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字數:5346 加入書籤
李管事一大早就派人來到了杏花村,之前顏寧有跟他報備了地址,所以李管事一到村裏稍微一打聽就就知道顏寧家在哪裏。
顏寧在屋外聽見馬步聲和各式的嘈雜聲,一推門就看見李管事在屋外站著,背後停著一輛馬車。看來真的是迫不及待啊,一大早就來提貨,真是敬業啊
顏寧把李管事迎進門,就把大門關上,避免外麵的人觀看。
顏寧指著屋裏的十幾個大酒壇“這些就是全部的葡萄酒,這每一大壇裏麵都是二十斤的量,等下你檢查看看,如果沒有問題,咱們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了”
李管事聽完,就隨意挑出幾個壇子,打開檢查,發現和他昨天喝的那酒並無差別,也就放心了。
“貨沒有問題,那就按咱們昨日那個價格算吧。你這有十五個大酒壇,總計三百斤,那旁邊那幾個小壇呢”李管事做了這麽多年的生意,這一壇有多少量,眼光一掃自然是一清二楚。
顏寧笑著說“那幾個小的,我打算自家留著,就不賣了”
李管事詫異的看了顏寧幾眼,這姑娘了不得啊,這一壇十幾兩的酒也舍得留。
人家舍得留,他也不能逼著人家賣,李管事拿出一張一千兩的銀票,和一張一百兩的,和小麵額錢票給顏寧“你算看看,這是一千二百兩”
顏寧接過手,看了一眼,這李管事也是個細心的人,還特意給了一些小麵額的錢票,方便她花銷。
“沒錯,正是一千二百兩”顏寧一臉淡定的把錢收起來。
李管事對顏寧高看了幾眼,這麽大筆的錢竟然也麵不改色。
李管事一看差不多了,就讓屋外的小斯進門把酒壇抬出去。
好幾個人搬了十幾趟終於把東西都抬走了,李管事也抬腿要走。
顏寧喊道“李管事你等下”
李管事轉過頭,問“可是還有啥事”
顏寧拿起其中一個小酒壇,遞給他“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感謝你這段時間來的幫助”
李管事深深的看了顏寧一眼,這一壇十幾兩的酒對於別人來說可以算是貴重的禮物,但是對他來說也隻是可大可小罷了。他觸動的是這姑娘會來事,做人十分上道。
“那我就不客氣,收了。不知姑娘還記得之前買蛇的那個公子,姑娘要是有剩餘的酒到時也給他送一壇過去,李家在鎮上也是能說得上話的,”
“謝謝李管事的提醒”顏寧知道這李管事是存心提點
又忙活了一小段時間,李管事終於帶著酒緩緩離去。
屋外的一群大媽大爺的,顏寧看著就頭疼。
好幾個八卦的就上前說道“顏家丫頭你這是買的是啥,怎麽有貴人來你家”
“對啊,你這是做了啥的生意”
顏寧笑了笑說,“也不是啥大生意,就是之前我閑著,沒事就倒弄一些東西,這不運氣好讓我釀出了一些果酒,恰好鎮上的掌櫃看得上眼,就收了”
“你這酒賣的是多少,我看拉走的有好幾百斤啊,估計賺了不少吧”
“就是,就是”
顏寧有些不耐煩,還是裝出一副笑臉,和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哎,那那管事心善,看見我們姐弟孤苦伶仃的,開出了高價,一斤二百文錢呢”
顏寧知道財務不外露,要是讓村民知道她們賣出了那麽多銀子,難保有心存歹念的人來搶,就憑她們這小身板是護不住的。
村民不知道酒樓收酒一斤多少,但是知道他們平常買酒是一斤二百大錢,當然這酒是兌了水的。
紛紛說“這價格不錯了,你們家這是要發達了”
“顏丫頭真是能幹”
“這丫頭真是走運,竟讓她釀出酒了來”
有羨慕的,有嫉妒的,有感歎的各式各樣的聲音都有
顏寧並不在乎,對著眾人一副笑得合不上嘴的模樣說“這是老天爺保佑啊。對了嬸嬸叔叔們,隔斷時間我家平平辦百日宴,倒是請各位來樂嗬嗬。”
說完,就關門,進屋不搭理那些人。讓他們自己在那裏瞎編排去吧。
顏寧找了個位置坐下,看這手裏的一千兩銀票,手都在顫抖,剛剛她是強忍著激動。她這輩子還沒有見過這麽多錢呢。
看著看著就忍不住親了好幾口銀票,這錢可是憑她自己賺來的,成就感滿滿。
顏寧這副模樣,引來了朱明章小朋友的鄙視。
顏寧看見朱明章這副瞧不起的模樣,不在意的說“這是我賺的錢,我還親不得嗎,還有你身上有錢嗎,沒有吧,你的錢都在我這,對我客氣點”然後裝出一副凶巴巴的模樣,又開始嚇唬朱明章
