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字數:5336 加入書籤
顏寧本人想著一個人去鎮上買東西,但是家裏的兩個小孩根本沒地方安置啊。陳嬸一家現在這情況,顏寧也不敢去勞煩。家裏沒長輩就是麻煩啊,現在隻能帶著他們去鎮上了。
顏寧想起了上次李管事的話,這次也帶了兩壇酒去鎮上。顏寧記得上次人傻錢多的李公子說的地址,一路帶著小孩來到了李府。
說來這也是運氣好,顏寧前腳一到,那李庭越後腳一出,正準備出門呢。
“哎,我記得你,你不是之前賣蛇的那個女的嗎,這次來可是有什麽新鮮的玩意”李公子看見顏寧帶著兩個小孩在大門外站著,十分好奇
“我這次來呢,是給公子帶兩壇酒的,這是我自己釀的,讓你嚐嚐鮮”顏寧不卑不亢的說著
說到酒,李庭越想起了那管事前些日子收了一批酒運上京去,他原本想要去看看,可惜李管事那家夥賊精,藏得嚴嚴實實的,沒讓他得逞。
這次李庭越腦子也好使了一回“之前那李老頭收的酒是不是你釀的”
“正是”顏寧看著李庭越這副頭腦簡單,心思直接的人,百般不得奇解。之前看電視劇,看小說,裏麵描述的大宅裏麵的公子,姑娘心思都頗深,把人心玩轉與手心,怎麽這麽大的宅子,養出這樣的人。
李庭越不知是靠了這副麵相和性格欺騙了多少。
李庭越一聽就是那酒,趕緊接過手,掏出一個錢袋賞給顏寧,自己抱著兩壇酒回府裏,嚐嚐看。
顏寧也沒覺這李公子是在侮辱人,這位估計是從小就是這樣的處事風格。這算是她賣酒的錢,幹嘛不要,顏寧把錢袋放進懷裏。這錢袋估計也有幾十兩銀子,也不虧。
顏寧去豬肉攤買了十幾斤大肥肉和大骨,因為顏寧買得多,拿老板還免費送了一根豬大骨。顏寧內心是偏向那瘦肉的,但是知道要是買了那瘦肉,估計村裏的人該說她舍不得了。又去糧食鋪買了油和調料
顏寧還通知了集市上賣東西的小舅舅和小舅媽,告訴他們明日平平辦百日宴,到時候記得來。
顏寧想著空間還有魚就不花那個錢去買了,至於菜吧,她還要在村裏生活,至少得跟鄰居打好關係吧,到時候跟鄰居買一些就行。
計劃了一下就帶著兩個小包子去找李管事,跟他買幾斤酒。
李管事一聽顏寧的來意,就問顏寧想要什麽樣的酒,“我們這裏呢有普通的酒,專門賣給那些普通人家的,有摻了一些水的,還有一種就是純度比較高的。至於那些上好的酒,想來你也是用不上。”
顏寧想了想“你給我一些普通的就行,給我來個十斤。”
李管事也不去猜測顏寧這賺了大錢,怎麽還買如此便宜的酒。轉頭吩咐小二去打酒來“今日這酒我就不要你的錢了,算是我給小侄子的賀禮,想來你今日要買的東西也多,等你買完,我讓小二送你回去。”
顏寧向李管事告了謝,便搭著不要錢的車回家了。
顏寧這一回家又跑去跟較近的鄰居,這東一家買點土豆,西一家買點白菜,就這樣湊夠了酒席需要的東西。
顏寧把買來的白菜,包菜,土豆絲,蘿卜放在院子裏。又跑去村裏做豆腐的小娘子買了十斤嫩豆腐,引得那小娘子開心不已。
把東西都收拾得差不多,就等明天開席了。
這一大早,陳嬸就帶著三個婦人進來幫忙處理食材。陳嬸還讓她家那位去幫忙張羅桌椅和碗筷之類的。
那幾個嬸子手腳利落的把蔬菜都給清洗了一遍,有的負責切菜,有的負責切肉,有的呢處理魚。
顏寧呢也不知道要幹嘛,自己站在一旁看著,雖然是她出錢情人幹活,但是讓她啥也不幹,傻傻的站著也尷尬啊。
顏寧隻好回房去照看幾個小孩,不知道做啥幹脆別看了,顏寧相信陳嬸找來的那幾個人的手腳。
這很快就到了中午,來的人也不多。有一大部分是來湊熱鬧,看顏老二留下來的兒女把日子過得如何,有的是她母親生前有來往的人。這跟陳嬸估計得差不多,五個桌剛剛好坐得開。
這時村長也來到席上,作為杏花村的村長,他哪一家有喜事都會走個過場。接待村長原本應該是家中的長輩來,可是顏寧家的情況,村裏人哪個人不知,所以由顏寧的大舅張勇幫忙招呼,也沒人覺得不對。
幾個嬸子先做了一道土豆燉豬肉上來,端菜則由陳嬸和顏寧以及大張氏來。
村長和張大勇他們坐在前桌,其餘的漢子隨便坐占了兩桌,其餘的兩桌則是給婦人坐的。
男的這邊還好,大口喝著酒,講著葷話,自我誇耀著,比較熱鬧。而女的那邊則是先搶食,吃完再八卦。
