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無情正是豪傑

字數:7428   加入書籤

A+A-


    沒等幾天,大批信仰湧來。除陶念之外的四人,又分別突然了。

    高秋,直接就踏入了金丹。這速度,也是不擺了。雖然隻進了一小階,但這一小階,是個大階。

    東方以巧進入金丹中期,進了一小階。

    邱書儀進入金丹大圓滿,隻差一步到元嬰。雖然也是一小階,但若是算是巔峰圓滿的話,實際晉升幅度要大於東方以巧。

    呂林蘭隻是進入元嬰後期。同樣一小階,但因為是元嬰,晉升幅度同樣大於東方以巧。

    ——

    五人非常高興。

    同時還有個好消息:洪災終於出現了。

    其實那是一場綜合性天災。

    因為地震,出現堰塞湖。之後,堰塞湖崩潰,這才出現了洪災。

    地震發生在山區。由於地廣人稀,地震死傷人數並不大。但洪災就不同了,洪災波及的地區,是山下的平原。那是人口稠密區。

    ——

    這種災難,具備極大的特殊性。

    如果在現代,人口再怎麽稀疏的山區,也還是有人的。堰塞湖崩潰,必然有人知道。並且,知道的人,肯定會打電話報警。接警之後的有關部門,派個直升機什麽的,可能夠核實。就算不派直升機,多打些電話,跟沿線山民聯係,也能夠得到核實。這樣,堰塞湖崩潰,平原城市即將遭災的消息,就算是落實了。

    但小世界這裏,明顯是古代。山區的人口,稀疏到上百裏都沒有一個人的程度。而就算有人看見,沒有手機沒有電話,根本無法告知平原上的城市。

    這種情況下,假如呂林蘭等人飛過去,在適當的地方,築一道壩,將洪水阻住。待水勢平緩之後,再慢慢地泄洪。天災,倒也算是救了。但因為民眾不知道,信仰是沒有,有的,隻有功德。

    可惜,功德很少,並且功德還不能轉化灰靈力。

    所以,這種行動方案,絕不可取。

    ——

    五人分頭行動。呂林蘭和陶念二人,直飛洪水通道。另外三人,直飛往下遊的平原城市。

    到洪水通道之後,動手的,隻有呂林蘭一人。陶念在旁邊,就隻是起個保障作用。

    具體是動的什麽手呢?

    依然是築壩。

    但並不是隻築一道壩,更不是砌築那種堅實的壩。

    而是築出十幾道壩。每道壩,都不怎麽結實。

    這樣,洪水會因為水壩而受到阻擋。但阻擋的時間不長,又會形成新的崩潰。

    從性質上說,也就是緩解災情,而不是終止災情。

    ——

    邱書儀、東方以巧、高秋三人,飛往平原城市。

    先,就這麽亂飛,讓地麵的民眾看到。然後,她們三人就向民眾打聽,有沒有對山洪治理豐有經驗的人士。

    為什麽要找這樣的人士呢?自然是因為西山的洪水。

    西山早就發洪水了。隻是被仙人的朋友暫時性的緩解了。但如果找不到那種治水經驗豐富的人士,平原終究逃不過一劫。

    ——

    有人驚慌,有人鎮定。有人半信半疑,有人全然不信。這些都沒什麽。

    關鍵是,誰才是治水經驗豐富的人。

    對此,邱書儀等三人非常輕信,有人提起,就直接去請。好話說幾句,直接就把人抓到飛劍上麵,轉身就往到了山區。

    其實,抓來的第一個人,還真是有點經驗的。

    但他那點經驗,很大部分,都是跟凡人有關的。

    譬如築壩,需要大量的山石。挑選山石就不說了,隻說取來山石。取山石,對凡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這裏,還沒有火藥,不能爆破。於是就需要開鑿煙道,用火燒,再用水急冷,然後才能取石。