朱明章已經習慣顏寧動不動就威脅他,對於她這番話更是毫無畏懼。
朱明章實在看不得她這副傻樣,就跑進屋裏去看他可愛軟軟的小弟弟了。
顏寧就這樣抱著大筆錢財和兩個小孩,在家中過了一段清閑的日子。轉眼間,離顏平的百日宴也沒幾日了。
顏寧也沒有辦過這種酒席,隻能去找陳嬸商量。
顏寧來到了陳嬸家,發現陳婆婆的大閨女竟然在家中,顏寧以為她是回來探親的,也並不在意。
陳嬸知道顏寧來找她商量酒席的事情,讓顏寧帶她去她家商量。
陳嬸和顏寧一齊進門,陳嬸就問道“你這酒席是打算怎麽操辦”
顏寧也不是很懂,就問陳嬸的看法“我打算跟咱們村普通人家一樣,就是不知道怎麽搞”顏寧自己也一頭霧水
陳嬸想了想“這樣,你呢這次酒席就辦五桌,到時候在村裏一喊,要來的自然是要來,不來的也不強求。本來按村中的習俗,你父母去世,一年以內是不該辦喜事的。但是這小孩情況比較特殊,也是有新例的,隻是不能太過張揚,衝衝喜就行,意蘊這孩子的新生會帶來好運。”
陳嬸要是不說,顏寧都把這個事忘了,畢竟不是原主,她對這個時代的父母也沒有多大的情義。
陳嬸看顏寧反應過來,又接著說“做飯的人選好辦,到時候我給你挑幾個廚藝好的嬸子來幫忙,給個十文錢就可以了。至於桌子椅子跟村裏人借一借就行,你隻需要去買酒席準備的食材就行。每一桌都按六菜一湯的規格來,一個大葷,一個小葷這就已經不錯了。……”
顏寧給陳嬸遞了一碗水,陳嬸接過趕緊喝了一大口繼續“你呢明天去鎮上買十斤豬肉和幾條大魚,再買一些大骨回來做湯,再打上幾斤酒就可以了。至於菜呢你看是要跟村裏人,還是去鎮上買隨你。……”
兩個人又商量了許多久,終於把酒席的事情定了下來。
顏寧看陳嬸一副抑鬱寡歡的模樣,忍不住問道“嬸子,你怎麽這副神色”
陳嬸估計是憋久了,有些話不能跟家裏人說,現在有合適的聽眾,便開始了瘋狂的吐槽。
“寧子啊,你是不知道,你剛剛不是也看到我家那小姑子。現在她和他丈夫鬧翻了,現在在我家裏住著呢。原來我那小姑生了一個女兒,她婆婆和丈夫就對她十分不滿意。今年好不容易又懷了一胎,又生了個女兒。這下可好了她婆婆就開始對他冷嘲熱諷,她丈夫呢,也開始嫌棄她生不出兒子。這月子都還沒做好,就指使著她幹這幹那的。我那婆婆去看她,發現了這個事情,連忙帶著兒子把閨女接回來。”
陳嬸把碗中的水喝光,又繼續了“我那小姑一回家,就開始哭啊哭,我那婆婆一責問下,才知道,那陳家嫌棄我小姑生不出兒子,不僅對她萬般折磨,還想要再納一門妾,偏偏我那小姑是個無能的,也不敢回娘家說。我婆婆一聽氣得啊,立馬叫五個兒子去把兩個孫女接回來。”
“我婆婆原本想上門給我小姑主持公道,可是那小姑偏要攔著,不讓去,說是以後她還要在那裏生活,鬧僵了她怎麽辦。你說這叫啥事啊。難道讓那陳家小子自由自在的納了妾,什麽說法也不討。我那小姑現在和她那兩個孩子就在我家住著,也不見那陳家回來接。我這小姑一著急,又想回去請罪……然後被我婆婆和各位弟弟攔下了”
顏寧聽完大概也聽懂了,就說了一句“怎麽不讓他們合離”
陳嬸這一聽,裏麵著急了“這怎麽行,合離了讓我小姑怎麽辦,那兩個孩子怎麽辦”
顏寧忘了,這是古代不是現代。古代的婦女以男子為天,這合離的婦人生活本就艱難,加上兩個孩子這怎麽生活。一般都是勸和不勸離。
這下好了,顏寧知道以自己的想法根本提不出什麽合適的建議,就閉嘴挺陳嬸講就行。軍師當不成,一個認真的觀眾還是可以的。
陳嬸也不指望顏寧能提出啥好的建議,就是想找個人聽她講講話。
其實陳嬸有一部分憂愁是因為為她小姑子擔憂,也有一部分是因為她小姑也不能總在她家住著啊。這日子短還好說,時間長了,也不是個事啊。尤其這小姑一回家,自家婆婆各種發作,也把她幾個媳婦折磨得夠嗆,現在幾個妯娌都是塞滿了一肚子的氣。
陳嬸說完,心情也舒暢了很多,就打算離開了。顏寧呢就當聽了個故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她又不是個悲天憫人的聖人,還是管好自己的小家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