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字數:2507 加入書籤
在涼風習習的夜晚,看流螢飛舞,聽溪水潺潺,拋開生活裏的碎碎念念,輕輕地依偎在愛人的肩頭,任綿綿的情愫氤氳,任柔柔的思緒飛揚,在這靜靜的時光裏,時而靜默歡喜,時而淺吟低唱,這樣的夜晚是美好的,又是幸福的。
當我們走在青青的河堤上,聽著枝頭上的嬋兒鳴唱,望著河裏的魚兒遊來遊去,輕輕地嗅著花草的芳香。這一刻,心是輕盈的,思緒是歡快的,眉上心間流淌著一抹歡喜的清韻,不知不覺中遠離了塵世的煩惱,心在這一片自然中安放,這樣的時光也是美好的,輕鬆的,沒有生活的負累和繁雜,心魂也在這片靜土裏棲息。
人生最美是清歡,日子裏暖心的片段時時在我們身邊綻放,隻要我們心裏有一縷陽光,打開心窗,便會有清風徐徐地吹來。如站在窗前看枝頭上花兒一朵朵地綻放,唇角露出的笑容,是發自內心的,純粹的歡喜。當我們站在草坪上,心瞬間和一棵棵小草貼得很近,感受著小草神奇與唯美,這綠茵茵的小草如鋪開的地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歡喜。這便是時光靜美,歲月如花,生活中的美好隨處都有,隻要我們願意敞開心扉,便會與美好相逢。
隻是,我們平日裏很忙,繁瑣的事束縛住了我們的手腳。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在不斷被撲來的浪潮裹挾著,奔跑著,以致忽略了生活裏的美好。因為忙碌,我們忘卻了仰望天空時的美好、忘卻了眺望遠處煙雨迷蒙時的空靈與曼妙、忘卻了心靈深處渴望的那一抹清歡。
不去想那麽多,其實,日子裏有輕風細雨、有藍天白雲、有草長花開,還有嫋嫋的茶香和淡淡的墨香,這就足也,夠也。可以在一個閑閑的午後,坐在樹蔭下,翻開一本書,將自己沉浸在書中的故事裏,與故事裏的命運同呼吸,共心跳。這樣悠悠的時光,不也是最好的生活,美好的流年。
走在時光的陌上,回眸所走過的路,那一個個深深淺淺的足跡裏,有歡笑,有淚水,有執著,也有一抹苦澀在伴著日月同行。在很多時候我們隻是將那一抹灰色隱去,而留於紙箋上的是一朵朵明媚的陽光,和一個個燦爛的笑容
人與人在一起是緣分,更應該珍惜在一起的時間。無論是花開花落,風來雨去,隻要在時光裏相牽相伴,同風雨,共日月,不問時間長與短,不問平窮還是富有,朋友在一起就應該真心相待,微笑前行,遠離市井氣息,沒有蠅營狗苟的事端發生,這便是與人相處最好的期待,這樣多好,在人生的素箋上平添了一抹亮色,一份溫暖。
其實,人生的路上多半是有陽光也有風雨,有鮮花,也有荊棘,不問他人怎麽看待自己,在天地間,隻需自己站直了,坐正了,事事問心無愧,便可在日月裏細數流年,慢看花開,過好每一個日子,無需糾纏於落花流水,秋葉飄零。
也許,我們默默地付出了很多,卻還是遭到了他人的不滿和幽怨。不去想,與人與事,我們隻需盡心盡力,無需在意他人的語言。在靜謐的夜晚跟自己說,不將他人的對於錯放在心上,在這塵世裏也不複製他人的錯誤,我有我的清風,白雲,我隻管自己花開,芬芳洋溢,保持一片清新的天空,走自己的路。
事事都有正與負兩麵性,就看我們怎麽選擇。將一些事看的簡單一些,這是生活的需要。如果複雜了,會讓心負累。生活中需要一抹輕鬆,一抹溫暖,一份理解和包容。我們要以一顆陽光的心,散發出正能量,播種一份溫暖,這個世界才會變得和諧美好。
不去想那麽多,做好自己,在日子裏攜一縷陽光,放下一些塵念,與文字為伍,與花香相伴,寫意人生的美好,感懷與自己相遇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珍惜朝朝暮暮,光陰易逝,以一顆清喜的心走在人生的路上。
季節更替,春去夏來。盛夏的季節裏亦是美好的,你看樹兒草兒長的那麽茂盛,陌上的花兒開的是那麽嫣然妖嬈。夏天滿懷的熱烈寫意在眼前,滿紙的詩意飄蕩在季節的眉眼裏。那片荷塘已是碧綠的荷葉一片片,荷塘的四周彌漫著淡淡的荷香,夏的夜晚有流螢飛舞,蛙聲歌唱,還有孩童追著流螢尋找?
籬笆牆,首先是一道牆。早年在鄉下,俗稱“笆幛子”,是極其簡單又最為常見的一種圍牆,具有家院及園子的圍欄屏障功能,一般都是用蘆葦、樹枝、高粱秸或玉米稈等組成。籬笆牆也有門,那是用兩根相對粗一點的樹棍固定站立成“門框”,中間可以走人或小推車;所謂的門,不過是用硬實一點的樹條或竹子編成軟簾子,一邊固定在所謂的“門框”上,另一邊用一段繩子打個結,往籬笆牆的“門框”上一掛便是籬笆牆的門鎖了。
籬笆牆是個曆史的產物,它的產生和消失,是農村發展、農民生活變化的見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的籬笆牆慢慢過渡成泥土牆,到七八十年代漸漸蓋起瓦房,院牆也由籬笆、泥土改成了磚砌。所以,早年籬笆牆是鄉下農民一段生活的無奈,一種家的簡陋。故鄉的村上最後一家保留籬笆牆的是村中樓台的漆太太家。
漆太太,是陝西隴縣人,到底姓什麽,也真沒有知根知底的。漆太太早年和年輕的丈夫來到距離海邊不遠的村子,做油漆生意,加上油漆活做的特別好,就幫助漁民撚船、油船。人們習慣都稱呼漆太太的丈夫為漆哥,漆叔,漆爺。到了我們這些孩子時候,都喊女主人漆太太了。漆太太的丈夫後來還帶上了一幫小夥計,生意風生水起的,也攢下一些錢,可就漆太太一直沒有生下個一兒半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