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煙台如何解決?

字數:3940   加入書籤

A+A-




    局勢在一夜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轉,見清兵和日軍都撤兵,孫萬林這回不會給宋慶和野崎貞澄、佐久間佐馬太喘息的機會,都炮轟煙台城了,他還有什麽顧忌的,命令所有兵馬,圍攻煙台!

    雖說有重要的東海關,有領事館區,有領事裁判權和治外法權,可煙台畢竟還是大清治下的地盤,哪怕幾國領事同意,宋慶和野崎貞澄、佐久間佐馬太也不可能把所有兵馬都撤入到洋人完全控製的土地上,得知後路沒了,毫無鬥誌的清日聯軍還得在煙台外圍承受著破虜軍的怒火,隻因哈根等人聯手施壓,不準他們進入煙台城內!

    看到此景,孫萬林、章高元等人鬆口氣後,哈哈大笑,活該!而他們的手下,那可真是咬牙切齒,一眾指揮使、千戶,恨不得把這幾番讓他們措手不及的煙台就此抹去。

    眼見洋人也亂作一團,宋慶終於醒悟,他的路隻有一條,一番準備之後,宋慶毅軍丟下日本人,在夜裏朝掖縣方向突圍,這一手,孫萬林就算有心,也防不住,他沒有足夠的兵力,把煙台圍得鐵桶一般。

    何況往西走,雖說破虜軍防守空虛,可那也不是絕對的活路,無接應,無後援,上千裏路,想全身而退,難了。

    走了宋慶和劉盛休不要緊,煙台還有日本人和大連過來的上萬清兵,肉還是很大,全吃了,玄武也撐得很。

    最先崩潰的是帶著親信夜裏找小船逃離的張光前、黃仕林、趙懷業的手下兵勇,守是死,逃沒人帶,宋慶突圍可沒管他們,要保命,唯有投降一條路,勇營就是這樣,雇傭軍嘛,哪裏有什麽軍隊信仰這一說,在一些什長、哨長的帶領下,一**的越過交戰線,投降。

    也是這個年代武士道精神還沒那麽根深蒂固,走投無路的野崎貞澄、佐久間佐馬太也想著投降,隻是沒人牽線,能勢辰五郎得知二人想法後,雖說恨聲連連,卻也無可奈何。

    正月初五,懸掛破虜軍戰旗的原北洋水師消停了,德國人悄悄送來的炮彈有限,劉步蟾不想在煙台耗費太多,從低進看到的情形,碼頭和幾處清兵大營已經沒剩下什麽,他不知道宋慶已經逃離,心裏盤算著得給洋人一條出路,以免毫無退路。

    眼下他還得處理下濟遠號的事情,帶頭起事的,不是別人,正是鄺賢儔的大哥,鄺景揚,曆史的改變,讓他成了濟遠號的大副,劉步蟾帶領水師倒戈,去打日本人,給他非常大的震動。

    弟弟已經出走,十有**成為劉奇的手下,鄺景揚不知道,當他隱瞞弟弟行蹤那一刻,他已經變了,北洋水師去威海衛打日本人之後,鄺景揚沉默了,徹底不說話。

    致遠號再一次殺回煙台,掛著反賊旗號,可以說濟遠號水兵是恐懼、羨慕諸多表情摻雜,傷痕累累的定遠出現時,作為水師,濟遠上下非常清楚,那是一種傲視天下,足以流芳百世的驕傲,看見方伯謙依然在那裏叫囂,要手下開炮轟擊定遠時,別說鄺賢儔,就是最低層的水兵都不幹了,一股子血氣從心底湧起,鄺賢儔跳出來大吼著把方伯謙拿下,那一刻,他根本沒去想是否有人聽他的。

    整個駕駛艙當時空氣凝滯,不過很快有人響應,上去把正準備拔刀的方伯謙一腳踹翻,隨後三五人上去,不到片刻,方伯謙已經挨了七八腳,被捆得嚴嚴實實,一眾人看著鄺景揚。

    白旗就這麽掛了起來,濟遠投降,其餘兵艦那裏還有膽量抵抗,連逃跑的膽子都沒有,當看到致遠毫不顧忌的將懸掛英國旗的商船擊沉在煙台港,不少人慶幸鄺景揚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劉步蟾本沒把這件事當回事,不過鄺景揚在來到他的定遠後,首先問到的便是弟弟的情況,這個劉步蟾哪裏會知道,也正應為此事,劉步蟾沒有把鄺景揚投降一事看成普通的害怕投降,在早期敢私自投靠劉奇,那是需要膽量和見識的,此時的劉步蟾還有一些慣性思維,他會考慮人際關係,直覺告訴他,有著留洋經曆的鄺賢儔在劉奇那裏,必定是重用的,同樣有這個經曆的鄺景揚前途也不可限量,他本想讓別人出任濟遠號艦長的打算有了變化。

