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淫邪曲譜
字數:3837 加入書籤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隻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呂本中(宋)
……
白複馬踏竇府後,第一件事便是入宮去找青鸞公主。但公主出城散心,兩人錯過了。
聽說公主殿下蒞臨,眾人都很識趣,馬上告辭,從側門離府,留下了堆滿一屋子的禮物。
青鸞公主不顧身份禮儀,拖著霓裳長裙,在回廊中奔跑。
見到白複熟悉的身影,青鸞公主淚流滿麵,不顧眾人的眼光,飛一般地撲向白複厚實的懷抱,嚎啕大哭。
看著梨花帶雨的青鸞,白複心中感動,一股暖流在胸口洶湧。白複把青鸞緊緊地摟在懷裏,將頭埋在青鸞公主如瀑的黑發裏……
元宵兒、小燈籠等女婢熱淚盈眶,踮著腳,掩上門,悄悄離開。
兩人依偎許久,再抬起頭時,才發現侍女們都已離開,整個庭院就隻剩自己兩人。
“咕嚕”一聲,青鸞公主的肚子輕響。青鸞公主大囧,羞道:“我聽說你回來,顧不上吃飯就往回趕。”
話音未落,白複肚子也咕嚕一聲。白複撓撓頭,笑道:“我也一天水米未進。”
兩人對望一眼,開懷大笑,笑的眼淚都出來了。
白複趕忙命人端上茶點。來不及上菜,先用點心充充饑。
青鸞公主饑餓難耐,狼吞虎咽,將兩個腮幫子塞的滿滿當當的,如同蹦跳在樹洞中收集食物的花栗鼠。
青鸞公主生怕時間溜走,不顧宮廷禮儀,一邊用手抓點心往嘴裏塞,一邊繪聲繪色講述著長安最近的趣事。倘若噎住了,就狂灌一口茶水,一刻也不願意停下來。
白複心中感慨,幸福就是這麽簡單,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粗茶淡飯、拉拉家常、相依相偎。
白複一陣恍惚,這一切是這麽的真實,又這麽的虛幻。江淮戰場上的廝殺、戰馬的嘶鳴,刀槍的碰撞,傷兵的哀嚎,仿佛都是上一輩子的事。戰爭不僅殘忍,更是極其的無聊,沒有任何意義。
皇帝、太子、權臣、宦官……朝堂上一張張或親切、或慈祥、或猙獰、或奸詐、或扭曲的麵孔,在白複眼前一一浮現,是那麽的令人心煩、厭惡、憤恨、可憎,又是那麽的可憐、可歎、可悲。
今日起高樓,明日宴賓客,後日樓塌了。瓊樓玉宇上的數年風光,往往換來的是仇人遍天下,笑柄傳千年,身死族滅,灰飛煙滅。
白複心道:“為了意氣之爭,有些人不惜發動一場戰爭;為了至高權力,父子離心、兄弟鬩牆;為了步步高升,有些人不惜用人血染紅頂子、雙手沾滿同僚的鮮血……
史書會如何記錄這個時代,會如何評價我們這些人?千百年後,後世的人看到我們為了權力和金錢,骨肉相殘、刀兵四起,會不會嘲笑我們的無知和愚蠢?
我們今天奉為圭臬、視為金科玉律的東西,會不會在後人眼中,如同草芥、視如敝屣,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
這一瞬間,白複突然對戰爭和朝堂權鬥心生倦怠。他這才明白為何長孫晏行大人當年常勸自己早日成家。即便是自己這個視殺戮如家常便飯的人,一旦有了幸福的家庭,想到妻兒老小,也會對生命充滿感激,對這個世界充滿善意。
……
青鸞公主怕白複心有猜忌,主動談起竇潛琴挑之事。
青鸞公主道:“竇潛的琴聲確實出神入化,引人入勝,往往一曲奏罷,琴聲數日兀自縈繞耳際。自梨園首席李龜年逃難到江南後,長安再無人能有此琴技。
剛開始,我也聽得入迷。後來有一天,琴聲的調子變了,我才有了警覺。”
青鸞公主細細講起那日感受:那日很晚,竇潛才來宮中奏琴。琴聲遠遠傳來,美輪美奐,猶如夢境。
青鸞公主一邊喝著剛沏好的玫瑰花草茶,一邊品味天籟琴聲。聽著入神,不由從寢宮內步入庭院。林梢上,皓月如一盞金盤,懸掛在天幕,庭院裏的花香草氣在夜中更加濃冽芬芳。
琴聲調子鬥變,似淺笑,似低吟,軟語溫存,柔靡萬端。青鸞公主心中一蕩,暗自揣度:“這曲兒怎麽如此好聽?”
隻聽弦聲淙淙,曲調漸漸急促,似催人起舞。青鸞公主又聽得一陣,隻感麵紅耳赤,百脈賁張,心旌搖動,數次想躍起身盈盈一舞。
再後來,那琴聲暗香飄忽,纏綿宛轉,便似一個女子在深閨中哀怨歎息,一會兒軟語溫存、柔聲叫喚,一會兒又放浪呻吟、春閨難耐。
青鸞公主年紀尚小,對男女之事不甚了了,聽到琴聲時感應甚淡,琴中曲調雖然愈發勾魂引魄、撩人心弦,她聽了隻覺羞臊,沒有太多過激反應。
青鸞公主覺得竇潛琴韻不正經,自此之後,每逢竇潛奏琴,青鸞公主便用絲棉掩住耳朵,不聽琴曲。
……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白複嚇出一身冷汗。
長孫晏行告訴過白複,花間派有一首專門勾引良家女子的淫邪琴曲,叫“皓月潮汐曲”。
當小娘月事快要來臨、春心萌動之時,演奏此曲,往往能令女子春心蕩漾、大動。倘若再服上一定劑量的春藥,即便是良家女子,也會變成淫蕩婦人,主動寬衣解帶,投懷送抱。
此曲壞人名節,陰損無比。本以為此曲已經失傳,沒想到時隔數十年,竟然又再現人間。
白複一頭冷汗,心想:“幸虧青鸞乃是處子之身,未經人道,否則很可能會被竇潛這淫賊引誘,於他。”
想到這裏,白複眼中寒光一閃,殺機頓現。
白複心生一念:“能算準公主月事周期,還能在飲食中暗下春藥,此人應是公主身邊之人。看來青鸞貼身的宮女或者宦官,定有人被收買,幹了見不得光的事。”
白複眼神一轉,不動神色問起青鸞公主的日常起居。
白複心道:“先不要打草驚蛇,找到此人後,順藤摸瓜,定要找到幕後黑手。”
白複初步判斷,張皇後一定與幕後黑人脫不了關係,甚至本身就是幕後黑人。
不過,饒是如此,也不能簡單下結論,以防中了奸人之計、誤中副車。隻有拿到確切的證據,才能最終下判斷。
“到時候,可別怪我手段殘忍、辣手無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