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回 竹亭對
字數:4031 加入書籤
諸葛亮從未感覺到春風如此的冷冽,好似自己的一切都被掌控在了別人的手中。此時正是建安十一年春,他本以為自己躬耕農畝,可以不諳世事,不曾想終於還是出山,為複興漢室盡心盡力。
他自比管仲樂毅,司馬徽甚至將他比作張良、薑子牙,如今卻做起了蘇秦的活路來。不過諸葛亮並不覺得羞恥,蘇秦又怎麽的?掌六國相印,古今僅此一人而已,他還有什麽不知足?
雖然自己有千般才學,但隻要後世能夠將自己說成一個傑出的外交家、戰略家即可。雖然被比作第二個蘇秦讓他有點不滿,不過他卻也不信會有第三個蘇秦。
但這幾日似乎出現了一點偏差,他在劉備處並沒有得到重金酬勞,故而伶仃漂泊,頗為淒慘,淪落至今,竟餓昏於江陵城外,說出去豈不讓人笑話?
如今倒好,落在了荀罡的手裏,隻怕不會那麽容易逃出去了。
諸葛亮猶記當年荀罡來襄陽之時,巧計賺的劉表扈從投降,又招賢納士,名望大增,甚至一口氣把司馬徽學堂裏除他以外所有的學子都給收攬了去,使得諸葛亮不得不重新回到隆中躬耕。
諸葛亮並不恨他,就算他當年間接害死了自己的叔父;諸葛亮不願屈身於荀罡帳下的原因隻有一個,那邊是他看不見荀罡安漢興劉的意願。
他是當今天子的義弟,卻與天子漸行漸遠,在曹操手下又不安分,恐早有自立之心。
人類是最具有心機的動物,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心機,所以荀罡到底在想什麽,就連諸葛亮也不懂。
但現在或許是個好機會,荀罡邀請自己去院中竹亭對飲,說是要宴請自己;縱然饑腸轆轆,諸葛亮甚至恨不得把竹子都給啃了充饑,但他還是得探查一番荀罡的野心。
袁敏將諸葛亮引入院中,隻見此間樓牆淡雅如素,沒有絲毫王公貴氣,周遭隻有簡單的幾名守衛,絲毫不像是州牧所在之處。或許是荀罡頗為自信,覺得荊州是不會有人對自己暗下殺手的。
將諸葛亮帶到此處後,袁敏便悄然告退,撤入後院;須臾,便見兩女子緩緩行來,一人活潑,一人沉穩,正是陰沐與呂玲綺。
“大姊,男君請那諸葛孔明商談,究竟是為何事?”呂玲綺低聲問道。
陰沐笑嘻嘻的說道:“那還用問麽?肯定是想把他招攬到手下唄!”
袁敏看了看二人,並沒有多做回答;荀罡的三個老婆裏他是最聰明的,如何不懂自己丈夫的心思?招攬諸葛亮對於現在的荀罡而言雖有益處,卻遠不及將他放走的益處大。
此話何意?荀罡自然是知道諸葛亮安漢興劉的意思,更是明白他前番入蜀究竟做了些什麽。如今曹操獨大,涼州、幽州、並州等北方州郡的胡人並不安分,南方又有劉璋、士燮二人稱帝擾亂民心。曹操看似四麵楚歌,但卻獨占十三州中的五分之三,這些散兵遊勇不過皮蘚之癢罷了。
但若是荀罡自立,加上劉備、孫策二人聯盟,必將成為曹操的心腹大患!而若是要將劉備孫策二人綁在一根弦上,隻有諸葛亮才是最好的引子。
這種事情荀罡的手下自然不好出麵,而中國僅剩的不到一千萬人口中,恰好諸葛亮又有這種意圖。二人現在可謂一根弦上的螞蚱,對對方好就是對自己好。
袁敏淺笑了一聲,暗讚自己丈夫聰穎過人,便悄然朝院中走去,呂玲綺二人不饒,緊緊地跟了上去。
卻說荀罡在院中的竹亭裏設小宴宴請諸葛亮,等了半個時辰才見諸葛亮緩緩進入。荀罡微微一笑,起身道:“諸葛先生到來,在下不勝榮幸,請!”
