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買地
字數:3894 加入書籤
宋國眾臣聽了惠施的話,也都點點頭表示讚同。如今戰國天下,列國爭雄,靠的不就是自身的實力麽。實力強大,必定會受到他國的尊敬!
隨後惠施又說道:“相反,如今我擔心的並不是未來從楚國身上撈取好處,而是楚國不會輕易的放棄江南、江北諸地,我國不能輕易的將這兩地拿下來。”
在場的宋國高層一聽此言,也都是暗覺有理。想想楚國是什麽樣的國家,從方圓不足百裏的封地變為一個地方五千裏,帶甲百萬的大國,若是沒有對領土的強烈的占有之心,它如何能夠辦到?要知道,這可是一個一旦打了敗仗,將領就必須自裁的國家啊。如今其敗軍喪土,若是不能將失去的領土重新收回,連楚王都會麵上無光。
坐在主位上的戴言一聽此言,立即就說道:“楚國雖然重視領土,然而家大業大,江南江北這樣的偏遠之地,楚國必然不會真的重視。如今楚王最看中臉麵,若是我們能夠保全楚王的臉麵,諸位愛卿認為楚國能將兩地割讓給我國嗎?”
在場眾臣一聽,就立即有人問道:“君上打算如何做?”
戴言回答道:“雖然我軍拿下了金陵以後,不再對楚國發動進攻了,然而楚國現在依然還同時與秦、魏、韓三國交戰。我宋國如此富庶,打一場戰爭都如此艱難,可想而知楚國如今所麵臨的困境了。在這樣的時候,楚國國內必定缺少足夠的物資。在寡人想來,我宋國如今可以主動與楚國講和,並交給楚國一筆錢糧,直接將江南、江北之地買下來,諸位以為如何?”
在如今宋國大軍橫掃江南、江北的時候,主動與楚國講和,確實是保全了楚王的顏麵。至於買下楚國的領土?在場的宋國眾臣一聽,都不由得有些納悶。天下各國間,君主割讓乃至買賣城池,乃是常有的事,然而在如今宋國盡取江南、江北,並占據優勢的情況下,依然花錢從楚國手中購買城邑,他們實在不知道戴言如此做到底有何意義!
唯獨惠施一聽說了戴言的意見,立即就拍掌交好:“君上如此主意,實乃大妙!如今楚國麵臨危局,同時麵臨三國圍攻,其很快就保不住大國的地位了。若是楚國實力削弱得太厲害,其在西麵無法與秦國抗衡,到時候它必定會主動向東開拓,到那時,我宋國即使想要保住江南、江北之地,也必定會花費極大的代價。
我們花錢買下楚國的領土,一來可以讓楚國的實力不至於削弱太厲害,讓它能夠在西麵與秦國抗衡。畢竟鄢郢之地乃楚國的發源之地,其真正的核心地區,在楚國的地位絕不是淮水和江水之地可比的。另一方麵,我國買下江南江北之地,自然就占據了道義,即使未來楚國想拿回這些地方,也找不到任何借口了!”
說實話,趁著他國危難的時候,“買”土地,並不是戴言自己獨立想出來的,而同樣是他參考了後世的曆史經驗而得到的寶貴經驗。
在後世,作為全球帝國的美國,最重要的一次擴張,就是在其立國不過二十多年後的1803年。在這一年,其第三任總統傑弗遜,僅僅花了1500萬美元,就買下了整個路易斯安那——一片超過260萬平方公裏的廣闊領土!
