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陳留毛玠

字數:7637   加入書籤

A+A-


    李乾看著自己這個侄子,心中一陣感慨:



    



    自己的兒子李整雖然也是個不錯的孩子,但是侄子李典卻明顯更加優秀。對於整個李家來說,如果僅僅是要家族不至於衰落,並且穩步發展,那麽兒子李整足以勝任。但若是想讓家族一躍而起,發揚光大,那隻有李典有這個能力做到。



    



    李典,字曼成。少好學,不樂兵事,乃就師讀《春秋左氏傳》,博觀群書。



    



    李乾不由誇獎道:“典兒說得有理,那麽就答應滿先生好了!”



    



    李典聽到李乾誇獎,先是謙虛了幾句,而後又建議道:“伯父,咱們李家在濟陰乘氏縣還有幾千賓客。如果要出兵的話,可與他們匯合,力量集中後才能更方便破敵!”



    



    李乾點了點頭,答應了。



    



    而後李乾再度請來滿寵,表示願意傾力支持剿匪事業,還請滿先生率領他們破敵。



    



    滿寵感激李乾的好意,隨即又表示這支軍隊還是交給李家來直接指揮比較好,畢竟李家人對自己家族的內部情況更加了解。而滿寵則作為隨軍參謀,出謀劃策即可。



    



    這番話又贏得了李乾的好感。



    



    於是部隊當即出發,由李乾親自率領,李整、李典亦隨軍同行。他們先掃清巨野縣內餘匪,而後前往乘氏縣匯合賓客。



    



    而乘氏這邊早已接到李乾的消息,滿寵等人剛一到來,乘氏李家便出城迎接,為首的正是乘氏李家的負責人李叔節。另外還有李叔節之弟李進先,和族人李進。



    



    幾人先是一番問候,而後介紹滿寵給他們認識。這滿寵好歹也算是一個兗州名人,當年不畏強權拷死督郵的事qíng rén盡皆知,故而眾人也算相處甚歡。



    



    經過一番商量,由李進帶領乘氏這邊的私兵加入滿寵的隊伍,其餘人繼續留守乘氏。畢竟濟陰這邊雖然受匪寇侵擾較輕,但是濟陰這邊的郡兵力量也並不算充足。



    



    郡守吳資為了支援張邈他們,而率領大部分郡兵前往陳留,去對抗袁術去了。



    



    在匯合了乘氏這邊的力量後,眾人便再度回到山陽。



    



    先在金鄉縣得到一批鄉勇,而後南下昌邑,之後由西向東,再由南向北,依次將東緡、防東、方與、高平、湖陸、南平陽、瑕丘縣逐個收複。自此,山陽郡平定。



    



    在這個過程中,李整、李典、李進這三個李家年輕一輩,皆表現不俗,帶領著飲食充足、裝備精良的李家私兵,打了不少勝仗,立下了赫赫功勞。



    



    而家主李乾欣慰地看著他們的表現,已經可以預見到,李家的崛起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了。



    



    隻是……李典口中的明主,在哪呢?



    



    陳留郡。



    



    兩軍正在對峙之中,張邈、張超兄弟和吳資的部隊匯合一處,以三郡之力來對抗袁術一郡之兵。



    



    表麵上看似乎張邈他們占盡優勢,然而南陽郡殷富,人口眾多,一郡之力可抵一州。這樣一來,張邈他們三郡的兵力合起來,反而還不如袁術一郡之兵多。



    



    好在張邈他們是本土作戰,可以從陳留本地征募不少駐防兵力,而袁術為了防備劉表,也沒有兵力盡出,隻是出動了一半而已。一加一減之下,在陳留這裏倒是勉強能夠與袁術處於勢均力敵的對峙狀態。



    



    隻是就這麽一直對峙下去也不是辦法。兗州東部的黃巾和劉備、孫堅、陶謙部隊隨時可能西進過來劫掠,如果把有限的兵力都耗在這裏,放任匪寇們在自己後方搞破壞,那誰也受不了。



    



    正當張邈他們感到焦急之時,有一個人過來求見,一問得知是陳留平丘人毛玠。



    



    毛玠,字孝先。少時曾為縣吏,以清廉公正著稱。在陳留這地方多少也算有些名氣。因為現在兗州一團亂局,故而毛玠打算避亂荊州,去那裏隱居一段時間。



    



    但是在臨走前,想到自己的父母官張邈在積極對抗外敵,自己卻隻想一走了之,有些心中愧疚。於是便來求見張邈,想在離開之前,幫他一把,之後再去荊州。



    



    張邈自然歡迎,而後詢問毛玠有何破敵良策。



    



    毛玠便對張邈說道:“現如今府君與袁術之軍對峙良久,府君不願意再繼續下去,但是府君可有想過,那袁術是否也願意一直這樣下去呢?”



    



    張邈聽了一喜,急問他道:“先生的意思是說,那袁術也想要退軍?”



