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波才出山

字數:8330   加入書籤

A+A-


    黃巾賊能夠帶來的好處,就是這龐大的人口。



    



    於是青州這邊和公孫瓚那邊便約定好:雙方共同出兵,來個南北夾擊,一旦擊敗了他們,那麽俘虜對半分!



    



    這時候的趙二也終於肯從家裏出來了,在被劉關張等人狠狠數落了一頓後,才開始商議正事:



    



    聚集士兵,準備戰爭物資這些事情不需要商量,劉備已然安排好。唯一需要商量的就是出征將領人選的問題。 



    



    張飛首先嚷著要去,準了。



    



    關羽說他也要去,準了。



    



    太史慈也要去,準了。



    



    劉備笑了笑,對趙二說:“為兄也想去……減減肥肉!嗬嗬。”



    



    趙二也由他。



    



    武安國和高順也請戰道:“我們也要去!”



    



    趙二這才感覺出不對勁了,怒道:“你們都走了,誰來守青州?”



    



    眾人一致把手指頭對準了趙二……



    



    “好吧,我守就我守……我自己守還更放心呢!”趙二剛剛被數落了一頓,威信全無,隻好由他們。 



    



    這趙二說是防守,但是這青州又著實沒什麽可守的。內部早就安定了,匪寇是沒有的,造反的世家嘛……別看趙二懶得處理政務,論其在青州的威望,誰也比不上他。所以趙二坐鎮,遠比劉備他們加起來還管用。



    



    新吞並的泰山郡則由趙正接手了武安國的工作,繼續清繳郡內的少量匪寇殘餘。南邊是盟友陶謙,北邊是剛派出去的青州諸將。正西邊的韓馥連黃巾都對付不了,當然也不會威脅到自己,最後是西南邊的兗州……那兗州刺史劉岱害怕自己去打他還來不及,又哪敢來找自己麻煩了?



    



    我吞了他的泰山郡那麽久,也沒見他有什麽針對性動作。



    



    就這樣,開始有些發福的趙二留在了青州,繼續天天泡在女人堆裏,花天酒地的奢侈了下去。



    



    偶爾也會去看看肚子已經明顯鼓起來的何後,順便告訴他劉辯很可能沒死的消息。



    



    何後聽後自然很高興,雖然以現如今的局勢來看,那劉辯即使重登天子之位,也難免淪為一介傀儡。但是……隻要活著就好,不是嗎?



    



    現在的何後,其野心早已被消磨掉了,再也不去想著什麽母儀天下了,隻要自己母子平安就好!



    



    正當趙二準備就這麽混下去,一直到劉備他們回來時,簡雍找shàng mén來了。



    



    一見麵就聽他抱怨道:“雙飛啊,雙飛!你可不能把青州的政務都丟給我一個人!之前我隻是輔助玄德來做事,現在你把他的工作也丟給我,我可忙不過來,快來幹活!” 



    



    趙二打了個哈欠,擺手道:“哪來那麽多活,我看你就是想偷懶。”



    



    簡雍不由吐槽道:“現在到底是誰在偷懶……”



    



    “好啦好啦,我去看看就是了!”趙二晃晃悠悠地去了州牧府,一進屋子就看到案幾上一堆公文。



    



    “嗯……”趙二摸了摸下巴,“是不少哈!”



    



    奇怪,自己以前也不是沒接觸過政務,原先沒這麽多啊? 



    



    他隨手拿過其中一卷,看了幾眼,隨即遞給旁邊小吏:“去,把這個給荀家老二!這個交給他來處理。”



    



    又拿起一卷:“這個給陳家老三!”



    



    “這個給董老六!”



    



    “那個給楊七!” 



    



    ……



    



    他心說:我說怎麽多了那麽多事,原來是把原先分給世家子們的工作都集中到州牧這裏來了。既然原本就不是我的工作,那還是繼續交給原先負責的人好了! 



    



    一上午的工夫,把青州牧的權力下放了大半。而後語重心長地教誨簡雍:“憲和啊,這個處理政務呢,不要總是事必躬親,什麽都自己來。要學會抓大放小,不是特別重大的事情,就讓下麵人去做就好!”



    



    簡雍目瞪口呆了一會兒後,搖了搖頭:“好吧,你決定了就好!”



    



    本來劉備為了加深對青州的掌控力度,通過各種努力,花了不少心思從各地郡守那邊收了很多權。結果現在趙二反其道而行之,又下放給各世家了。 



    



    不過簡雍也並沒有表示反對,他想著反正隻是臨時如此,等劉備回來後,再以“之前是事急從權,現在恢複常態”為由收回來即可。 



    



    再說北邊。



    



    劉備他們到達了渤海郡邊境,而公孫瓚那邊也傳來消息,說他那邊已經做好準備,即將發起攻擊了。介時他將會從北麵擊破敵人,進而向南驅趕潰眾。而南邊,自然就交給劉備他們處理了。 



    



    劉備作為青州這邊的主帥,在戰前先給手下諸將分配了任務:



    



