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山陽李家
字數:5274 加入書籤
A+A-
劉岱被逼無奈,隻得上了李偷瓜的船。進入船艙後,他看不到外麵情況,隻是安心在船內歇息……他實在太累了!
不知過了多久,李偷瓜進來叫醒了劉岱:“刺史大人,到了!”
劉岱整了整衣冠,而後走出了船艙,發現天色已經黑了。他走上岸,卻辨認不出這是哪裏。索性放棄觀察,跟著李偷瓜進入了岸邊的一處營地內。
進入中間大帳後,劉岱便見到了這位傳說中的黃巾賊頭子,波才。
波才對劉岱拱了拱手,微微一笑道:“劉刺史遠來辛苦,希望我手下沒有怠慢刺史!”
“沒……沒有!”劉岱戰戰兢兢地回道。
如果雙方處在平等的位置,劉岱肯定早就開罵了:你這賊寇頭子,居然敢把本官綁架過來,還說什麽沒有怠慢?
但是現在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劉岱也隻得捏著鼻子跟他客套下去。
“才久聞劉刺史大名,一直未能拜會,深以為憾。今日一見,果然不凡!”
“波……渠帥客氣了!”
見客套得差不多了,波才便跟劉岱談起了正事:“劉刺史,本渠帥知道你們一向認為我們黃巾軍是shā rén不眨眼,隻知劫掠的賊寇。所以才有了之前的誤會,當然,本渠帥沒有事先派人聯絡刺史,也是才的過錯,在此向你賠罪。”
“不敢,不敢!”
之後,波才便把他當初用來勸降南皮城的那一番話,對劉岱又講了一遍,最後補充道:“才已經獲得了南陽太守袁術袁將軍的承認,隻要再得到劉刺史的表舉,那麽才願意成為劉刺史麾下。才素知刺史有心統合兗州力量,隻是下麵人不太服刺史罷了。現在才願意成為劉刺史手中的刀劍,為刺史掃清兗州,誅除所有不服劉刺史的力量。而事成之後,劉刺史隻需要效仿陶刺史對臧霸之例,給我們黃巾軍一塊容身之地即可!”
劉岱想了想,覺得這條件還真是優厚啊!
現在自己手中正缺少力量,而這個波才的力量足夠強大。有他坐鎮的話,兗州就再也沒人敢反對他了。而自己付出的代價,無非是一郡之地罷了!那陶謙隻是付出了一個窮困的琅琊郡,而本官嘛……也同樣找個最窮的郡給他就是了!
劉岱沒有過多思考,當即同意了波才的提議。
正在兩人相談甚歡時,劉岱卻不知道,在他的老地盤山陽郡,正上演著一場激烈的戰爭。
波才雖然有與劉岱和解之意,但是他不能確定劉岱是否會同意,萬一劉岱是個硬骨頭,寧死不妥協,那麽波才就隻好自己動手來占據一郡了。
現如今山陽兵力空虛,這一點波才自然看得出來。於是乎,早在劉岱剛上了李偷瓜的船時,他便下令派大軍前去攻打山陽郡。
如果事後劉岱肯合作的話,波才再把山陽還給他就是了!
然而戰事並不如波才想象得那麽順利。
昌邑城中,王彧對著滿寵深深一拜,感謝道:“多謝滿先生,若無滿先生,這昌邑城不保矣!”
滿寵,字伯寧,山陽昌邑人。十八歲時,在郡中任督郵。當時郡內的李朔等人各自擁有部曲,為害百姓。太守遣滿寵前去糾察,李朔等人聞訊後,前來請罪,表示不敢再作惡。後來,滿寵試任高平縣令。縣中督郵張苞tān wū受賄,幹亂吏政,滿寵派人將其抓捕並考問,張苞受刑而死,於是滿寵棄官而歸。回到老家隱居。
王彧在麵臨黃巾軍攻城時,自知抵擋不住,本來準備放棄了。這時候有人提議說本縣滿寵就在縣城裏,何不去求教他?
於是王彧抱著抓住最後一根救命草的心態,找到了滿寵。而滿寵亦不願讓黃巾賊寇攻占城池,當即答應了王彧的請求,臨時接管了縣中的權力,而後組織城內吏民們集合起來,做好守禦工作。
在滿寵的指揮下,他們成功地擊退了黃巾軍的幾次進攻,迫使他們放棄了攻打此城的打算。
滿寵擺了擺手:“別駕不必如此,若是被賊寇攻入此城,寵之家小又豈能獨活乎?”
王彧又詢問道:“現下昌邑城是一時無憂了,但是賊寇大軍依舊盤踞在山陽,滿先生對此可有辦法?”
滿寵想了想,而後道:“本郡巨野縣李家,現任家主為李乾。其家族人口數萬,其中壯丁便有數千,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若能得他之助,山陽匪患當可解除!”
王彧當即自告奮勇道:“多謝滿先生提醒,彧這就派人去聯絡巨野李家!”
滿寵卻製止道:“不,聯絡李家的事,由寵親自來做!”
王彧擔憂道:“啊,滿先生怎可如此?現下道路不通,山陽郡境內四處皆為匪寇。滿先生若是親自出城,半路上遇到危險可怎生是好?”
滿寵便對他解釋道:“別駕不必驚慌!寵親自去自然是有寵之打算。現在昌邑城僅能自保,而無力出擊。要想清除山陽匪患,就隻能依賴李家的部曲私軍。而這支部隊若無寵來指揮,單靠李家自身,是很難辦到的。故而寵要過去,在說服李乾後,由寵來帶領他們從北向南,依次掃清匪患!”
隨後又安慰道:“放心,寵就算遇到賊寇,亦有脫身之法。難道別駕還信不過寵的智謀麽?”
王彧隻得答應。
數日後,滿寵成功到達李家,見到了李家家主李乾。滿寵一番勸說後,李乾卻沒有立即同意,而是陷入了猶豫之中:
現在李家兵精糧足,無論是憑借巨野縣城而守,還是退入家族塢堡之中,自保綽綽有餘,完全沒必要為了整個山陽的利益而出戰。若是答應了吧,勝利了也沒什麽好處。那劉岱任人唯親,才不會因為這個而給李家什麽優待。而不答應吧……又會就此得罪了劉岱。那樣更討不了好。
於是李乾先讓滿寵下去休息,自己再考慮考慮。
吃飯時,自己的兒子李整和侄子李典都在座。他們也聽說了滿寵的事,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李整自然極力主戰,聲稱擊敗黃巾軍的話,可以提升我們李家的威望,一旦威望樹立,自然有助於家族地位的提升。
而李典亦表示支持李整的意見,不過他的理由卻是:“現在兗州一片亂局,不過這種亂局不會持續太久的。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站出來改變這一局麵。而那個人,就會是我們李家的明主。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提前樹立起威望,從而得到那個人的重視!若是等到兗州平定了我們再去投靠,那麽就隻能撿別人剩下的骨頭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