    



    毛玠點了點頭,分析道:“府君之兵馬在此對峙,吃的是本地的糧食,消耗不大。而袁術之軍遠征而來,糧草需要從後方南陽來運輸。即使豫州孫堅願意援助他一部分,也不會援助太久,畢竟自從出了搶家眷事件後,兩家關係便出現了裂痕。”



    



    袁術派兵綁架孫堅家眷的事情,眾人都知道,隻不過外人不知道袁術是為了劉辯而已。



    



    “而袁術這個人是沒什麽耐心的,他見短時間內無法勝過府君,便會心生退意。隻不過他發大兵而來,就這麽輕易退回去,麵上無光。袁術這人別的可以不在乎,但是身為四世三公,對於麵子是很注重的。隻要過了這一關,他必然會立即退兵!”



    



    張邈想了想,如何能讓袁術麵子有光的退兵呢?



    



    隨後張邈問道:“要不,本官主動寫信給他賠罪,再送些金珠糧草給他,這樣可能讓他退兵?”



    



    毛玠點了點頭,道:“或許可以。不過必須得有一能言善辯之人為使,方可行得通!”



    



    張邈便問:“先生以為,何人可以為使?”



    



    毛玠微微一笑,指了指自己:“玠願為使!”



    



    張邈不由擔憂地勸道:“先生出言指點迷津,已是對本郡有大恩,怎可再親身犯險?”



    



    毛玠搖了搖頭,道:“正是為了本郡安危,玠才不得不親自為使。這主意是玠所出,那麽以玠為使最為合適。若是派其他人為使,沒說服袁術也就罷了,萬一不慎激怒了他,那陳留豈不危險?”



    



    張邈隻好同意。



    



    而袁術那邊,見張邈居然派使節過來,便傲慢地問毛玠道:“那張孟卓有何話說?”



    



    毛玠躬身一禮:“在下見過後將軍,鄙人特代替張太守,向袁將軍賠罪!”



    



    袁術一聽賠罪,便嗬嗬一笑:“哦?那你說說,張孟卓何罪之有?”



    



    毛玠便答道:“昔日董賊亂政,關東群雄集結於酸棗,共同會盟,解救朝廷。其時張太守與袁將軍是盟友,曾經歃血盟誓,願同心戮力,對抗外敵。後聯盟雖然解散,但是張太守卻一直沒有忘記與袁將軍的友情,總想與袁將軍保持友好,這份心意天可為鑒!”



    



    這是在拉關係。



    



    袁術點了點頭:“繼續說下去!”



    



    “現在兗州因為刺史劉岱之故,而陷入一片亂局。袁將軍不忍兗州陷入一片混亂,而毅然出兵,來到兗州,這是為了我們兗州著想,亦是為了我家張太守著想啊!可惜我家張太守一時糊塗,居然聽信小人所言,對袁將軍的赤誠之心表示懷疑,疑心袁將軍心懷不軌!所以才出兵lán jié袁將軍的軍隊,實在是糊塗啊!”



    



    這是在推卸責任。



    



    袁術繼續點頭:“嗯,嗯!”



    



    “這時候,在下看不下去了,便對張太守說,‘袁將軍是什麽人?是四世三公袁家的嫡子!而府君您呢,是袁將軍的朋友!袁將軍怎麽會對朋友不利呢?難不成您還會認為袁將軍會賴在這裏不走了不成?’這時張太守就問在下,‘那我應該如何是好?’在下便告訴他,說‘既然府君得罪了袁將軍,就得給袁將軍賠罪!而光口頭道歉不行,還得獻上禮物才行。送什麽禮物不重要,重要的是府君的心意!’張太守又問在下,‘若是袁將軍不肯接受這份禮物呢?’在下便出主意說,‘那府君就不要在這裏送,你直接把禮物送到袁將軍南陽的府裏,不就好了!’張太守便答應了。”



    



    先是暗示袁術才應該是袁家正統之主,引得袁術開心。而後用“賴著不走”來擠兌袁術離開。最後的殺招則是把禮物不直接送,而是暗中送到南陽。這樣一來,袁術就能夠有個“回去看禮物”的台階可下,可以不丟麵子地公開退兵了。



    



    毛玠最後道:“袁將軍,張太守送您的禮物已經在半路上了,希望袁將軍不要派人lán jié,這些禮物會直接送到將軍府上,以給將軍賠罪!”



    



    袁術聽完毛玠這一番話後,頓覺這個張邈很識趣,同時又覺得這個毛玠很了得,便問他:“不知這位使節如何稱呼?”



    



    “在下毛玠,字孝先。”



    



    袁術眼珠一轉,而後看了看旁邊的楊弘。楊弘會意,當即開口道:“毛先生,汝之大才,我家袁將軍十分欣賞。而現在袁將軍治下魯陽縣尚缺一縣令,不知毛先生可有意否?”



    



    魯陽可是南陽郡內一個大縣,成為魯陽縣令,在南陽這個地方的地位可一點也不低了!



    



    毛玠雖然自詡聰明,卻也沒想到袁術居然起了這種心思。若是自己不答應,那就等於是駁了袁術麵子,這退兵之事,便難上太多。而自己若是答應的話……唉,罷了,反正自己也是打算去荊州隱居的。這魯陽也算是荊州,就先去那裏一趟好了!大不了光拿俸祿不幹事,去混混日子!



    



    一番思慮之下,終於答應了:“多謝袁將軍看重,玠……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