很快廚房那邊又出了一道紅燒魚出來,端菜的那幾個人趕緊把菜端過去。
然後就是一大盤白麵饅頭和一盤饃饃,加上一道大骨蘿卜豆腐湯。
做飯的幾個嬸子也知道村裏人吃飯的德性,不一會菜肯定就完了。
趕緊炒了一大鍋的白菜肉,和包菜肉和紅燒肉出來。
最後一道土豆絲炒肉做完,上桌。
八卦的婦人看見顏寧辦的這席麵的標準,跟村裏大多出人一樣,並不出挑,就開始猜測顏寧這丫頭估計沒有發大財。不然按小孩愛炫耀的特性,早就大操大辦了。
之前顏寧賣酒,有的人猜測顏寧這是賺了大錢,可是綜合顏寧當時的表現加上現在的這情況。大家也都一副看透的模樣,估計是賺了一些小錢罷了,嫉妒的心稍稍退去。
終於送走了那一大批人,顏寧和幫忙的人終於能好好休息吃飯了。
顏寧幫幾個嬸子又做出了幾道菜,然後一群人圍在一起把飯吃了。
顏寧把工錢給了三個嬸子,又拿了一小塊豬肉和幾個雞蛋讓她們帶回去。
顏寧又按照規矩,帶著雞蛋和肉菜去給那些借東西的人家送過去。
這一忙活了許久,顏寧終於該還的東西,該送的人,該送的禮都送走了。
顏寧把來的人送的禮整理了一下,村長帶了五文錢過來。大舅呢則是打了一小個銀手鐲,估計這個手鐲也要幾百大錢,想來這禮應該是張氏準備了。陳嬸家則是帶了一斤紅糖,其餘人的禮可以忽略不記了。
這次老宅家一個人也沒有來,顏寧也猜著了。
顏寧算了下,這次辦的這個席麵花了一兩銀子不到。不禁感慨古代農家雖然賺錢不易,但這花銷也少。要是放在現代擺酒席,哪能是這樣的家常菜,這樣便宜。
顏寧家不像陳嬸家那般和村裏的人關係好,上次陳嬸家就擺了十桌,客人還是輪流著做,菜色也比她家好了許多。
這次也算是初步和村裏人開始打交道,顏寧雖然沒有打算一輩子都在村裏住著,但是顏安以後肯定是要走仕途,村裏的人際關係也不能太糟糕。老宅那邊願意來往的話,就不平不淡的處著。不願意的話,也不必用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
顏寧這邊日子也算過得平淡,而朱允鴻那裏卻是熱鬧非凡。
朱允鴻帶著手下趕回京城,並沒有著急把這件事稟告皇上。太子是皇帝親手養大的,不管怎麽樣都不會輕易廢掉太子,說不定還有遷怒舉報的人。
所以朱允鴻和十三皇子聯手偷偷地把名單泄露給四皇子,借他的手把這件事抖了出去。
四皇子這幾年憑借著他母妃在宮裏極受寵愛,勢力逐漸擴大,可有跟太子一爭之勢。
太子害怕四皇子勢力過於龐大,會使他的太子之位受到為威脅,開始打壓四皇子。兩人現在是水火不相容,都想把對方往死裏整。
四皇子這一拿到貪汙名冊,便開始秘密籌劃把這太子一黨貪汙修建的銀兩,害得龍府一地損失慘重,百姓流離失所弄得朝野皆知。立求一次扳倒太子,可惜他錯估了皇帝對太子的心。
皇帝看見太子引起滿朝熱議,京城的百姓對太子怨言不已。對他即失望又不忍,沒辦法隻能出來責罰太子,讓太子戴罪立功。
皇帝也存心想讓太子長長記性,隻讓戶部撥給他一半的賑災錢,另外一半讓太子自己想辦法。
太子為了挽回自己的聲譽,就讓帶頭捐錢賑災,讓宮中的妃子捐錢捐物。太子本想著應該有很多人響應,這另外一半銀兩應該很快就集齊。沒想到都是一群見風使舵的家夥,開始關起門來,假裝兩耳不聞窗外事。
太子沒法隻能自己大出血,把銀子補上。讓太子鬱悶的是,這次糧價上漲,就有他的手筆在裏麵,這下可是賠了夫人又折兵。自己收糧,然後高價賣給自己。
四皇子看見太子勢弱,更加的意氣風發。卻不知道,他這副模樣讓皇帝在心裏狠狠的記了一筆。
朱允鴻和十三皇子從始至終對這件事都沒有深入去插手,最多是推波助瀾。他們兩人又借多方勢力,給太子賑災的過程中增加難度。太子自始自終都不知道這件事的源頭是他們,而是把整個過錯都歸結與四皇子。
朝堂總是風雲莫測,聖心難測,人精一堆,大家也不敢隨意站隊,除了那些自以為掌握聖心的人,開始向四皇子靠攏。卻不知站隊太早,淘汰的也更早。
我不是很擅長寫朝廷文,所以整本書我估計不會寫很多朝堂的局麵啊,爭鬥之類的,最多是輕描淡寫的說幾句。提前說好啊,這個書,女主視角比較多,男主吧內容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