在穿越到戰國之前,戴言對於這樣的擴張,僅僅隻是當做見聞來看。然而當他成為了宋國之主後,以一個君主的角度來看,他不得不承認,美帝的這一次擴張,真的稱得上是完美的帝國擴張典範了。
在那個時候,美國本身還非常弱小,實力遠不能與英、法這樣的強國相提並論,其在經濟上其實還是受到英國的影響。由於它靠近路易斯安那,所以它一邊不斷的派出人馬向此地滲透,另一邊主動抓住當時的國際局勢,為它自己創造有利條件。在當時的國際局勢下,遠在歐洲大陸的拿破侖帝國即將成型,拿破侖為了應付歐洲的龐大戰事,一邊無力顧及另一片大陸上的事情,令一麵為了應付英國缺少足夠的財政支持。
可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遠在美洲的路易斯安那,法國若是不想給,美國就會自己滲透將其拿過來;而名正言順的將這片地方“賣”出去,還能夠收回足夠的財賦,讓自己能夠應付自身的核心利益。在這種局麵下,隻要是一個理智的政治家,都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美國能夠從一代大帝拿破侖手中,取得超過260萬平方公裏的領土,本身就具有極高的政治智慧!而美國拿下了這麽一片領土,不僅給了它一片新的地域發展,使得它可以擺脫英國在經濟上的控製,其實也為同時給了它長達十多年的戰略機遇期。畢竟拿破侖有了錢,就會把目光放到歐洲,而後其橫掃歐洲,挑戰了英國的霸權,成功的牽製了英國,讓英國這個海洋霸主沒有機會再染指美洲。
這一次擴張僅僅十幾年過去,美國就成為了美洲首屈一指的強國。而當年遠赴歐洲,與拿破侖簽訂協約的特使門羅,就依靠這種功績成為了美國第五任總統,並且發出了極為強勢的《門羅宣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把整個美洲都劃入到美國的勢力範圍內,使得美國成功的由一個弱小的殖民地,變為一個地區性強國!
而在美國實力足夠強大以後,外加有著白紙黑字的協約,哪怕後來法國強大起來了,也沒有理由再收回如此廣大的領土了。
戴言怎麽看,都覺得如今宋國的局麵,與當初美帝初期擴張的局麵極為相似!如今宋國有實力撈取江南、江北之地,用少量的財物買下這片土地,就是以極小的代價,買下了道義,並買下了未來算是宋國核心利益的土地。與此同時,這樣的做法還能讓楚國在西麵與秦國的爭鬥更加激烈,為宋國的崛起,創造機會!
而在戴言看來,創造崛起的機會,其重要性幾乎不下於擴張領土本身。畢竟崛起機遇,乃是大勢,其一旦形成,絕非人力可能扭轉!
而在場眾臣在聽完了戴言所說與楚國議和,並花錢買楚國領土一事後,哪怕是惠施讚同,一個個心中都不由得腹誹不已。宋國才剛剛趁著楚國麵臨三國圍攻的時候,上去趁火打劫了一把,如今就想要對它施以援手,與其議和,這變化也實在太快了吧?
掌握宋國外交的,乃是禮部,又兼管著祭祀和教育等,如今的禮卿並不是跟隨在宋國身邊的老人,而是一個名叫向魚的老貴族。他一聽到現在就要與楚國議和,就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一般的說道:“君上,我等趁著楚國危難的時候偷襲了楚國一把,這本是不義,如今再與楚國議和,豈不是為楚人恥笑?”
聽到了禮卿的話,戴言無語之極。他在心中暗罵自己為何這麽死腦筋,將一個國家最需要靈活的外交,和最守舊迂腐的祭祀給糅合在一起,組成這麽一個禮部?
國際間的鬥爭,雖然有著各種道義作為遮掩,然而實際上其還是憑實力說話,乃是赤裸裸的弱肉強食!若是講信義有用的話,楚國為何會為秦國張儀所騙,進而淪落到如今這麽悲慘的境地?然而這樣一種事實,大家心知肚明,獨自操作就是了,又何必將這種事直接捅出來,放到明麵上呢?
宋國花錢買下楚國的領土,買的雖然是表麵上的道義,然而實際上買的卻是時間,是發展機遇。想完成這種事,靠的也不是表麵上的言辭交鋒,而是憑的實力!
戴言心中立馬就有了將禮部所屬的外交和祭祀拆分開來的想法,掌管這兩部分的官員,絕不能是同一種官員,否則未來的宋國必定會因為外交上的迂腐守舊,而陷入危難!
然而戴言作為宋君,還真不能明著反對這些迂腐的家夥,而且還要解決目前與楚國議和的問題,於是他想了想,對宋國群臣說道:“向卿說得不錯,如今我國剛剛與楚國開戰,現在又要與楚國議和,確實太為難了些。不過寡人認為,隻要我宋國有心,還是能與楚國達成協議的。眾位愛卿,可有人願意為了我宋國與楚國未來的和平而出力?”
戴言的話音落下,還不待那些迂腐的家夥說話,一個人立即就站出來說道:“臣願意前往楚國,將江南、江北之地從楚人手中買下來。”
戴言向來人一看,立即就放下心了。因為此人乃是蘇秦之弟蘇厲,同樣是出自鬼穀子門下的縱橫大才,絕不是迂腐之人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