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圖謀泰山

字數:7938   加入書籤

A+A-


    黃奎,字宗文,故司隸校尉黃琬之子。在父親隨董卓遷往長安後不久,他就去投靠了當時還隻是東郡太守的曹操。



    



    隻可惜,雖然他沾了投靠早的光,曹操熱情接納了他,但他卻並未因此而受到曹操的重視。



    



    曹操這人相比其他諸侯的一個優點就是非常務實,選用人才隻看能力,不重出身。很多寒門子弟都被曹操提拔起來任用,而那些家世顯赫卻能力不高的人,曹操往往鳥都不鳥他們。



    



    黃奎這人基本沒有什麽本事可言,標準的紈絝子弟,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如果隻是這樣也就罷了,他偏偏還特別喜歡玩“裝逼打臉”那一套,也不知是從哪裏學來的:比如故意搜尋一件平民麻衣穿上,然後跑到其他富家公子麵前挑釁,惹怒了對方後,轉身就跑。等到安全了後,又換上原來的華貴衣服,帶上一群狗腿子,反殺回來,把對方暴打一頓。



    



    又或者參加士子們舉辦的詩會,輪到他作詩時,先是故意做不出來。如果是其他士子做不出來,賠笑著罰杯酒就過去了。他卻不,非要擺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態,顯得很不屑的樣子。等到眾人都對他感到厭惡,出言嘲諷時,黃奎又忽然念出一首不知從哪裏抄來的詩,震驚當場。搞得別人十分尷尬。



    



    一開始他這麽玩,別人忌憚他父親的威望,不敢說什麽,想著忍忍就過去了。卻沒想到這廝玩起來挺上癮,沒完沒了,這就得罪了不少人。



    



    這些人便開始向黃琬告狀,而黃琬當然不可能放任自己兒子四處得罪人給自己惹禍。於是每次一有人告狀,他就會先給對方賠罪,而後狠狠收拾黃奎一頓,把這逆子關起來麵壁。隻不過這黃奎記吃不記打,一旦被放出來,還繼續那麽玩,把黃琬氣得不行。



    



    後來董卓征召豫州牧黃琬入朝時,黃琬雖然因為tān wū事件想過奉詔離開,但又想到董卓這人名聲不太好,會不會借機殺了自己。正陷入猶豫之中呢,這時候黃奎這逆子忽然從禁閉裏強闖出來,力勸自己不要去。黃琬的火氣立刻就竄上來了,心說我在豫州天天麵對你這孽障,氣也氣死了,還不如去京師讓董卓殺了幹脆!在暴怒之下,甩下豫州就去了京師。



    



    雖然黃奎如此不堪,但曹操對他還算是不錯的,給他安排了一個閑職,以報答他在自己最落魄時投靠自己。而等到後來曹操出任兗州牧後,黃奎就徹底被曹操冷落了。



    



    一開始眾人看在他父親的麵子上,見了麵還會恭維他一下。後來時間長了,眾人都發現了這人的真實德行,也就漸漸疏遠了他。而黃奎卻不在乎這個,得不到同階級的人恭維,他就去低階級的人那裏找存在感。經常出入各個酒肆、煙柳巷,大撒金錢,獲得無數底層人的吹捧以及羨慕的目光。



    



    隻不過,雖然他家財不少,但總有花盡的一天,曹操給他的職位俸祿又不多。導致他一天比一天窮了起來。



    



    胡須已經脫落了不少的他,現在既無往日的身份,家財也被他揮霍得差不多了。隻得借酒消愁,人更是變得憔悴無比,遠不如當年與趙二競標黛綺絲時的風流倜儻、意氣風發。



    



    今天,他慣例悶在房間裏喝酒,他實在想不明白,自己怎麽就淪落到今天的境地了呢?



    



    我出身江夏黃家,家中世代為官,父親更是曾任太尉,還做過州牧,而且是自廢史立牧以來第一批的州牧,可謂是尊貴無比!



    



    如果父親聽自己的,及時撤出長安,就不會死。我有他的支持,那曹操也不會再冷落自己了,自己至少也能繼續逍遙快活下去,日後出任高官,福澤後世。再往前說,如果當初父親聽我的,不奉董卓的逆詔前往京師,自己更是可以繼承豫州牧的位子,哪裏還輪得到他孫堅!



    



    若是自己成了州牧,再厲兵秣馬,南征北戰,進而統一天下做皇帝都有可能!



    



    啊……到時候後宮佳麗上萬……



    



    “啪啦!”黃奎一不小心碰掉了案幾上的碗碟,破碎的聲音打斷了他的幻想,又重新把他拉回了現實。



    



    “唉……”黃奎歎了口氣,開始想:這一切,都是誰害得呢?



    



    自己肯定沒錯,父親……那個老頑固,為何如此不待見自己!雖然我現在已經不能人道,但好歹也留下了子嗣,又沒讓你絕後!



    



    還有……那個女人!



    



    她也有份,不……她的責任更大!



    



    當初父親去了京師後,她勸我回豫州拉起一支兵馬來參與討董。討董聯盟解散後,她又極力勸我投靠曹操。



    



    曹操……我呸!



    



    我真是被你這妖女迷了心竅了,怎麽就聽你的去投了曹操!



    



    我當時無論是去投袁紹,還是去投袁術,或者老家荊州獲取黃家支持出仕劉表,投哪個不比投曹操強!



    



    那些人可都是注重出身之輩,以我黃琬之子的身份,怎麽也不至於讓我落魄至此!