    隻是鄺景揚太年輕了,濟遠號也是主力巡洋艦,他和鄧世昌、林永升商議之後,仍舊拿不定主意,是否將濟遠號交給鄺景揚。

    再次將鄺景揚找來,不料鄺景揚卻主動提出,他想去泰安找弟弟,一番交談之後,劉步蟾算是弄清楚了鄺景揚的打算,他想知道弟弟行蹤,知道他現在做什麽,鄺景揚在煙台期間,聽到一些傳言,說留洋的在蘭婧王那裏,很受重視,他也想找到當年一起留洋的人,也想從事留洋所學之事。

    劉步蟾算是解決了這個難題,他讓本艦幫帶楊用霖暫時接管濟遠號,艦上人員全部調整,按照鄺景揚的建議,該拿辦的拿辦,留下的,和致遠、來遠等艦做一個人員交換,這算是劉步蟾第一次打破各艦人員編製,走向正規化的第一步。

    在濟遠投降加入之後,大清國的北洋水師徹底成為了破虜軍的海軍,除了鎮遠鐵甲艦,和幾艘蚊子船、魚雷艇留在旅順外,大小十餘艘軍艦,奠定了中華海軍的第一塊基石。

    海上消停,陸地上也非常迅速的解決著,首先是榮成方向,比煙台日本人還絕望,還走投無路的大山岩終於做出了投降的決定,他率兩個師團殘部一萬三千餘人,掛起白旗,向武香的朱雀繳械,武香令曹方帶本部兵馬掃尾,看管日本俘虜後,率大軍北上煙台。

    這個消息一天後便在煙台傳開了,加速了此處日本人絕望的心情。賓士德再狂妄,也知道大勢已去,英國在這次賭博中輸了,現在不但煙台難保,還有那一千多雇傭兵,恐怕也是難逃厄運。

    此刻,賓士德反倒擔心日本人亂來,他不得不拋開麵子,去找福勒,想從美德這裏,找一條能接受的出路。而福勒此時,也在焦急的等著哈根與中國人的談判結果,榮成日本人投降的消息讓天平傾斜,他擔心劉奇不會讓步,提出苛刻的條件。

    作為煙台眾多國家領事代表,哈根在棲霞也是焦急不已,孫萬林隻與他見麵一次,便找各種理由推脫,破虜軍圍攻煙台日本人的戰鬥依然繼續著,他不知道孫萬林的態度是否還預示著劉奇不給德國調停和麵子,別影響了膠澳那才是得不償失。

    他不知道孫萬林比他還急,作為破虜軍總參軍將,孫萬林並不關心政務,尤其這與洋人打交道,更不是他要做的,哈根來調停,讓他頭大如鬥,煙台是個燙手的山芋,他如何能做決斷?

    重新建立的飛鴿傳書已經把消息傳遞到泰安,他希望劉奇這個大王能親自來處置這個難題。

    沒有第一時間給孫萬林回複,表明劉奇在煙台的事情上也是拿不定主意,其實別說定奪,劉奇對海軍炮轟煙台城就已經感覺很麻煩,適度的強硬是可以的,但和洋人鬧翻了,引起全麵戰爭,那可不是好事。

    何涴婧清楚,夫君並不是怕了英國,聽了太多,她也知道,大英帝國可沒想象的那麽強大,殖民地倒是一大堆,可本國不過一個英倫三島,跨越萬裏重洋來山東開戰,吃虧的隻可能是英國人,隻是賬不是這麽算的,洋人若是聯起手來,就算不能在山東占便宜,也會在其他地方占便宜。

    妥協不是不可以,劉奇思量的是如何妥善處理煙台,從孫萬林報來的消息看,哈根這次出麵,並未搞定英國和日本,若是簡單和哈根達成協定,那日本人趁機逃走,或者龜縮在煙台,後患無窮,還有英法,也是不確定的存在。

    除此之外,內部的態度此刻也無法召集會議商議,並不是所有人都眼光長遠,熱血會讓不少人認為收複煙台,給洋人一個教訓是必須的。

    拖久了變數太大,何況還有宋慶需要處理,在和李德文商議之後,劉奇做出了決定,他飛鴿傳書孫萬林,授權他全權談判,定下三個原則,第一,在煙台的日本人必須投降,這個是大前提,否則就等破虜軍殲滅日軍後再說。第二,各國可以保留在煙台的利益,前提是包括英法等國,所有國家都要達成一致。第三,煙台的地方管理必須在他治下,東海關由雙方共同管理,關稅一事再做商議,領事裁判權僅僅限於煙台眼下形成的各國管轄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