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回:所謂知遇之恩
字數:3284 加入書籤
“那麽你呢?你又做什麽打算?”
涼月君安靜地坐在輪椅上,像一抹沒有重量的影子。
宮沒有回答。昏暗的賬房裏,隻有一盞孤燈照亮她蠟黃的臉色。她的手指飛快地撥弄著算盤珠子,發出清脆又急促的劈啪聲,嘴裏低聲碎念。
終於,算盤聲停了。
“角挪了不少資金出去,賬目做得還算幹淨。”宮“啪”一聲合上了賬本,“但瞞不過我。我肯定是要找他談的。”
“按照你的性格,會直接告訴師父才對吧。”
“因為總是找不到她。”宮倦怠的眼神銳利起來,“這一點,恐怕要問你吧?你的房間能進行靈脈出入的地方。但……即使是隻能在人間行動的普通靈脈,人類日漸衰弱的靈力,根本抵禦不住穿梭時的侵蝕。每一次往返,都不過是加劇消耗她所剩無幾的東西。你沒告訴我們,但不會以為我看不出來吧?”
“那又何妨?她已經病成那樣了,看不看得出來,又有什麽區別?”
宮握著賬本邊緣的手指猛地收緊。但,她終歸沒有拍案而起。
“師父對你客氣,我可沒那個義務。”
“因為你還沒到用得上我的時候。我無所謂。”涼月君仿佛感受不到敵意,“我也隻是好奇,你們每個人會在同樣的條件下,做出怎樣的抉擇。你們……又要如何證明,彼此的選擇,最終導向的結果,是與她不同的。這便是我自己的課題觀察了。”
宮沒有絲毫退讓:“我不會坐視不管的。我沒有你那麽涼薄。”
涼月君的眼裏掠過一絲近乎虛幻的波動。
“我也不是生性如此。如果你也像我一樣,親身經曆,甚至可以說是構成了那樣一場焚盡一切的火,就不會再輕飄飄地說出這種話了。”他微微偏過頭,視線似乎穿透了牆壁,望向了某個遙遠而灼熱的過去,但語氣卻依舊沒什麽溫度,“不過,我也不怪你。眼下的這些爛攤子,已經夠你焦頭爛額了。”
宮重新將目光投向那本合上的、沉甸甸的賬本,仿佛那上麵承載著整個戲樓的重量。
“沒關係,”她的聲音像是在陳述一個早已注定的命運,“我遲早都要扛起這些。”
“哦?”涼月君緩緩將雙手交疊,用手背托著下巴,“不會覺得不甘心嗎?明明繼承了一切,卻知道最重要的法器遲早要被摧毀。到頭來,既得不到真正貴重的遺存,繼承的也隻是個千瘡百孔的破屋。你圖什麽呢?”
忠誠?責任?還是某種自我滿足的殉道感?
她似乎清晰地聽出涼月君未盡的措辭。
“是知遇之恩。”她答,“你是不會懂的。”
“哈。”
涼月君像是聽到了什麽極其荒謬又有趣的事情,竟然真的放聲笑了出來。隻是非常短促的笑聲,在空曠壓抑的賬房裏也格外刺耳。
“論知遇之恩,我可比你早懂一百年呢。”
“隨你吧,我們追求的始終是不一樣的東西。你能留在這裏冷眼旁觀,不也正是因為,連你也不確定……我們是否真正會在‘靈魂’的作用下,最終做出趨同的選擇嗎?”
涼月君聞言,細長的眉毛幾不可察地挑動了一下。
“這話倒不假。”他承認得幹脆,“看來你已經全都知道了。是誰告訴你的?還是你自己……想起來的?不應該啊……力量已經衰弱到這種地步了嗎?那麽其他人也……”
“我最近和公安廳往來很多,你多少也察覺到了吧。”宮打斷了他的猜測,“是皋月君主動找到我,說出這一切。這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事。”
涼月君交疊的手指極其輕微地動了一下。
“確實,早該知道的。那家夥……肯定會找機會捅出這一切。不過,竟然偏偏是這種時候嗎……對他來講,倒真是合適的時機。他最近沒有在曜州活動了,看來很早前你就已經知道。虧你能裝作那麽波瀾不驚呢。”
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宮身上,帶著一種古怪的好奇。
“那麽你呢?即使知曉你們的意誌,可能並非完全自主,你也沒有覺得被欺騙、被背叛嗎……看來,法器對你的影響還是在起作用。”
宮挺直的背脊微微僵硬了一下,但她的回答沒有猶豫。“不論我的想法,是受師父記憶中那些情緒的同化,還是我自身真的就這麽想——我相信當下的感覺,當機立斷,做出我認為最正確的決策。這就夠了。”
“對……這才是你。所以玉衡卿願意將這一切傳給你。她從不正式說出來,但其實,你心裏是知道的吧?”
“我不知道。”宮立刻否認,語氣又快又硬。
涼月君像是沒聽見,繼續說道:“你想過這種可能嗎?她其實並不希望你來繼承。”
“我不知道。”宮的聲音提高了一些,“不要說了。”
“不覺得奇怪嗎?”涼月君步步緊逼,如細細的冰錐,試圖鑿開某種堅硬的外殼,“難道你就從未想過,她不是不願意傳給你,或者另有什麽打算,而是……她其實不希望你被束縛在這裏,不希望你像她一樣?”
“我不信。”她拿起賬本,“如果真是這樣……她應該親口對我說才對。”
“因為她的身份是樓主了,是必須背負起這一切的人。她的立場,不再允許她說出這樣的話。於是她選擇了沉默。如果……是二十年前,她還是你的‘姐妹’的時候,情況也許會不一樣吧。當然了,我也不認識那時候的你們,隻是這樣說說罷了。”
宮霍然站起身,桌椅因為她突兀的動作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你不用勸我的。”她的聲音斬釘截鐵,“我隻知道,不論她想做什麽,做出什麽決定……我都會支持她。盡我所能。”
說罷,她不再看涼月君一眼,拿起賬本轉身快步離去。
賬房的門在她身後合上,隱約地,似乎又傳來一聲消散在空氣中的歎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