    張飛、武安國、太史慈各率一支步卒,從三個方向朝敵人發起攻擊。高順率領騎兵遊走支援,關羽親率水軍封鎖河道。而劉備自己則率預備隊坐鎮後方,以應對突發狀況。 



    



    這是與幾人商議後的結果。張飛和武安國沒什麽可說的,本來就是步兵軍官。太史慈本來是水軍的,然而因為之前在雒陽那次,太史慈大破董卓水師,一戰成名,所以關羽這次就臨時把他轟到陸軍這邊來了。



    



    關羽很鬱悶,明明自己是水軍最高領導。那次在雒陽,本來關羽看董卓沒有水軍,威脅不到青州水軍,所以自己就回青州了。沒想到自己一走,董卓就從西北弄出一支水軍來,結果讓太史慈搶了功。 



    



    這次自己一定要打一個漂亮的水戰,不然臉麵上就太不好看了!



    



    而高順,他訓練的騎兵此時還沒有到“畢業”的狀態,畢竟訓練騎兵是個長期任務。這次來圍剿黃巾,不過是來提前給他們點實戰經驗,自己也順便根據這次戰鬥來吸取經驗,並針對實戰反饋來調整、修改下訓練方案。畢竟對於新式的訓練方案,他自己也處於摸索之中,其理論尚不完善。需要實踐來驗證。



    



    正在劉備準備製定各部隊具體進攻路線時,另一邊,黃巾營帳中。



    



    波才,這個在中平元年黃巾之亂時下落不明的黃巾軍重要將領,曾經將皇甫嵩、朱儁兩位漢朝名將圍困其中的軍事天才,此刻正在圍攻渤海郡城的黃巾軍大帳中,看著地圖。



    



    他當初被張梁、張寶奪了指揮權後,便看出這支部隊藥丸。於是便開始做脫離的準備。事後果然發生了長社大敗。



    



    準備完畢的波才便帶著自己親信的部隊,趁著兩位將軍逃跑時,趁亂脫離了隊伍。



    



    本來他打算在之後收集潰卒,匯合其他地區的黃巾部隊,來個東山再起的。



    



    沒想到戰況急轉直下,各地紛紛傳來朝廷官軍勝利,黃巾軍被剿滅的消息。朝廷捷報如雪片般發往朝廷,亦如雪片般傳到了波才這裏。



    



    敗得太快了! 



    



    自知無力回天的他,心灰意冷之下,便遣散了部眾,找了個地方隱居起來。在他看來,這大漢朝廷氣數未盡,自己要想複興黃巾偉業,實在是獨木難支。再要起兵,也不過是白白犧牲信眾的性命而已。 



    



    就這樣過了好幾年。終於,他又一次看到了機會。



    



    十常侍之亂,董卓進京,十八路諸侯討董,聯盟解散,諸侯開始相互攻伐。



    



    天下已然大亂。 



    



    再看那個平難中郎將張燕——雖然波才很不齒他主動投靠朝廷的行為。他也趁著天下大亂,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波才想著,既然他可以割據成一方諸侯,自己又為何不可以呢?如果自己起兵,那麽即使不能最終統一天下,建立黃天之偉業。至少也可以據守一方,為世間受壓迫的黃巾信眾們開辟一片庇護之所。 



    



    而渤海郡的海寇bào luàn,也讓他看到了一個起兵的契機:渤海郡殷富,人口和錢糧眾多。偏偏其郡守袁紹先因為參與討董聯盟,後因為海寇肆虐,而遲遲不肯回去。現在渤海這裏甚至連一個主事之人都沒。



    



    再看周圍,渤海東麵臨海,這些海寇有人有船,進退自如。北麵和西麵是冀州其他郡,都沒有什麽強力的郡守,那冀州刺史韓馥更是無能之人一個,治理冀州期間毫無建樹。



    



    唯一可能的威脅也就是南麵青州了,青州的州牧趙二據說很擅長剿匪,亦曾參與過當年的平定黃巾之戰。



    



    渤海郡雖然不是完全安全的,但也已經算是十分不錯的條件了。於是波才便聯絡舊部,揭竿而起,同時聯絡渤海海寇,一同起事。



    



    因為波才名聲在外,故而應者雲集,很快就聚集起三十萬部眾來。再加上海寇的數量……



    



    這可真把波才嚇了一跳,心說如果當年我麾下有這麽多人,何愁黃巾大業不成!



    



    而且這些黃巾軍的戰鬥力也遠比當初中平元年的黃巾軍要強。當年的黃巾軍完全是剛放下鋤頭的農民,毫無軍事訓練,更無戰爭經驗,正如同現在那群海寇一樣。而經過這麽多年與官軍的周旋,他們已經鍛煉出了足夠的軍事素養,刨除那些攜裹過來湊數之人外,剩下的黃巾軍戰鬥力完全可以媲美當初的官軍精銳!



    



    最為顯著的例子,就是黃巾軍已經擁有了成建製的騎兵部隊。這是他在當年完全難以想象的。 



    



    更加可喜的是,那些海寇也願意奉他為主,完全服從波才的調遣,而非僅僅作為盟軍而存在。



    



    信心倍增的他,便指揮部隊攻略諸縣,進而圍攻渤海郡城——南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