    



    我……



    



    “對了!”



    



    黃奎忽然想通了什麽,他站起身來踟躕了幾步,而後道:“我現在去投奔也不晚!”



    



    另一邊,曹操府上。



    



    曹操早就忘記了黃奎這麽個人,就算想起來了,也沒心思去考慮他的事情。他現在正在與謀士們商議下一步的計劃。



    



    隻聽荀彧稱讚道:“主公,現今袁術已經被擊退,主公通過這一場精彩的戰鬥向整個兗州、甚至整個天下證明了您的實力。從此再無人敢小覷主公了!”



    



    曹操嗬嗬一笑,推讓道:“這都是諸位齊心協力的結果,操很榮幸能有你們輔助我啊!”



    



    底下眾人連連謙虛。



    



    而荀彧這時候收起了笑容,忽然嚴肅道:“隻不過目前兗州還有一個問題,尚需要主公來解決。”



    



    戲誌才、陳宮等人開始猜測,而程立則很快猜出了荀彧要說的問題:“文若先生是指……泰山?”



    



    荀彧讚許地看了程立一眼:“仲德機智!正是泰山郡!”



    



    曹操聞言皺了皺眉頭,擔憂道:“這個不太好辦呐!泰山郡現在為趙雙飛所占,此人吾素知之,想從他手裏拿東西可不容易!”



    



    陳宮點了點頭,讚同道:“是這樣。當初趙青州占了冀州的渤海郡,那袁紹曾多次試圖奪回,接連打了界橋、龍湊兩戰,皆以失敗告終。我們雖然剛剛通過擊敗袁術聯軍而聲望大漲,但比起袁紹來,還稍稍差了些。想通過軍事手段奪回泰山並不容易!”



    



    而戲誌才則拿過地圖,指著泰山郡道:“泰山郡多山,是一處天然的防禦屏障,它位於青、徐、兗三州交界,無論誰占據了這塊地方都可以使自己一方占據主動,進可攻退可守。如果泰山在我們手裏,那麽日後主公無論是去進攻青州還是徐州,都很便利。但是若是落在敵人手裏,情況就會反過來,青州可以隨時進攻我們,而我們卻拿他毫無辦法。”



    



    程立也附和道:“青州的核心在齊國,而齊國與兗州就隻隔了道泰山。如果我是趙雙飛,為了自身的安全,也不會放棄泰山郡的。”



    



    荀彧微微一笑,道:“如果從純軍事上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確沒有機會奪回泰山。但是從政治方麵入手,就未必沒有機會了!”



    



    眾人一愣:政治?現在都已經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了,還能玩什麽政治手段呢?



    



    又是程立最先反應過來:“文若是指……讓朝廷來下令?”



    



    荀彧點了點頭,道:“正是如此!主公,您現在雖然在事實上成為了兗州之主,但是在名義上還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之前主公驅離朝廷派來的兗州刺史,更是留下了惡名,這樣對主公的未來並不利。”



    



    曹操臉色變得有些不自然,心說你忽然提這個做什麽?



    



    荀彧看出了曹操在想什麽,笑了笑寬慰道:“主公不必擔憂!現在就有一個洗脫主公汙名的機會!”



    



    曹操頓時轉憂為喜,急忙催促荀彧道:“文若快講!”



    



    荀彧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他道:“主公可知道劉荊州是怎麽做的?”



    



    “劉景升?”曹操立刻明白過來:“文若可是要我效仿劉表,上表長安朝廷表示歸順?”



    



    荀彧點點頭:“正是!主公可差人上表朝廷,表示承認長安朝廷,同時請求朝廷正式任命主公為新的兗州牧。現在兗州已經在事實上歸屬了主公,朝廷為了彰顯自身顏麵,當然會樂於答應。如此一來,不僅僅讓您名正言順地坐穩兗州,更是可以徹底洗脫之前驅離金尚的罪名!”



    



    陳宮想了想,補充道:“文若先生的意思是,也可以通過朝廷的命令,讓泰山郡在名義上歸屬主公治下,進而逼趙雙飛獻出泰山?”



    



    “沒錯!”荀彧進一步補充道:“到時候無論趙雙飛是否聽命,都會動搖他在泰山的統治,而泰山境內的那些大小家族也會開始更加傾向於支持主公了。主公再暗中派人聯絡他們,等時機合適之時,就可以協同他們裏應外合。縱使是泰山天險,也抵擋不住內部的威脅!”



    



    “妙哉!”眾人紛紛稱讚。



    



    隻有程立皺了皺眉,擔憂道:“隻是這樣一來,袁本初那邊要怎麽交代?眾所周知,袁本初素來拒絕承認長安那位天子,以至於現在主公的東郡太守、兗州牧都是袁本初所封。如果我們擅自向長安稱臣,豈不是會讓袁本初失了麵子?”



    



    荀彧提醒道:“袁本初隻是不承認那位天子,但不代表他不承認朝廷!他內心裏還是很想獲得朝廷承認的。不然朝廷派人調停他與公孫瓚、趙二的戰爭,他為何會同意了?雖然他不可能為此而再開戰端,但至少把朝廷使節趕走還是沒問題的。由此可見他並不反感朝廷。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為自己求取官位的同時,替袁本初也討一個正式的任命過來。如此一來,袁本初也不會怪罪咱們了。”



    



    其餘人想了想,也覺得在理,沒有提出反對。



    



    曹操點了點頭,正式下令道:“文若此計正合我意!伯寧,就麻煩你跑一趟,去向朝廷表明我們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