
“從‘地下搖滾’到鳥巢七連開,從青年反叛到銀發狂歡。
周利軍的音樂貫穿三代人的集體記憶。他的舞台,是時代的注腳,也是信仰的坐標。”
要求:以“時代印記與文化共鳴”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蛤?
這是個什麽情況?
自家公公走進了作文題目?
雖然這試卷是他們學校的命題組出的,但這份試卷不是他們一個學校用。
開學的考試是聯考。
八校聯考!
她怎麽覺得有點怪怪的。
說實話,走上教科書的人大多數都作古了,雖然作文不是教科書,但也差不多。
很快。
當聯考開始後,很多看到題目的學生也愣了。
周利軍?
好耳熟的名字。
是了!
那個風靡海內外的大明星,很多人都去看他的演唱會。
三代人?
好像是這樣。
從90年代至今,以十年為一代,已經有三代了,如果拉的更長一點,也合適。
李傑的歌迷群體中不乏祖孫三代同來的人。
走上聯考作文隻是一個開始,時代巡演還未結束,相關的題材陸陸續續出現在全國中小學的命題作文之中。
先是日常聯考,然後是地區性的期中考試、期末考試。
這件事李傑一開始並不知道,直到某一天,他收到消息,這才知道自己上了高考作文。
是申海地區的高考作文題目。
內容也是跟時代有關。
作文題目,還是高考作文題目,當然不是隨便上的。
題目是歸出題組出,這一點沒錯,李傑的歌迷群體中也有人當老師,也有人是出題組。
然而。
出什麽樣的題目,那也是命題‘作文’。
有一個大致的方向。
不能任憑出題組的喜好來出。
時代巡演登上作文題目,有時候也是一種信號。
語文考試結束當天,申海地區的作文題目就衝上了各大社區的熱搜榜。
【如何看待今年申海地區的高考作文題目】
在知乎熱門問題榜單,這個問題排在第一名,下麵密密麻麻全是各種回答。
主要以年輕群體居多。
那些老年人,真沒幾個上知乎的。
是退休生活不快樂,還是其他娛樂不夠舒服,非得坐在電腦麵前刷刷網站。
APP?
知乎的APP難用的要死,誰用啊。
接著。
類似的新聞就出海了。
很多海外媒體也報道了這一新聞,各種視角的都有,正經媒體通常都是正經報道。
比如分析背後的社會意義、文化意義。
或者是不是什麽風向有了變化。
而不正經的媒體,一些什麽聽床師之類的,各種動機是五花八門。
說什麽的都有。
反正怎麽賺爆眼球怎麽來。
事後被打臉?
習慣了。
打著打著,不就習慣了?
再不行,把言論刪了,視頻隱藏了,死鴨子嘴硬,或者幹脆裝死。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既然幹了那些事,就得把臉麵放下來,臉算什麽,隻要有流量,有錢,跪舔都可以。
這些紛紛擾擾,李傑都不知道。
也沒空知道。
他現在忙得很,忙著帶孩子。
準確來說是帶孫子。
時代巡演沒結束,石頭就給了他一個驚喜,懷上了。
巡演結束,孩子差不多出生。
兩個孩子工作都忙,家裏雖說不缺錢,也請了月嫂,請了家政,但毛毛還是要堅持自己照顧。
年紀越大,越喜歡熱鬧。
家裏有孩子,熱熱鬧鬧的才好。
再者說。
她現在也退休了,什麽奶茶店都有職業經理人代為管轄。
是的。
不論是石頭,還是小兒子,沒有一個人繼承李傑的音樂事業,也沒人有進入毛毛一手創立的連鎖茶飲品牌。
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業。
或許沒那麽賺錢,卻活得很開心。
他們兩個成長的青少年看到老媽忙成那樣,哪有興趣接什麽班。
真接了班,哪還有周末?
一年365天,得忙300多天。
哪像他們現在的工作,有雙修,錢不多,那也無所謂,他們都有各自的基金。
每個月都能定時領錢。
能從十八歲一直領到三十八歲。
再之後?
那沒有了。
都過了三十八歲,還沒點收入,還沒點賺錢的能力,那不是養壞了?
轉眼。
又是一年高考。
這一年,‘周利軍’的名字又一次出現在高考作文當中,不過,這次不是申海地區的高考作文。
而是出現在陝省。
那裏才是李傑的老家,去年,看到申海搶了先,命題組的人可氣的夠嗆。
亂出什麽?
軍哥,不對,軍爺是你們申海人嗎?
亂寫!
亂搶!
雖然陝省也寫了,但這件事在網上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討論。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才是最受關注的。
沒有誰會記住第二個人。
這件事隻在當地,以及李傑的粉絲群體中引起了一些關注。
長安地區的一些老人看到這些新聞不由想起當年的盛況,二十年前,周利軍回長安開演唱會。
那真真萬人空巷。
很多人都是拖家帶口+呼朋喚友。
沒有票?
沒關係,不要票也可以看。
就到演唱會外麵聽個響也行。
當初像這樣的人有很多,很多,演唱會內部有三萬來人,演唱場館外麵的人也差不多這麽多。
裏裏外外六七萬人。
那場麵隻要經曆過絕對不會忘,是畢生難忘的那種。
還有兩年前,時代3.0巡演重返長安,那也是轟動全省,演唱會期間,長安裏裏外外來了上百萬。
是的。
上百萬人!
連續七場,跟燕京是同一個規格,有票的,沒票的,通通趕到現場。
全國上下大概沒有那座城市比長安更加熱愛周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