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該賣的要賣
字數:4504 加入書籤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接到劉奇的飛鴿傳書,孫萬林頭大了一圈,要章高元一同談判,章高元跑得比兔子還快,一句指揮作戰就溜了,無奈之下,孫萬林隻得獨自和哈根會麵。
劉奇的條件不算苛刻,卻有一個不確定事,那就是以後如何做,沒有明確,哈根思來想去,感覺隻要現有一些利益能夠確保,就說明劉奇並不想鬧翻了,有些利益,那是和大清國有關的,若煙台在劉奇治下,其實意義已經不大,能先和平解決,已屬不易,當然,難點也是有的,一是賓士德的態度,二是日本人投降可不是他說了算的。
帶著收獲和難題,哈根在破虜軍的護送下,回到煙台,他都沒回領事館,直接來找福勒,怎麽也得先和美國人達成共識才行,隻是意外看到賓士德愁容滿麵在這裏,哈根不由得心喜,看來搞定英國人難度不大了。
將劉奇的條件細細說了,哈根發現,賓士德緊鎖的眉頭有些許舒展,而福勒很直接的表明了態度,眼下局勢,能先平穩解決是最好的,有關各國利益的一些細節,確實現在不好談,因為煙台的未來將不再是大清國的地盤,而是劉奇的,很多事情,得慢慢和劉奇商談。
福勒的態度其實透露出一種信號,美國人讓步的目的,恐怕是考慮和劉奇建立關係,這表明美國國內已經重視劉奇這個反賊在中國的力量,煙台不是什麽大事,未來的中國,才是。
賓士德那裏會不知道福勒表態背後的因素,隻是英國這條腿,踩在大清國船上有些重,何況華爾身和國內什麽想法,不得而知。
思討片刻,賓士德想清楚一件事,不管他現在如何表態,德國和美國恐怕都會和劉奇繼續談下去,奧匈帝國和其他幾國恐怕也是如此,俄羅斯有些態度不明,以其被孤立在外,還不如先按這個方案走,若是國內態度轉變,算是有個渠道,若是翻臉,那也沒關係,何況,從私心上講,他的性命和財產,都有所保障。
“那如何迫使日本人讓步呢?”
聽到賓士德說出這樣的話,福勒和哈根均是會心一笑,日本想和各國平起平坐,還差了些,屁大點地方,若是各國聯手,光海軍就可以把日本置於死地。
再次在英國領事館召集會議,情況一邊倒,福勒建議賓士德出麵召集,不僅僅是給麵子和台階的事,而是一種策略,有些話由賓士德來說,效果是不一樣的。
果然,英國的態度讓其餘國家鬆口氣,法格鬆和金璋立刻給予積極響應,見西班牙、比利時等國都附庸,格羅斯失望之餘,也無所謂的附和。
苦命的隻有能勢辰五郎,還有兩萬人啊,投降……,可不投降別說破虜軍會繼續打,各國這態度也表明了,絕不可能給日軍任何幫助的。
有那麽一刻,能勢辰五郎很想讓城外士兵進來,脅迫各國,要不屠了煙台城,隻是這隻能想想,得罪各國的結果,怕是日本迅速玩完,更別說什麽朝鮮了。
推脫說軍隊的事情自己不好確定,能勢辰五郎鬱悶離開,隻是他沒想到,和野崎貞澄、佐久間佐馬太說了此事後,早已士氣低落的日軍將領居然露出欣喜之色,見狀,能勢辰五郎順杆子爬,他要二人去做投降準備,他則去找哈根,讓破虜軍先停火。
事情到了這一步,算是水到渠成,孫萬林不用請示劉奇,便給了哈根這個麵子,他不擔心日本人跑了,海上還有海軍呢!
正月十三,煙台城外的槍聲戛然而止,突然間的平靜,讓煙台百姓有些不知所措,很快,消息傳了出來,破虜軍和各國領事達成協定,日本人投降了,煙台從此脫離大清,成為蘭婧王治下一地!
聽聞此信,王文英衝動的想把自己私自讓人做的破虜軍戰旗掛在自家房頂上,此舉遭到王子超的嚴厲訓斥,出頭鳥有意思麽?
不過還是有熱血之人,臨時參照港內水師戰艦上飄揚的破虜軍旗子,手繪戰旗掛了起來,不一會,海灣中戰艦汽笛其鳴,在碼頭上的人能夠清晰的看到,各軍艦上水兵歡呼雀躍,更有甚者,興奮的跳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之中,純粹是找凍降溫。
“子香兄,上岸否?”
乘坐小船,上了定遠艦後,鄧世昌第一句話便是這個。
劉步蟾大笑,他太清楚鄧世昌話語背後的意思,海軍若是上岸,將是第一艦隊第一個攻占的城池,意義和榮耀重大!
