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心態的轉變
字數:4419 加入書籤
三大好處擺在眼前,蘭婧王居然是那個表情,席正甫看不懂。
“如果有一天,我不聽話了,你們會怎麽做?”劉奇端詳二人良久,突然問道。
“蘭婧王何意?在下不明白”席正甫心裏一緊。
劉奇笑了起來:“席先生不會不明白吧?也罷,我說清楚點,要是有一天,洋人要我聽他們的,我不答應,你們匯豐會怎麽辦?”
“蘭婧王恐怕不太清楚,匯豐銀行是眾多洋行一同籌辦的,其中還有咱們中國之人占有股份,它並不聽從於任何國家,再說了,蘭婧王不想和某些洋人合作,那就不合作便是,我們匯豐能怎麽辦呢?”
劉奇嘿嘿兩聲,“席先生說話言不由衷啊,我就能想到幾點。”
席正甫臉色變了變:“願聞其詳。”
“這凍結我治下在你洋行的銀錢算是一種吧”劉奇淡淡道,“要說厲害的,還是這紙鈔上,那玩意你匯豐想不印就不印,我治下沒有流通錢幣,換什麽都來不及,更要命的是,你們可以印出數不清的紙鈔,往山東這麽一放,不管多少年的辛苦,都會灰飛煙滅!”
“蘭婧王說笑了,這紙鈔也不是想印就能印的,再說這麽做,我們有何好處?”席正甫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嗯,說得很對!”劉奇看著他:“你們也不傻,不過這有個前提,我要聽話,對不對?”
“蘭婧王”席正甫額頭冒汗,蘭婧王可比他想象的厲害!
“你是辦銀行的,能否告訴我,西洋諸國,有那個國家,敢把這紙鈔發行放在外人手裏的?有那個國家,敢把這國與國的買賣往來貨幣兌換,放在外人手裏的?”
“這個”席正甫不能答。
“滿清傻,我可不傻,你等做買辦多年,學得些皮毛,就這麽來糊弄和禍害國人的麽?”
“蘭婧王,我等並無此意!”嚴蘭卿臉色大變。
譚嗣同在一邊聽了半響,本覺得席正甫二人提出的很多,都是幫大王的,尤其是匯兌和貸款,解決不少難題,那個紙鈔,聽著也不錯,他也接觸過,匯豐的紙鈔,民間還是認可的,若能替代齊魯銀元,確實省事不少。
可聽劉奇一番話,完全不是那麽回事,雖說不是太懂,卻也從二人表情看出端倪,他起身沉聲道:“你等幫洋人做事,也有不得已之處,可洋人就是洋人,這幾十年來,洋人何嚐有過好心?同是中華之人,我奉勸二位一句,洋人那裏跪久了,祖宗麵前可沒法交代!”
嚴蘭卿頓時麵紅耳赤,辯解道:“我二人也深知這點,才辦了這協升錢莊的。”
“王同兄,罷了,若不是國家積弱,他們的才幹,也不用非要去做什麽買辦,靠洋人吃飯的日子,雖說風光,卻也苦澀,不是他們不想報國,而是這個大清國沒有給他們報效的機會,你二人走吧”
譚嗣同回到位子上坐定,端起茶杯:“送客!”
灰頭土臉離開蘭婧王府,席、嚴二人真是羞愧難當,劉奇給了他們下台的台階,可說實話,二人還不曾想過報國一事,做買辦也隻有風光,沒啥太多苦澀,本想即刻回去,卻有些感覺不好交代,商議一番,準備仔細看看這泰安,看看劉奇治下。
五月的泰安熱鬧非凡,南城門外貨物堆積如山,剛來時,席、嚴二人並未在意,泰安是蘭婧王府所在之地,客商雲集在此,不足為奇,不過細細看過打聽,卻和二人所想有些出入。
城外貨物多為茶葉和蠶絲,從皖北而來,當然也有周邊府縣的一些特產,這些貨物,並不是來泰安集散,發往山東各地,而是準備前往膠澳。
坐鎮泰安城收集貨物的,隻有兩個商號,天成棧和順盛,而八成貨物,都是天成棧的。
這兩個商號是煙台有名行棧,二人在上海聽說過,皖北年初才被破虜軍占領,這才幾個月,居然大量茶葉匯集泰安,很讓二人好奇。
和茶商攀談後,二人有些震驚,天成棧是王府授意在皖北及各地收購茶葉、絲綢的主要商行,各地縣衙配合,一些地方是直接收購,一些地方是委托茶商收購,錢貨兩清,絕不拖欠。
而收購價格也非常明晰,種茶製茶的價格多少,茶商利多少,明明白白,就茶農來說,那是遠超其他產區的價格,據茶商說,蘭婧王命令規定,茶農必須有利!
