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八極貼山靠
字數:4112 加入書籤
王守義決定教熊二八極,隻為讓熊二變強,然後再打敗他。
窮文富武是後世的說法,而在這個時代,沒有貧富的階級的。
練武在這個時代要看根基為其一。
何為根基,身體素質就是根基。就如玄幻小說中的體質一樣,體質好的人,修行速度快,達成的成就也高。
其二,就是悟性。
這悟性很奇怪,不是聰明人就一定有很高的悟性。少時頭角崢嶸,老來一事無成的人也不少。悟性的來緣有很多種。遊曆之中有感悟的。與人交談之中有大收獲的。有靠自身的智慧想通的。也有勤煉千遍,其義自通的。不一一說道。
習武有句話,投師不如訪友,訪友不如動手。這是快速提升自身武藝的普素真理。大慨悟性就在這句話中。這是王守義對悟性的理解。
自己苦練十餘年武藝,也僅僅是打下武藝的基礎而己。就像從小到大讀了十幾年書一樣。
真正的成長是在王守義感覺學有所成或者說靠自己煉習己無多少長進之後。想方設法拜訪各地武師,交談切磋。然後再打地下擂台。
就像到了一個境界,就要做不同的事情打破原有的境界一樣。
沒個習過的武的人,當然是找師傅,懂點練武知識也要找功法。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訪友切磋。練有所成,苦練己無寸進,或者沒多大的進展,那就要去開開眼界,打開思路。有點像是影視中的一個橋段在下你習有所成,特下山曆練。
第三步,就是吸收,凝練,整理,歸一。在曆練中不停的吸收對武藝上的知識,煉習,打法,經驗等等,凝練到自己的武藝當中去。當達到一個瓶頸就要整理,整理就像搞衛生,垃圾掃出去,房子要幹淨整齊,一目了然。而歸一不是整理後就能達成的,好像一個家庭主婦十年如一日的收拾房子,突然有一日,腦子一回憶,房子裏的哪個櫃中的哪有抽屜有一把鑰匙,是什麽形狀的都清清楚楚,這是歸一。
王守義見熊二的根基好,且理解能力也不錯。吃苦耐勞更不用說了,這個時代沒有懶人。這就是一個習武的好架子。
原始時代,人類的生存環境相對前世是極為惡劣的。人生存的本能特別強,武力值也相當的高,但對武藝,拳法,腳法,刀器,勁道等開發還在初步階段,開發和發展的空間特別大。
如果熊二學了八極,對自己來說就是一個磨練自身的好陪練,甚至是一個好對手。這才是王守義教熊二的真正想法。
借口很好找,順便找了一個理由,熊二放下了爆竹就跟著王守義過來了。
王守義打了三套八極拳,有套路,有練法,有打法,各一套。小小的身子,也些方麵不盡人意,讓王守義有點不滿意。
態二一看就入了迷,對於任何一個能提高自己的武力值的地方,熊二都特別敏感。
熊二閉上了眼晴,王守義練八極的套路,練法,打法,迅速的在腦海中變化,再變化。如遇凶獸,把其中的東西提煉出來,再一一精練,變成自己的東西。
良久,熊二睜開了眼,沒有說話。擺了一個八極起拳的架式,然後慢慢調整,打了第二個架子,再接著第三個,第四個……
熊二打的都比較慢,好像在適應在琢磨,一套幾分鍾能打完的,竟花費了半個小時。
王守義一個功作也沒有放過,熊二打的八極有不少改變,傾向於撕殺的方麵多一點,而且大開大合不留手,猛烈剛勁勢如虎,這熊二像是……像是一個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魔王。
王守義身小但眼光仍在,前世多年的經驗,發現熊二的這八極如在打鬥中威力更大一些。就是八極拳的本意,就三個字的意思,拳打四麵八方極遠之處,敵莫能近身。
而王守義最看好的八極貼山靠在熊二的拳腳中影子並不多,可以說完全的沒有。或許態二替意識當中,與野獸凶獸搏鬥一是盡量避免貼身打鬥吧。
貼山靠,靠山貼,貼山倒。這一個打法,極為凶險,要近身方能使用,一貼貼死人,一貼能把院牆貼倒,可見殺傷之強。
當然習武是為了變強,但還有一個說法,習武是為了以弱勝強。
貼山靠這一殺招就是以弱勝強的打法。當然,自己比對敵人強又何必冒險去用這招呢。當敵人比自己強大的時候,這一招就能出奇製勝,以弱勝強。
練武通兵法,對敵時,先是欺心詐意,調動對手情緒,破壞對手的心態。己方強也可以以勢壓人,以勢欺人,讓對手十成功夫發揮不到八成。
打鬥中除了拳腳,更有示敵以弱,一招製勝;或奇正相合,出奇製勝;遊鬥時,更是敵退我進,敵進我退,敵疲我擾的遊擊戰;或步步力營,全力逼進,壓縮對手空間;更厲害的,能讓對手順著自己的意思,現在別人的鼻子走。
王守義相信熊二能夠看出貼山靠的這一殺招的殺傷力。但竟然拋棄不用,那就令人好奇了。
王守義開口問道“為什麽不用這一招。”是就打了一個動作。左手插眼,矮身左閃,向前一撲,轉身起立,雙手在胸前打開,再一蹲一靠。
這有說法,左手插眼可虛可實,主要目的是為了調動對手防守眼睛,並封了對手的視線。
矮身左閃,當然也可以右閃,。這個兩個動作,都是防備,逃避打擊的用意。對手打左麵我就矮身右閃,對手打右麵我就矮身左麵。
向前一撲,也叫鑽身入懷。
轉身起立,有兩個用意,一是轉身就用背部對著對敵人,因為背部的抗打擊能力強,這是防守。二是起立,這個是攻,攻敵人下巴,下巴是一個弱點。起立就是用頭頂敵人下巴。
雙手在胸前打開,這是防,防敵人抱住自己而己。
最後的一蹲一靠,就是攻了。蹲是防,防起腿,也是跟進,防人退,壓著對手,但最後是為發力蓄勁。最後一靠就發力打出了。
一個殺招,就簡單的幾個動作。這文字隻能解釋其中一二,如有不同變化,那麽也有所改變。這解釋就是理想中對敵的一個打法套路,也可叫連環打,套招……等。
簡單的講一個變法,矮身左閃,敵欲後退,趁敵後退,重心向後,就向前一撲,鑽身入懷,可用拳,用肘,用頭,用肩,撞上去。
那麽這還是貼山靠嗎,是。也是貼山靠的變化。不用去想用那個部分去打,或打哪個部位,才叫殺招。
什麽叫殺招,簡單點說,有殺傷力就行。
那一個有名的殺招還能有變化,不是一招一式有模有樣的嗎?殺招有練法,有套路,這些就像一招一式的定數。而殺招的打法就千變萬化了,在於使用的人臨敵時所用了。
一招鮮,吃遍天,這句話原本是用於廚師的。但武之一事,也可以形容,一招鮮,打天下。練好了這招貼山靠,也可以一招鮮,打天下。就如郭雲深半步崩拳打天下。
貼山靠是八極拳威力最大的殺招是有原因的。因為在練拳時,經常靠樹靠牆靠樁,練習數十年,每天近千次。再把這本能化為殺招能不厲害嗎。
ps:書友們,我是瘋語亂言,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支持小說下載、聽書、零廣告、多種閱讀模式。請您關注製)書友們快關注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