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整頓秩序:交通管理

字數:4566   加入書籤

A+A-


    完成編戶齊民以後,戴言又將目光瞄準了陶丘的又一項混亂的事物上:交通擁堵不堪!

    沒錯,這時代的陶丘,已經有了後世一樣嚴重的交通問題,其嚴重之程度遠遠超越後世,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貿易了。

    其實要說起來,這個時代隻有少數人有馬車,沒有後世那麽多的汽車,大家交通基本靠走,外加陶丘的街道原本就極為寬敞,本來不應該出現交通擁堵現象的。

    然而隨著菏水的開鑿,陶丘崛起為天下商業中心,這座城市的商人和貿易激增,整個天下的商人幾乎都一窩蜂的湧到這座城市來。

    跟隨著這些商人來此的,還有著大群的貨物。而這些貨物在從碼頭卸貨以後,也必須通過城門運輸到北城內的交易中心進行貿易。

    如此多的商人,如此多的貨物,都要進城出城,不造成擁堵怎麽可能?

    尤其是整個陶丘最擁堵的北門,陶丘人有一句很形象的說法:智者不從北城走。隻要是聰明的人,若是要進城出城,就不會往北城那邊走,因為到了那邊,你壓根就出不去,也進不來!

    每一個進北門的商人和馬車,最少都要排起半個時辰以上的隊伍。許多商人從濟水碼頭上卸貨以後,甚至不得不多跑上一圈,繞道東城門和西城門入城!這樣的事,誰能忍?

    這幾乎令得戴言立即就想起了他後世在深圳時聽朋友講起的經驗:英雄難過梅林關!當時朋友就對他講起了這種經驗,在深圳千萬不要在上下班高峰期通過這座關口,如果沒有必要,也最好不要隨意的進關出關!

    城邑的擁堵已經限製到大家的出行,這乃是多麽嚴重的事?尤其是陶丘這樣的商業城市,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如果不能將這擁堵問題解決,這座城市給大家的體驗乃至於它今後的價值,都會嚴重的削弱,必須要將其徹底的解決掉!

    而在戴言眼中,這麽一座幾十萬人口的城邑會有如此嚴重的擁堵問題,其實大部分還是這座城邑的管理者沒有經驗造成的。

    數十萬人口,放在如今的戰國時代算是天下的超大城市了,放在後世不過就是區區一個縣城的水平。隻要政策製定得好,擁堵問題必然能夠大大的緩解。

    因而,在此之後,戴言立即從樂毅的衛尉府中新設立了一個部門——行走司,專門負責來管理整個城市的交通。

    說實話,在這個時代,對於交通的管理,其實已經有了,而且還有著交通規則。這時代的交通規則與後世相比也是極為不同,禮記有雲:道路,男子由右,婦人由左,車從中央。即在路上走,男人走右邊,女人走左邊,車子走中間!

    戴言對於這樣的交通規則極為不屑:男人和女人一起走難道就有什麽問題了?以後他和公主去逛個街是不是都得分兩邊去走?不知道才子佳人有時候需要秀一下恩愛打擊單身狗麽?不知道男人和女人有時候需要一起同行培養感情嗎?這種明顯將所有男同袍當色狼防範的交通規則簡直就是歧視嘛!

    為了陶丘廣大同袍的利益,為了維護整個陶丘的交通秩序,在行走司建立以後,他毅然頒布了一項新的法令:道路,一律靠右走,車輛中央走,行人靠邊!

    這一項法令初一製定出來的時候,戴言的下屬就提出疑問了:“主君,既然道路一律靠右走,那麽左邊不是就空出來了嗎?這不僅違犯禮製,恐怕也與主君治理擁堵的初衷不符吧?”

    戴言望著白癡一樣的眼神望著這下屬,對他問道:“你在進城時的右邊和出城時的右邊,是同一邊嗎?”

    見到那位下屬還在那裏不停的比劃進城和出城的方向,戴言就歎了口氣的對他說道:“看來你的智商不適合去管理交通,這項工作你也不用做,明天不用來了!”

    隨後,戴言就強行的頒布了這麽一條法令。

    當然在配合法令的時候,他也同樣是需要做一些準備的,他參考後世的規則,將城邑所有道路的中部,都用漆給畫出了清晰的線條。

    城邑的主幹道每條更是畫出了四條以上的線條,在道路中央畫出兩條線條隔絕來與往,在道路的兩邊畫出單線來隔絕車輛與行人。

    最初,這樣的劃分令得整個陶丘所有人都極不習慣。大家都按照自己的習慣走路走慣了,這突然來一個這樣的規矩,給到大家的確實就是一種極不舒服的感覺!

