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議事

字數:2935   加入書籤

A+A-




    “徐州?”青荷詫異地看著瀾心,不解地問道,“徐州那邊有什麽麻煩的?”

    瀾心低頭啜飲了一口紅棗茶,沉聲說道:“徐州那邊的錦繡坊,到了年底,也是要過來交賬的。楊媽媽必定是要親自跑一趟的。我前幾日聽說,楊媽媽入冬時病了一場,咳嗽了好長一段時間,現在也不知道身體恢複了沒有。何況,眼下這冰天雪地的,讓她這來回跑一趟,我也實在是放心不下。可我若是派人過去查賬的話,又擔心楊媽媽會多想。”

    “姑娘體恤,楊媽媽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麽會多想呢?”青荷笑著說道,“奴婢記得朱大夫前幾天做了很多瓶枇杷膏,我們給楊媽媽送幾瓶過去。楊媽媽那個人那麽精明,姑娘這個時候派人過去,她會明白姑娘的用意的。如果她有意過來見姑娘一麵,必然會說想親自過來向姑娘道謝的。”

    瀾心笑著點頭說道:“你說的對,倒是我想多了。你去朱大夫那裏拿幾瓶枇杷膏過來,等雪停了,官道上能跑車的時候,你和薛山辛苦一些,去徐州跑一趟吧。”

    “是,姑娘,奴婢知道了。”青荷脆聲說道。將桌子上的空碗和食盒收拾下去。

    瀾心又和青荷閑聊了幾句,直到柳媽媽過來了,青荷收拾著東西出去了。行禮過後,瀾心便讓柳媽媽坐到了錦杌上。正巧,珍媽媽也帶著冬秀過來交廚房上的賬目。

    瀾心簡略地看了一下,便放到了旁邊。笑著招呼大家都坐下:“大家都坐下來說吧。正巧今天大家都在,我們順便把年節需要的東西和各處的禮都討論一下。”說著,提起手邊的茶壺,每人倒了一杯茶。看到紫衣拿著衣服走進來,便說道,“紫衣,先把手上的事情放一下,和冬秀一起記一下賬目吧。”

    “是,姑娘。”紫衣答應一聲,便將手裏的衣服放到一邊,坐到了冬秀的邊上。冬秀給紫衣倒了杯茶後,低聲問道:“紫衣,你剛才去浣衣院去取衣服了?”

    “嗯。”紫衣點頭應道,和冬秀一起安靜地聽著。

    瀾心說道:“先說一下今年的節禮吧。我們今年要送節禮的,有徐州的方家,江州這邊就盧大人那裏,和曉園的慕夫人了。還是按照先前的中秋節的慣例。盧家老夫人那裏加一匹天鵝絨,盧大人那裏還是幾壇莊子上自己釀的酒。兩位媽媽覺得,可還有什麽不周的地方?”

    柳媽媽和珍媽媽對視了一眼,珍媽媽笑著說道:“姑娘說的這些,沒有什麽不妥的。隻是如果按照中秋的慣例,我們還應該準備一下陸家的那一份的。”

    瀾心端茶的手一頓,她似乎將這茬兒給忘了,沉吟了一下,點頭說道:“珍媽媽說的是,陸家也準備一份吧。”

    “是,老奴記下了。”柳媽媽笑著應道。

    “這是我回玉家的第一個年節,所以,我打算今年年節大家一起過,好好熱鬧熱鬧。就是把莊子上的人都聚到府上來。我們府上的地方足夠容下這些人的。隻是,我們大家事先恐怕要辛苦一些了,準備的事宜會有點多。”瀾心抿了一口茶說道。

    “老奴支持姑娘的做法。以前的年節都太冷清了,今年不一樣了,理應有一個不一樣的年節。辛苦,老奴倒是不怕的。”柳媽媽率先表示同意,眼睛裏閃爍著激動的淚花兒。

    珍媽媽倒是沒有像柳媽媽那樣激動,也是笑著說道:“老奴也同意的。隻是有些東西恐怕要事先多準備一些的。比如說像炭。我們府上眼下存的這些隻是府裏的人用的話,是足夠了。”若是突然多了那麽多人,恐怕就捉襟見肘了。

    “珍媽媽說的是。”瀾心笑著說道,“這個問題我也想過了,已經跟冒家商行打過招呼了。具體需要多少,再派人過去具體說。”

    “還是姑娘想的周全。”珍媽媽笑著說道。微笑著看向冬秀。冬秀會意,笑著說道:“若是這樣的話,我們還需要至少六百斤的白炭。冒家商行白炭給我們的價格是十兩銀子一千斤。”

    紫衣撥弄著手中的算盤,迅速算出了價錢,並記在了紙上。

    瀾心想了想說道:“再加二百斤的白炭吧。每個屋子裏的炭一定要準備足了,凍到大家就不好了。何況,今年用不完的話,明年還是可以再用的。另外再買二百斤的竹炭,除夕夜,大家一起守歲,都聚在梅苑的暖廳裏,到時候就燒竹炭,免得煙太大了。”

    “可是······”那樣太費錢了。冬秀剛要開口,看到大家興致勃勃的樣子,又將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瀾心抿著嘴,笑著說道:“大家一起過節,圖的就是高興,這些可是銀子買不來的。對了,我還向商行裏預訂了一些柑橘,不知道我們需要多少筐?”

    多少筐?紫衣瞪著眼睛,吃驚地盯著瀾心。以前,在周家的時候,都是別人家送的幾個柑橘。最後,也都是進了老夫人和幾個老爺夫人的嘴裏了。輪到姑娘,也就能分上兩三個。姑娘心善,還留一個給她們。她和青荷幾人都一人吃到兩個橘瓣兒而已。可聽姑娘的口氣,居然要成筐買。驚訝過後就是滿滿的期待。

    冬秀的眼睛也同樣是亮晶晶的,口水都差點流出來了。珍媽媽和柳媽媽對視一眼,無奈地笑了笑,珍媽媽笑著說道:“姑娘是怎麽打算的呢?”

    瀾心笑著說道:“我想著,患均不患寡。莊子上的人,就按照家庭來分。不管家人有多少人,每家兩筐。至於府上的人,就按照等級,每人分到多少,個數不等。你們怎麽看?”

    柳媽媽笑著說道:“老奴以為姑娘的法子是挺好的,這樣公平下,大家也都不會有意見。隻是有些東西,一旦形成了慣例,勢必要一直保持下去的。”

    珍媽媽點頭讚同道:“姑娘的心意是好的,隻是江州城各府裏可是沒有這樣的先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