    現在動手的,是呂林蘭和陶念,他那些經驗,就派不上用場了。

    陶念本來是不動手的,來了外人,所以才動了手。

    即將賺來的信仰,對除陶念之外的四人非常定貴,但陶念修為太高,對陶念幾乎沒有價值。

    但來了外人,陶念如果仍然不動手的話,就很難解釋了。那是因為,在百姓的眼中,呂林蘭等五人,都是一樣的仙人,並不存在修為高低的問題。

    ——

    第一名抓來的凡人治水經驗不夠,邱書儀等三人將其送回平原城市。

    之後,邱書儀等三人繼續尋找治水經驗豐富的人士。而先前那個被抓去走了一趟的凡人,則把事情對其他人說了。

    洪水,沒有治好;但是,在天上飛了一遭。依然還是值得炫耀的。

    第二趟,邱書儀等三人找了三個技術人士,帶往山區。依然未能治好洪水。

    再往後,邱書儀等三人就帶了達命隊的飛舟,用飛舟承載請來的技術人士。

    技術人士,越請越多。西山暴發大洪水的消息,自然也越傳越廣。平民百姓,對於邱書儀等三人尋找技術人士的舉動,也是越來越支持。

    最後一趟,請了上百人。

    當然不是這上百人真的起到了什麽作用。而是一段一段的水壩修築下來,距離平原越來越近,不能再這麽繼續拖延下去了。

    所以,這一回,呂林蘭陶念修築的水壩,也就歪打正著的結實了。

    完全擋住了洪水,並且還受得住洪水的長期浸泡。

    水量多了,是洪水。少了,則是生活、生產用水。

    所以閘口是必須要建的。建好閘口之後,由人工控製,適量的放水。然後就能長治久安了。

    壩身,算呂林蘭陶念歪打正著的修好了。閘口,就不那麽急了。仔細聽取那一百多技術人士,的意見,呂林蘭等五人一起出力,最後修了個相當漂亮的閘口。

    跟那一百多技術人士在山上相處了好幾天,互通姓名,就很正常了。

    最後,送那一百多技術人士返回平原城市。

    這個時候,呂林蘭等五人阻擋洪水、挽救了平原城市的消息,早就傳開了。

    ——

    還沒飛到圈地新址,呂林蘭等四人就又突破了。

    高秋變成金丹中期,東方以巧變成金丹後期,邱書儀進晉元嬰,呂林蘭修到元嬰大圓滿。

    突破之後,高秋驚歎:“哎呀,這次信仰來得好快啊!”

    “快什麽快,這是第二個旱災地區的。”陶念說。

    高秋噎住,過了一會兒,說:“陶姐還不是一樣的說話討厭。”

    “哦,原來我的進步這麽大!真是太好了!”陶念一臉高興。

    高秋滿頭黑線。

    現在進入猜拳模式。此模式是玩家和次世界本土人物之間的對決,每人每次出“石頭”、“剪刀”或者“布”,石頭戰勝剪刀,剪刀戰勝布,布戰勝石頭。每個次世界本土人物的性格不同,猜拳的方式不同。此模式采用五局三勝製,每局至少猜拳五次,先贏五次者贏得此局。】

    係統聲音完全落下的時候,呂林蘭發現自己又和陶念一起到了全白的房間裏。

    隻不過這回兩人之間並沒有長條形的桌子,有的隻是一塊及腰高的圓形木板,下方用一根棍子支著,而她則和陶念一人一邊相對站著。而這一次,陶念跟呂林蘭第一次做主線任務時的表現有些許不同,沒當時那麽僵硬了,臉上也多了點表情。

    木板中央依然有一個液晶屏幕,此刻白底屏幕上顯示的黑色信息總共有兩行,第一行是:第一局,第二行是個數字:135。

    有了上回的經驗,呂林蘭立刻就明白了,135是個倒計時。也就是說,第一局她跟陶念有135秒的時間分出勝負。

    而在兩人的身前,各有一快單向移動擋板升了起來,稍稍向兩人那邊傾斜,而擋板下方有一個拳頭的圖案。這塊區域是讓兩人提前將手放上去,做好手勢後等擋板變成全透明的,就可以看到勝負了。如此一來,兩人動作快慢所導致的投機行為也被阻止了。

    猜拳這項活動,曆史悠久,玩法簡單,風靡全世界,最早卻是起源於中國。早在漢朝的時候就有手勢令的記載,石頭剪刀布的猜拳遊戲應當可以追溯到那時候。

    很多人覺得猜拳遊戲的勝負靠的隻是運氣,但呂林蘭卻認為,猜拳是一種博弈。通過上一次兩方的出手判斷對方這次會出什麽,充分考慮到對方會有的同樣想法,自己的出手又該怎麽選擇,而對方要是同樣考慮到自己這邊的想法,也會做出相當的應對,那麽自己這邊又要多考慮一步。

