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讓 長沙

字數:3419   加入書籤

A+A-




    大約五更左右趕至臨湘,桓階叫守軍開了城門,大家先到府衙稍作休息,等天明之後去見張羨。

    這一路上交談,孫策也大概料及了荊南的形勢,如今的荊州南部,已經形成劉備南征時的初步格局。

    武陵太守金璿、零陵太守劉度、桂陽太守趙範,都換成了劉表的人,隻有長沙太守還是張羨,但看現在的形勢,也就是一半年的事情。

    城內早有人安排好洗漱之物,孫策泡在熱氣騰騰木桶內,一路勞頓的困乏消散許多,但思緒卻如熱氣一般,縹緲不定。

    整個荊南的人才,他能想起來的隻有零陵蔣琬,長沙的黃忠和魏延,如今長沙還沒有被劉表控製,這兩大名將自然也就不在。

    黃忠如今還在劉磐手下領兵,魏延不知蹤影,目前應該還在襄陽,後來劉琮投降的時候才逃到長沙,看來都要錯過了。

    長沙現在的形勢不容樂觀,北麵洞庭湖區域已被劉表占領,益陽和羅縣各有兩萬兵力,而南部與零陵交界處的湘鄉也駐紮大軍。

    三路兵馬超過五萬,距離臨湘不過百餘裏,對長沙形成合圍之勢,張羨手下並沒有大將領兵,敗局已定。

    不過這三路兵馬對於孫策來說並不算什麽,深知他們的戰力可能還不如豫章那六部宗賊,又有趙雲、程普、黃蓋這些大將,難度應該比劉備平定荊南還要簡單一些。

    洗漱吃喝之後,天色大亮,桓階已經通稟張羨,命人來請孫策。

    孫策跟著來人到了張羨府邸,便見一位須發花白,麵容憔悴的老者正在堂前迎候,趕忙上前見禮,讓進了書房之中。

    張羨的病情十分嚴重,雙目黯淡無光,說話有氣無力,歎道:“昔日文台將軍助我平定零陵賊亂,如今長沙告急,幸得少/將軍來助,老朽欠下孫家莫大的人情。”

    孫策忙抱拳道:“明府說哪裏話來,我與劉表有殺父之仇,長沙又是家父經營之地,豈能叫他在此肆意妄為?”

    張羨看孫策英武氣概,頗有其父之風,欣慰笑道:“文台人稱江東猛虎,忠勇剛毅,小將軍繼承令尊雄風,又得天助逃過一場大難,正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長沙之事,今後就托付將軍了……”

    說到這裏,他擺擺手,旁邊一名官吏端著一個盤子走過來,上麵放著一方大印,正是長沙郡守的印綬。

    孫策忙擺手道:“明府這是何意?我此番是來助戰,以報桓先生救父之恩,並無鳩占鵲巢之意。”

    張羨慨然一歎,苦笑道:“事已至此,小將軍又何必推卻?吾已病入膏肓,犬子年幼威輕,不足以服眾,此千斤重擔非君侯不能擔承。”

    桓階也在一旁勸道:“昔日孫將軍任長沙太守,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郡內百姓無不感激,君侯接手長沙,也是繼承孫老將軍之業,名正言順!”

    “這……”孫策雖然早就想著拿下荊南,但剛見麵張羨就讓出太守,未免顯得太過意圖明顯了,推辭道:“不如等到擊退劉表之兵,解長沙之圍,再談此事如何?”

    張羨歎道:“小將軍若不取此引,如何號令三軍?莫非要老朽學那陶恭祖三讓徐州不成?”

    孫策一怔,忽然想起來這情景確實和陶謙給劉備讓徐州有些相似,都是大敵當前,病危不能主持大事。

    “好,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孫策畢竟不是假惺惺故作姿態的人,太過了反而讓人討厭。

    隨後起身取過印綬,單膝跪地向張羨施禮道:“明府但放寬心,我自當全力保住長沙,擊退來敵!”

    “快快請起!”張羨臉上露出笑容,示意孫策起身,慨然道:“老朽因不洗劉表清談無為,結交世家而不恤百姓,故與之不和,早知必有今日之禍,如今小將軍到長沙,老朽便安心矣!”

    孫策重新落座,安慰張羨道:“對敵之事,隻管交於我等,明公隻管安心養病,靜候佳音。”

    張羨微微點頭,歎道:“老朽自知大限將至,不久即將走上小將軍泉下之路,今後犬子便拜托將軍照顧,此子生性謹慎平庸,不可令其擔大任,隻要衣食無憂,能廣大我門庭,便足矣!”

    孫策忙說道:“明公這是說哪裏話?待戰事結束,我定會延請名醫為先生治病,如今放下軍政之事,不必過於操勞,定會有所起色。”

    “為時晚矣!”張羨卻搖頭無奈一歎,“族弟仲景精於岐黃之術,他已經為老朽診治過,非藥石所能救也……”

    “仲景?”孫策聽到這個名字,忽然心中一驚,莫不是張仲景?

    桓階以為孫策不清楚,在一旁解釋道:“仲景便是前長沙太守張機是也!因其醉心於醫術,無心為官,加之劉磐在攸縣覬覦長沙之事,便幹脆將官職讓於明府,這幾年專門搜集民間藥方,準備著作醫書,以救天下百姓。”

    “原來如此!”孫策心中暗自高興,想不到苦苦尋找華佗沒有音訊,卻在這裏碰到了張仲景。

    路上程普說起荊南之事,也提到長沙太守是張羨的族弟張機,他沒有在意,聽到張仲景這個名字才猛然醒悟過來。

    這可是與華佗齊名的建安三神醫,一部《傷寒雜病論》流傳後世,讓後人受益無窮,張仲景正是因為當過長沙太守,也被後人稱為“張長沙”。

    張羨見孫策忽然皺眉不說話,以為他在為自己的病情擔憂,灑然笑道:“隻可惜戰事吃緊,否則定要向小將軍討教酆都之事,以免老朽去了迷路。”

    孫策回過神來,慨然笑道:“生死有命,一切自有定數,或許每個人所見並不相同。”

    既然張仲景說沒救了,那就是真的沒救了,至少在這個時代來說是如此。

    張羨大笑道:“好一個生死有命,老朽今生能見孫氏父子二位英雄,此生無憾矣!”

    桓階看張羨放下心事,整個人忽然精神了許多,竟將生死之事說得如此輕鬆,看來是真的看開了。

    孫策正要請張羨引薦張仲景,談談醫學院的事情,忽然外麵一人疾步走進來,稟告道:“明府,大事不好,益陽的兵馬已經到了十裏之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