於是乎,旗語亂飛,榮耀共擔,各艦各派水兵上岸,副中郎將鄧世昌統領他們占領煙台,看見水師上岸,煙台終於沸騰了,不少人朝碼頭湧動,或許他們不知道為何興奮,可他們心中隱隱覺得,一個不一樣的未來,已經展露出她的容顏。
踏上碼頭,仍舊穿著大清服飾,帶著大清官帽的鄧世昌做出一個舉動,這是他在心底一直想找一個機會來表明自己心情的舉動,當劉步蟾把占領煙台這個榮耀給他時,他便知道機會來了。
脫下身上大清官服,摘下帽子踩在腳下,鄧世昌拔出腰刀,刀光一閃,一根辮子握在手中,他高舉這根辮子,大吼道:“誓滅滿清,大王萬歲!”
一眾水兵這才明白,這位副中郎將為何格格不入的穿著大清官服帶著他們上岸,發愣之餘,聽到有人跟著大喊,也不由得加入進去,很快,這聲音變得齊整,如狂風般橫掃煙台港。
劉步蟾在艦上看到,笑了起來,“正卿就是這麽外露,來呀,鳴笛,給鄧大人助威!”
汽笛再次響徹海灣,真正的破虜軍戰旗隨即飄揚在煙台碼頭,這一幕後來成為很多畫家選題的題材,而鄧世昌高舉辮子的形象,也被一尊銅像,定格在煙台港,題為中華帝國海軍光複煙台紀念銅像。
黃水河邊,幾個洋人神色惶恐,圍著一堆火,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這不是冷的,而是害怕。領頭的是劉奇的老熟人,托德,在風光無限的進入招遠後,英國人的雇傭軍算是到頭了,賓士德清楚,劉奇不會給這支雇傭軍好結果,好在這是雇傭軍,拿錢辦事,生死有命,他能做的,隻是派人急速告知拜倫,煙台已經失去,他隻能想辦法找出路。
拜倫並不傻,宋慶和劉盛休出逃,馬玉昆從蓬萊猴急急來招遠,已經預示情況不妙,沒有後援補給,前麵再空虛,他戰力再強,也是不歸路,作為雇傭軍統領,他讓各部自行選擇,他自己的決定是尾隨宋慶大軍,找機會衝出去,隻要進入中國直隸地界,便有活路。
托德是賭徒,也和劉奇打過交道,他清楚這麽做,恐怕是自尋死路,要想活命,就不能被破虜軍盯上,因此,他的選擇是不進反退,脫下衣服,拋棄火槍一切可以證明他是雇傭兵的東西,趁著戰亂,悄悄返回煙台,他相信,隻要到了煙台,在中國人眼裏,他和其他洋人沒什麽區別。
可以說,這個思路是相當正確的,唯一的危險,是回去的路上,被他們禍害的中國人隨時可能的報複,沒有武器的後果便是這樣。
其實托德還是失誤了,他最佳的方案是迅速回到蓬萊,等待破虜軍占領此地,蓬萊也是有洋人的,裝作被困於此,便可逃出生天。
曠野裏的洋人是非常明顯的,何況此刻托德幾人在河邊,很快,有人發現了他們的行蹤。
野地篝火旁的睡夢中,托德一通暴打後,捆得結結實實,天亮後,他被帶到附近一個焚毀嚴重的村子,好在在托德的記憶中,他的連隊並未來過此地,他覺得還有希望。
隻是他想錯了,他沒來過,別的雇傭兵來過,確實,在中國人眼中,洋人也是差不多的,托德幾人的行蹤詭異,讓這裏的人不相信他們不是前些時日來作惡的洋人。
兩邊語言不通,結局自然可知,心懷憤恨的村民將托德幾人打得死去活來,幸好在中國混過,不是一無所知,托德情急之下,也顧不上其它的,用蹩腳的中國話大喊著:“劉奇、王爺、朋友……”
等弄清楚托德喊什麽,一眾村民有些麵麵相覷,劉奇是蘭婧王的大名,這個都知道的,這個洋鬼子想表達的難道是他是蘭婧王的朋友?
若是真的,那這個禍可闖大了,和見過世麵的人緊急商議後,眾村民不敢造次,給托德等人包紮傷口,派人將他們送往棲霞,聽聞蘭婧王仁慈,沒傷及幾人性命,想必蘭婧王不會追究。
隻是讓村民有些不解的是,托德麵色並沒有好看多少,還是憂心忡忡,這也不奇怪,保住了性命的托德很快就想到了一件事,劉奇收拾他不見得比這些村民輕!
孫萬林和玄武上下也不認識托德,聽聞洋人喊出他是蘭婧王的朋友,孫萬林嚇了一跳,倒也不好責怪村民,給了賞錢,讓人好生照顧托德等人,準備將其送往泰安。
看清爽的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