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獨攬大權

字數:4630   加入書籤

A+A-




    自蘭婧寨起事以來,劉奇都是在摸索中組建政務體係,東西結合,古今亂用,可謂想到一出是一出,就這麽持續兩三年,好處弊端也一一顯露,在這期間,公的,私的,甚至民間讀書人的各種條陳有不少,他也在譚嗣同來之後,逐漸將其分類總結,譚嗣同也在他的要求下,逐漸形成了一套政務體係方案。

    從管理的高效上來講,劉奇很想取消府一級,直接由省到縣,可他也在實踐中明白,當這個世界,地理上的距離依然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時,扁平化的管理是不現實的。

    譚嗣同當然不知道未來世界科技會將地理距離影響消除一大半,他本就覺得劉奇取消道都有些管理上的吃力,府一級就更不能輕動了。

    擺在劉奇麵前的問題是,因早期並無省這一級,王府直接到府,府到縣,就是占領河南、安徽等地,也應設省有些難,而未能進行,由此也就造成了他預想的府隻是銜接省、縣的中間機構意圖未能達成,知府的權限反而比曆朝曆代都大。

    有些事情,一旦形成結果,要想變也就不那麽容易了,譚嗣同對這個很頭痛,幾番思索之後,他提出一個循序漸進的法子,這也就推動了劉奇進行政務的變革。

    要想重回劉奇的設想,譚嗣同想到的唯有中央集權,這不是說權利全部集中到劉奇這裏,劉奇是蘭婧王,本就已經做到,譚嗣同的中央集權,是指要有完善的機構,替劉奇管理各府,並將各府的一些權利收回來。

    其核心,當然是官員的選拔、考績、升遷等,隻要掌握官員,下麵的人就難以泛起浪來。

    劉奇治下,本已有大理寺和禦史台,譚嗣同總覺得,劉奇到這個時候還不稱帝,有些奇怪,他也弄不清劉奇所想,但要理順政務,稱帝不稱帝,有些事情也是要做的,否則根本無從下手。

    劉奇現在也知道這種弊端,也就認可了譚嗣同的說法,設置中央機構。遮遮掩掩沒必要,譚嗣同的方案中明確提出了六部,並根據西洋和劉奇的想法,增設醫部和商部、學部,等於有九部外加兩個平級機構。

    除了吏部、戶部和工部職能基本不變,略有擴大外,禮部真正職能還是外交,典禮事務劉奇並不看重,禮部原有教育之事,由新設學部負責。刑部則是完全不一樣的,等同於後來的公安部,其職責完全變了,為各地巡捕的最高領導機構,各種案件的偵破歸屬刑部管轄。

    大理寺則成為各地案件審理和判決的最高機構,劉奇的設想是看情況,是否增設法部,以掌控司法權,不過眼下意思不大,可由大理寺代理。

    至於醫部和商部,很直接明了,分別負責醫療衛生和工農商業。在這九部兩機構中,設置不同的司,來負責各塊工作,當然,眼下恐怕都是空殼。上下對應上,以後的省和現在的府,除了兵部和禮部,皆有一一對應機構,隻是有些機構,或有合並,縣衙基本維持現狀,由縣令、縣丞承擔一些新工作罷了。整個方案中,特別之處在於刑部、大理寺和禦史台,他們的下級機構不受地方官節製,官員任命也由上而下,是完全獨立的一條線,這是譚嗣同特意設置的,以此來限製當下各府權利過大的問題。

    紙上談兵是容易的,實行起來,難度很大,不是各地抵製,在這個時期,還沒人敢對抗蘭婧王,真正的難題是人,沒有那麽多合適之人。

    在一番商議之後,劉奇和譚嗣同達成共識,設置機構,釋放信號就行,不一定所有機構都完善,隻需抓住重點,為此,譚嗣同製定了一份名單。

    以破虜軍副統帥彭起領兵部尚書,孫萬林以總參軍將領兵部左侍郎,武香為兵部右侍郎,將兵部台子搭了起來。

    馬夏以禦史大夫兼任大理寺正卿,羅小菊為刑部尚書,親兵衛唐蘭兼任刑部左侍郎。

    這等於把所有兵權全部掌握在劉奇手中,這些,劉奇沒意見,但其他人,他就有不同看法了,提筆將一眾人名字畫了,譚嗣同探頭一看,冷汗都下來了。

    隻見紙張上,邱中會的戶部尚書名字劃掉,寫上王同,李德文吏部尚書劃掉,寫上王同……

    大王!這不可!”譚嗣同也顧不上了,一把抓住他寫字的右手。

    劉奇笑笑,將筆放下,他能明白譚嗣同此刻一定是震驚萬分,可他不能不這麽做,這是一個機會,既讓外人知道他不會放權,也讓一些人知道,在他這裏,沒有先來後到一說。

    大王,若如此,屬下寧願一死!”