    許多人對於這項法令的態度,並不像對戴言之前的財產保護法令那樣喜愛,也不像不動產登記法令那樣欣然接受了,大家並不將這項法令放在心上。

    這種嚴重威脅到邑府公信力的行為,令得戴言不能容忍,他從趙雪手中所轄的三千兵馬中,抽調出了五百名士兵,將這些士兵分配到陶丘各處,對所有行人和車輛的行走進行管理。

    這些士兵手持棍棒,四處巡邏,但凡是遇見行人不遵守規則的,先是上去勸導,若是勸導無效,直接用棒子來給他們指正!

    而對於那些違犯規則的車輛,要求則要嚴格多了。首先問清楚,是否是外來商人,若是第一次到陶丘,不清楚這樣的規則,那麽可以放過。若是陶丘本地商人,或是多次來往陶丘的商人,清楚了這一法令卻又明知故犯的,則車主將會被罰款!

    在如此嚴格的法令,以及行走司的努力下,整個陶丘的交通秩序由此大好,到後來,不僅陶丘城內的街道全部秩序井然,陶丘的幾個城門也再沒有出現進城擁堵半個時辰以上的事了。

    陶丘再次出現擁堵現象則要等到陶丘的商業繼續大發展的時候了。

    而解決了城市內外的道路交通問題以後,戴言那重視效率的眼光又將目光投注到了陶丘城外的十裏碼頭之上。在他的眼中,這片十裏碼頭的低效率,其實也是一種另類的擁堵。

    雖然這時代的人們一般將碼頭稱為渡口,但是戴言依然按照自己的後世的習慣來給其命名了。

    陶丘大商人們所有的碼頭還好。因為這些商人本身進出貨就非常頻繁,他們自己都會追求效率,壓根就不需要戴言去催,他們自己的碼頭就劃分出了嚴格的進貨區、出貨區乃至船隻停泊區。這就導致了大商人的碼頭非常獨立,和其他商人的碼頭分割得很明顯,並不影響其他商人的行動。

    而那些中小商人控製的碼頭就完全不是這麽回事了,大部分中小商人雖然也都有自己的碼頭,但是他們自己的船隻數量顯然不如大商人的船隻數量多,他們的碼頭大部分時候不是處於滿載的狀態,就是屬於完全空落落的狀態。

    這就使得他們的碼頭和大商人的碼頭,在效率上完全無法相比!

    而且這些小商人自己所擁有的碼頭,本身就是和其他商人的擠在一起,使得船隻的進出擁擠不堪!因為這樣的毛病,整個陶丘碼頭區域幾乎每個月都有船隻爭搶著進出發生船隻側翻,乃至落水事件。

    而由於船隻的擁擠,在水上甚至發生了無數次船隻相撞的“船禍”!後世一旦發生車禍,肇事雙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叫人。而這時代,一旦發生“船禍”,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樣的!

    而且這時代天下尚武氣息濃厚,大家可不是後世那樣罵罵咧咧半天,隻是君子動口不動手的人!他們都是行走列國的商人,見慣了弱肉強食和恃強淩弱,發生了“船禍”,大家人一叫齊,立即開幹,絕無二話!

    這樣的行為也明顯的影響了陶丘臨河區的治安,顯然是不符合戴言所想,打造一個有秩序的陶丘這樣的目標的。

    於是戴言決定好好的改造這陶丘的碼頭。這項工作,他依然準備交給行走司負責。

    這個時候,他已經頒布了私人財產保護法,為了不自己抽自己的臉,他選擇了通過收購的方式將這些中小商人的碼頭一一買下來!

    麵對主君的要求,即使商人們有著財產保護法,然而也不敢真的公然和主君對著幹,紛紛將碼頭出售,這些碼頭區域很快就落到了戴言的手裏。

    戴言仿照那些大商人的方式,將所有的碼頭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形成了一個個U字型的碼頭,將進貨區、出貨區乃至於船隻停泊區一一劃分清楚,船隻的進港和出港都必須遵守秩序!

    而且他還另外給臨河區配置了類似水警的機構,這些水警全部配置快速的劃艇,一旦商人們在水上有了衝突,水警立即快速出動,到水麵去調解紛爭!

    這種將統治延伸到水上的治理方式,在以前人們壓根就沒有見過!一開始大家還不習慣這種調解,然而時間一長以後,大家又都習慣了這種有秩序的調解和統治!

    隨著戴言對陶丘交通的整頓進入正軌,無論是陶器本地人亦或是外地商人也都開始習慣這種有秩序的統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