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求購戰馬

字數:3549   加入書籤

A+A-




    孫策看郭圖誌得意滿的神情,忽然心生一計,無奈一聲歎息。

    郭圖一怔,問道:“將軍新得荊南,又晉驃騎,正當春風得意之時,何故歎氣?”

    孫策無奈一笑,歎道:“在下雖然已得江南之地,但江南地廣人稀,山險路遠,山越百族盤根錯節,難以治理。”

    郭圖撫須一陣皺眉,點頭道:“將軍所言不差,江南群山惡水,蠻夷遍布,不服王化,又反複無常,與北方胡人一般,皆是難除之患!”

    孫策忽然抱拳道:“聽聞袁公大公子分守幽州,戰馬極多,若能販賣一些馬匹到江南,便可驅馬定蠻夷,就是不知……”

    郭圖雙目微眯,沉吟道:“將軍之意,莫非是要求購馬匹?”

    孫策點頭道:“某正有此意,隻是此等小事,不敢勞煩大將軍分心,今求助於大公子,卻不知大公子能否周旋此事?”

    郭圖沉吟片刻,點頭道:“袁公正將北方隻是交於顯思,他定能為將軍籌備,隻是這江南路遠,恐怕……”

    孫策心中大喜,忙道:“今劉表與大將軍和睦,可從荊州運送戰馬,我料他必不敢攔截,江南確實路遠,我願多出五成的價格求購,先生意下如何?”

    “當真?”郭圖胡須一抖,袁譚和袁尚勢力暗鬥,現在最缺的就是錢糧。

    雖說袁紹給了袁譚幽州刺史的職位,但袁尚一直跟在袁紹身邊,親疏可見,而袁熙在青州搖擺不定。

    袁譚急於培養自己的勢力,但苦於袁紹監管錢糧極為嚴格,賦稅都由親信掌管,袁譚根本做不了主,如果孫策能提供錢財,豈不是可以訓練兵馬了?

    而且如此一來,袁譚還能與孫策交好,將來若是得到孫策的支持,袁尚還拿什麽和袁譚鬥?

    孫策抱拳道:“江南若有戰馬,某討越人蠻夷當如犂庭掃穴,此舉不僅是江南,也是為國家蕩平邊境,將來袁公正位,便可高枕無憂矣!”

    “將軍真乃遠見也,回去之後,我定當盡力周旋此事!”

    郭圖眼睛一亮,孫策的這番話,無疑又為他找到了一個更好的借口。

    孫策笑道:“此事若能成,便是大公子對江南百姓有恩,策也銘感五內,將來……”

    說到這裏他故意停下來,二人都心照不宣,舉杯大笑起來。

    袁紹現在是最後的瘋狂,有曹操在暗中攪/動風雲,已經無人能阻止,隻好趁機會能撈多少好處就撈多少了。

    第二日郭圖一行滿意而去,孫策命人暗中送了不少禮物,又暗示郭圖,袁譚能不能辦成此事,將會決定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送走使者一行,孫策的心中卻沉重起來,本以為曹操官渡兵敗,又沒有了大漢這杆旗號,一定會倍受打擊,消停幾年。

    沒想到他行動如此迅速,早有布局,眼看不是袁紹的對手,轉而裝作恭順,采用捧殺戰術,頗有點臥薪嚐膽的意思。

    怪不得袁紹在官渡輕易放了曹操,原來暗中還有這等交易,現在看來,這玉璽在其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袁家兄弟不愧是世家名門子弟,一旦膨脹起來,便覺得天下無敵了。

    現在的曹操就像一隻受傷的猛獸,被獵人養在家裏靜靜地舔舐傷口,顯得溫順乖巧,但隻要獵人生病倒下,必會發動雷霆一擊,再次發威。

    但中原之事,隔著荊州和徐州,自己鞭長莫及,也隻能看著他們爭鬥,等待最合適的機會渡江北上。

    眼下江南還有交州沒有平定,這可是包括後世廣西、海南和越南大部分區域的一塊地盤,不容忽視。

    正籌劃的時候,桓階與劉巴來見,都為孫策升驃騎將軍高興,畢竟這在名義上可以任命軍中一切官職了,同時也為袁紹進位大將軍,繼續把持朝政擔憂。

    桓階言道:“袁紹假詔從各郡調撥錢糧修複洛陽,隻恐是為聚斂錢財,以充軍資。”

    孫策笑道:“這些錢糧能有一半用到洛陽就不錯了,我豈能白白送錢給袁紹,讓他繼續壯大?”

    桓階蹙眉道:“若不送錢糧到洛陽,必會落人口舌,惹人非議,袁紹此計著實高明。”

    “此事暫且不管,我自有對策!”孫策擺手一笑,並沒有把袁紹的野心計劃說出來,這事現在說了也沒什麽用,隻等著看能不能搞到一批戰馬。

    與二人商議道:“袁紹今為劉表說和,我正好就此罷兵,轉回江東,二位以為如何?”

    劉巴點頭道:“將軍本已無意再用兵,正好送袁紹一個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

    桓階也道:“今將軍奮神威而定江南,奉王命而討叛逆,孰敢不服?待江南大定,錢糧充足,便可圖王業!”

    孫策歎道:“江南的發展,任重而道遠,賢者畏遠懼險不來,且尚有交州未定,我準備在長沙再設一座學院,聚賢能培養人才,以為備用。”

    桓階聞言大喜,點頭道:“荊南之地,舉四郡而保三江,又有八百裏洞庭水,長沙可自湘江入洞庭而連大江,水路便捷,一日可達,若有此人才匯聚之地,對荊南的發展大有裨益。”

    劉巴言道:“昔日高/祖得關中錢糧,光武有河內之巨資,方可以此為本而爭衡天下,進可驅馳萬裏之外,退可據險固守自保,縱使進兵不利,也能重振旗鼓。如今荊南之地百姓歸心悅服,豈非將軍之關中、河內也?”

    孫策大笑道:“先生真高論也,如今中原戰亂頻發,尚有不少人南遷避難,劉表清談坐守,隻重身世而不察人才,我正要叫那些有真才實學之人,就近到荊南來,一展抱負!”

    劉巴點頭道:“袁紹與劉表,皆外寬內忌,多疑虛妄之輩,既不能用人,又寵溺幼子,此乃生亂之兆,取敗之途耳,四方分崩離析,形勢可見,將軍延攬英雄,招納賢才,服悅民心,深慮遠圖,靜以待變,實乃上策也!”

    桓階冷笑道:“劉表不過儒生文士而已,隻好於坐談,更寵溺後妻蔡氏,今妻族蔡瑁得權,欲立次子劉琮,將來必有大亂,將軍待機而動,荊州唾手可得也!”

    桓階和張羨是堅定的反劉表派,自然對襄陽的情況更為熟悉,這一番分析的確切中要害,也正是孫策不急著出兵的原因。(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