    譚嗣同神情凜然,放開他的手,轉而到桌前,跪地。

    複生,你起來……”

    大王不可如此!”譚嗣同固執道。

    劉奇歎口氣,有些人,恐怕還會嫌官小了,他猶豫半響,道:“你且起來,此事再商議。”

    請大王告訴屬下,為何不用這些人?”譚嗣同依然不起。

    你起來,我告訴你……”

    隨著他的敘述,譚嗣同有些明白了,邱中會劉奇還想再看看,李德文等人,劉奇是有讓他們主管一省的打算,不過這也不是劉奇將幾部大權交予他的理由。

    見譚嗣同固執不下,劉奇看著名單,思索半響,提筆在紙上畫了畫,說道:“你我各讓一步,如何?”

    譚嗣同站到他身邊,探頭一看,“大王……”

    你在我王府做長史,平日裏也是這些事,這麽弄,還少了些,若不成,那這些部就不用設了……”

    譚嗣同頓時無語,半響道:“那內人……”

    劉奇笑了起來:“在我這裏,夫妻二人都為官者,也不少,此乃權宜之計,真等天下定了,再說如何?”

    譚嗣同又無語了,劉奇新的調整,是其餘幾部除了醫部以梁從為尚書,曹茂祥為左侍郎外,其餘的,王妃何涴婧掌管戶部、學部、商部,尚書空缺,李閏為戶部左侍郎,辜鴻銘為學部左侍郎、方英為商部左侍郎,劉奇自管禮部、吏部和工部,也是空缺尚書,由譚嗣同任禮部、吏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下倒是好幾個名字,打頭的,是詹天佑。

    真要從明麵上看,譚嗣同的權限比以前還小了,這當然讓他無話可說,可他心裏清楚,劉奇將官吏這件最核心的事情交給了他,若是他有異心,完全可以借此培植親信,而且他夫人等於掌控了錢糧,也是不可小覷,由此也可看出,劉奇對他的信任是非常高的。

    屬下定當盡心竭力……”

    死而後已的話就不要說了,你可得好好養著,還病不得,本王可要榨幹你身上最後一滴油水。”

    譚嗣同頓時笑了起來,“大王這是要請君入甕啊!”

    機構確立,也意味著蘭婧王府和泰安府合署辦公時代結束,接替方英出任泰安知府,唐才常感覺自己升遷快了些,不過外界也不奇怪,泰安府衙門就是個特殊的存在,從這裏已經走出了五個知府,果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

    在詢問譚嗣同後,唐才常並未單獨建府衙,他想在王府邊上租用民房,作為辦公之地,總有一天,蘭婧王要離開此地,泰安府衙還要回到原來的地方,當然,眼下雖然劉奇搭建了各部,可真正在王府辦事的不多,各部也沒有相應的屬下和可用之人,得慢慢來。

    雖說還在王府內,不過泰安府下屬人員,包括唐才常,都不會直接對應劉奇,除非有特別的事情。這一來,等於斷了黃月貞進入王府大堂的機會,不過也不知唐才常有心還是無心,他任命黃月貞為泰安府內管理戶、吏方麵的主事,有更多機會去大王、王妃照麵。

    譚嗣同知道唐才常有些誤會,從濟南回來,他也算徹底清除劉奇對黃月貞毫無心思,否則劉奇根本不需要這麽折騰,朱蘭曾經的女護衛中隨便挑選,或許長相弱一些,但忠心那是不用說的,再者王妃的心思也淡了,譚嗣同也就轉而認同了劉奇,可以說,王府內知情著,皆不再把黃月貞當未來皇妃去看待。

    這種情況下,劉奇也放開許多,有濟南帥府門口那一番對話,劉奇覺得黃月貞和母親獨自在泰安生活並不容易,他也不可能授意當時的方英提高黃月貞的薪水,那樣不和規矩,便與何涴婧商議,給予一些照顧。

    何涴婧不會傻到送錢,那樣是打臉,她是讓內府管家宋七時不時的送些吃用之物,說府裏用不完,放著也是浪費。都是些尋常之物,黃母推脫不掉,也隻能受著,黃月貞對此無奈,她總不能去和何涴婧說,她有載津給錢,不缺!

    唐才常有些想岔了,譚嗣同很想和他說說,不過李閏不讚成,她認為這樣也好,至少有著一絲聯係,萬一何涴婧真無法替劉奇生兒子,這條路依然要考慮的。

    想想也是,中央機構設置,等於對外宣告劉奇準備登基稱帝,太子的事情事關重大,得有考慮,譚嗣同不能否認的是,他也沒發現比黃月貞更出色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