    簡單來說,甲方上次出剪刀,乙方這次會想出石頭,而考慮到乙方的想法,甲方會想出布,乙方如果想到了甲方知道了她的想法,就會出剪刀……綿延下去是無窮盡的。這樣的策略大多數人都懂,呂林蘭以前玩猜拳的時候,除了這個策略,還會結合對方的眼神,動作,神態來綜合判斷,綜合下來勝負在八二開,她勝得多。

    很快,倒計時開始了變化,從135開始變小,而與此同時,這個數字旁邊出現了一個小一號的紅色數字10,同樣開始變小。

    呂林蘭猜測紅色倒計時結束就要開結果了,便立刻把手放到了單向玻璃擋板下方。這單向玻璃擋板從她這邊看是透明的,而當她看向陶念那邊的單向單板時,又是不透明的,什麽都看不到,她想陶念看她這邊,也應該是一樣的。

    倒計時變成5的時候,呂林蘭擺了個布。第一輪,她對陶念的猜拳方式毫不了解,隻能靠概率。一般來說,剪刀石頭布裏麵,剪刀這個手勢相對最麻煩,一般來說人們會避開它,大多數人會以石頭或者布開場,而不管是哪一種,呂林蘭出布是不輸的局麵。

    當倒計時變成1後,下一刻卻跳成了5,字號相同,顏色換成了綠色。而與此同時,擋板變成全透明,兩人都能看到對方的手勢了。

    呂林蘭是布,陶念是石頭。這輪呂林蘭勝。

    兩人的勝負立刻在屏幕上有了顯示,靠近呂林蘭的這邊多了一麵隨風飄揚的綠色小旗子。

    呂林蘭突然覺得有點囧,係統這不會是在給她豎什麽flag吧……感覺太怪了。

    呂林蘭隻是走神了一小會兒,立刻又集中了注意力。現在她明白那一開始讓她不明所以的135的含義了。

    係統一開始說的是五局三勝製,每一局最先贏到五次的人贏,兩人至少要猜拳五次,而至多,也就是最奇葩的情況,是九次。兩人分別各贏四次,第九次決定勝負。每輪15秒,最久就是135秒。

    在呂林蘭思考的時候,跳到1的倒計時又換回了原先的紅色,變成了10,而此刻135也變成了120。

    等等,不對!

    呂林蘭發現自己剛才漏算了一點。她隻算了兩人能決出勝負的情況,還有平局呢?不可能每次都能決出勝負,總有出一樣手勢的時候,從概率上來說,最多的情況絕對不止九次。

    呂林蘭正疑惑,就見那屏幕突然閃爍了兩下,隻見倒計時下方出現一排小字:雙方手勢相同,請更換手勢。

    在屏幕進行提示的時候,倒計時也並沒有停下,持續走著。

    原來平局時它還會提示。怪不得至多隻要九次就能決出勝負,因為根本不可能出現平局的場麵。

    呂林蘭露出了一絲笑容。她看了眼自己出的剪刀,沒動。除了第一輪是拚概率,因為不知道對手的策略,呂林蘭出手時是盡量放空了腦袋,隨便出的。這第一局的勝負不重要,重要的是摸清楚陶念的出手特征和規律。

    而現在,對於平局係統居然有提示,這無疑增加了這場遊戲的可算計性。雙方都知道對方出的是剪刀,那麽接下來會怎麽應變呢?

    呂林蘭暫時沒有多想,依然出的是剪刀。

    顯然陶念那邊立刻就換了手勢,屏幕上的提示消失了。

    時間到,結果出來了。陶念出的是石頭,陶念勝,她那邊也出現了一麵綠色小旗子。

    呂林蘭對於陶念的出拳規律有了些眉目,但依然不動聲色地進行了幾輪,最終確定了——她對於猜拳的想法,意外的簡單。

    第二次時,她出拳頭的時候應該是因為她的剪刀,她的想法很“直”。後麵幾輪印證了呂林蘭的想法。如果上一輪呂林蘭贏了,那麽下一輪陶念會改變成能克製她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