諸葛亮自然不敢怠慢,向荀罡行了一個大禮之後,便拱手入席。望著一桌的菜肴,諸葛亮早就饞蟲亂竄,看花了眼睛,卻不敢隨意動箸,畢竟主人家還沒說話呢。
荀罡自然知道諸葛亮已經餓了好幾日,隻怕現在看啥都想啃上兩口,為了不讓諸葛亮失態,隻能心中竊笑,卻麵無波瀾的說道:“諸葛先生,請吧!”
諸葛亮到底是文化人,不學李白的瀟灑,就算快要餓死了也是頗有禮儀的吃著飯食。酒至半酣,諸葛亮終於感覺活了過來,似乎都有了說話的力氣。
“諸葛先生此番入蜀,可有甚收獲?”
見諸葛亮已經吃了個半飽,荀罡也不跟他打太極,直入正題。
這兩個人並非朋友,更非對手,隻是相互之間的利益關係才讓他們被綁在了一起。諸葛亮自然明白這一點,向荀罡隱瞞這一切沒有任何的意義,便一麵吃著飯菜,一麵說道:“此番雖不算大勝,但也助得劉備收服了孟獲,將來攻取曹賊,倒多了三分勝算。”
“諸葛先生果非常人,孤身進蜀竟一人遊說兩大諸侯,恐蘇秦張儀猶不及也!”
這不是荀罡的套話,他是發自內心的敬佩諸葛亮;且不說原本曆史上的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一人殘軀托起整個蜀漢的進程。如今又是一人遊說兩大諸侯,其中一個還是人精劉備,他怎能不敬?
“荀將軍過譽了,若我真有如此大才,倒不至於餓昏於江陵城下,為將軍所擒了!”
荀罡笑道:“哈哈哈!先生真愛講笑,蘇秦當年不也是個被家人遺棄的莽夫嗎?他豈沒有快要餓死的時候?先生今日苦楚,將來必有回報,來來來,你我滿飲此杯!”
荀罡攬客之道漸行成熟,諸葛亮不好推辭,隻得複飲又飲;怎奈荀罡家酒烈,諸葛亮沒有防備,又過了三杯,便徹頭徹尾的醉了。
本以為諸葛亮會失態不已,荀罡正準備看笑話,哪知道喝了酒的諸葛亮忽然來了勁,衝荀罡怒道:“荀罡,你可知罪?”
荀罡愣了一愣,懵逼的回道:“我何罪之有?”
“其一,與帝為盟,屈身投賊,為不忠也!其二,帝在京為難,汝在地清福,是不義也!其三,有心自立,無春秋之義,攛掇權政,是不信也!你說你何罪之有?”
荀罡知道諸葛亮是喝醉了,但喝醉的人往往能夠說出不敢說出來的真話;這三罪必然是諸葛亮的心聲,但荀罡卻並沒有放在心上。什麽春秋大義?相信那些大義的國家都亡了!什麽安漢興劉,這大漢還能扶起來不成?
就算自己扳倒了曹操,就算自己打敗了劉備孫策,那他那皇帝哥哥會不忌憚自己?會相信那簡單的青煙盟約?不,不可能!皇帝都是多疑的,當你功高震主的時候,你便離死期不遠了!
這個時候,要麽就是自己死,要麽就是他那皇帝哥哥被自己趕下台,沒有第三個選項。
聰明如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他隻不過是在給自己施壓罷了!
當然,他沒有必要和諸葛亮解釋的太多,隻是靜靜的喝著桌上的酒,眼中冒出了不一樣的精光。
“荀罡,你還有何話說?”
諸葛亮依舊在咆哮著,那羽扇綸巾的智者形象如今倒似一個市儈的酒徒。
“諸葛先生說得是,在下知錯,知錯!”荀罡淡然的迎合著,臉上卻沒有任何的波瀾。
諸葛亮不依不饒道:“既然如此,你可知該如何做?”
荀罡接道:“明日放先生江東去罷了!今後江陵大門,時刻為閣下敞開!”
諸葛亮似乎滿意的點了點頭,卻是一個趔趄,沉沉的昏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