那天成棧豈不虧了,不,席、嚴二人了解到的是,其當家人王子超是替蘭婧王辦事,蘭婧王和德國人商談好交易價格,確保天成棧有一成利,換句話說,蘭婧王壓縮了洋人壓榨中國茶的利潤,當然,眼下隻有德國人會做這樣的事情,因為他們拿到了膠澳,還有眾多權利。
這雖說也是不對等的貿易,但比大清國的要好太多,隻要貿易活躍,蘭婧王便有源源不斷的稅銀,更重要的是,百姓過上了好日子。據茶商說,蘭婧王治下直接收購太多,他們打算趁著清兵控製不住淮河,到南方販賣茶葉、絲綢、瓷器來此。
這是擺脫洋人控製的征兆,席、嚴二人終於明白,外界有眼光的人稱劉奇是千百年來的雄主,其有根據的,隻是限於身份,也處於對反賊前途不是那麽太看好,二人並沒有投靠之意,但態度已經變了,商議一番後,二人再次求見蘭婧王。
這一次,席正甫沒有說匯豐任何事情,而是提出了他的想法和建議。
他建議劉奇組建一個官辦的銀行,這個銀行可以承接儲蓄和貸款,不過更重要的功能是發行貨幣,不管是銀元還是紙幣,都由這個官辦銀行負責。
至於民間錢莊,席正甫建議均應采取股份製合作,資本不能少了,而且不允許錢莊發行銀票什麽的,其主要功能,就是收儲和放貸,辦理買賣間的交易往來。
關於對外匯兌一事,他建議劉奇抓住德國,不管其他洋人如何,隻要德國能夠和劉奇確定兌換齊魯銀元和德國馬克,其餘的,便可通過德國與其他國家進行匯兌業務,說白了,就是德國承認齊魯銀元的合法性,嚴蘭卿強調的是,一定要禁止其餘貨幣在山東的使用和流通,堵住這個口子,洋人便無法入手。
他們的態度和建議讓劉奇感到欣喜,一些法子他也清楚,他看中的還是二人的態度,由此能夠斷定,自己的路並沒有錯,希望中華強盛的人比比皆是!
譚嗣同提出派人前往上海學習,二人同意,說有合適的,將會推薦來給蘭婧王。
金融問題一直是困擾譚嗣同的難點,下來之後,他與席、嚴二人商議了好幾天,拿出了一個齊魯銀行的籌建方案,當然,這個方案最終有些許改動,一個是名稱,討論時李德文等人都認為,是時候有一些突破了,這個完全官辦的銀行,要有一直用下去的基礎,應改為中華銀行。
既然全官辦,籌建難度並不大,等於把原來的機器局造幣這件事的決定權,單獨剝離出來,而各地銀子和銀元兌換點,改頭換麵,變為分支機構,然後成立一個總部,統一管理,剩下的,還得靠蘭婧王和德國人談。
蘭婧王治下開始緩慢而有序的變革,六月,劉奇啟程前往濟南,他要前往辦理三件大事,這第一件,便是要進行半年的授課。
韋文康等人是無法參加了,一番選擇和舉薦之後,不少新麵孔出現在課堂上,劉奇清楚,這樣下去,那總有一天,他會和後世的某位相似,天下弟子一大堆,好壞說不清,形成山頭是必然的,為此,他很明確的告訴手下,授課歸授課,不收弟子。
失望是肯定有的,不過能聽蘭婧王一堂課,也算榮耀,而這一次,雲集濟南的,多為留美幼童,還有一些後世知名人物,另有女子十餘人。
也正是到了濟南,劉奇才知道,他這裏已經聚集了留美幼童不下三十人,精英薈萃,不過,從課堂上便可看出,沒辮子的那是打算留下的,有辮子的,還在猶豫。
按道理,不想留下的,沒資格參加,還是劉奇放了口子,他需要靠影響力,一步步聚攏人才,尤其這裏麵有些人,出乎他的意料。
最典型的,是偷偷前來此地的江南製造局的人,而舉薦他們的,居然是有些日子沒消息的劉鶚,當然,劉鶚並非舉薦他們來聽課,而是擔保他們來山東看看。
聽聞蘭婧王有授課,這幾人便把劉鶚的擔保當成敲門磚,想聽聽聞名天下的蘭婧王能講出些什麽東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