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後發先至

字數:3473   加入書籤

A+A-




    已經接近年關,孫策和桓階等商議荊南之事,各縣專心屯田生產,廣開水渠稻田,講武習射,製造弓箭為主。

    說實話漢代荊州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江北,南陽接近中原京畿,襄陽是政/治中心,江陵是經濟中心。

    而荊南四郡則像個寄養的外來孩子,經濟、人口、文化都無法與江北相比截,四郡的收入還不如江陵一郡的收入,可見差距之大。

    開經立學畢竟不是當務之急,學院暫時還以招賢館為主,荊南以劉巴名望最高,也最為清高,他投效孫策,這對其他人來說是個極好的表率作用。

    當然學院的事情孫策也有安排,讓桓階的兄弟桓彝去和那些豪族大商交涉,如果能和江東一樣,有人願意出資修建,當然來者不拒。

    諸事安排完畢,黃蓋、黃忠、劉賢等人也從零陵趕回長沙,孫策傳令準備次日起程,隻將陳武暫時留在長沙協助程普,以防劉表又來偷襲。

    正準備出發的時候,劉敏帶著蔣琬趕到,才知道原來是蔣琬喜當爹,等兒子辦完滿月酒才來,怪不得耽擱了這許久。

    當晚眾人又設宴歡聚,既為蔣琬賀喜接風,也為孫策等人踐行。

    孫策當即便請蔣琬擔任長沙太守,倒讓蔣琬有些受寵若驚,推辭道:“在下初入仕途,安敢當此大任?隻做曹掾屬吏足矣!”

    孫策故作不悅,言道:“明公有社稷之才,莫非看我郡國無多,不願出力?”

    蔣琬忙說道:“方今天下擾攘,海內大亂,群雄並立,士擇明主,人思明君,古之興者,在德之厚薄,不在土之大小,在下既來投將軍,又豈能以眼前功業大小而論?”

    孫策大笑道:“吾早知先生大才,以一郡之事相托,猶覺大材小用,幸勿推卻!”

    蔣琬慨然一歎,抱拳道:“主公任用,自當全力以赴。”

    劉巴撫須笑道:“今之長沙,猶如昔日高/祖之關中,蕭何守關中而高/祖無西顧之後,公琰治長沙,定能治理百姓,駕馭萬民,又有程德謀文武備足,主公便可專心江東之事矣!”

    他二人是鄰縣的鄰居,早已互相仰慕,隻是彼此沒有見過麵,首次相聚,倒也相談甚歡。

    孫策舉杯大笑道:“公琰真乃吾之蕭何也!”

    蔣琬抱拳道:“琬何德何能,豈敢與蕭何相比?諸位謬讚了!”

    酒宴盡歡而散,蔣琬的到來,也讓孫策最後一塊心事落地,第二日心滿意足離開長沙,直奔豫章而去。

    荊南戰事比預期的還要順利,原本以為要半年時間,將喬家的婚事定在三月,現在看來倒是可以提前了。

    一想到家中嬌妻盼望,孫策忍不住歸心似箭,去時不必繞路,從艾縣沿修水到海昏八百餘裏,所領三百軍都是騎兵,一路上風馳電掣,兩日便到南昌境內。

    來到南昌,華歆急忙來迎接,想不到孫策這麽快就平定荊南,而周瑜此時還沒有徹底解決豫章宗賊。

    府衙之中,華歆歎道:“將軍後發先至,定四郡如探囊取,天下誰與爭鋒?”

    孫策搖頭笑道:“這也是劉表不得人心,有人才而不能用,方可趁虛而入,若是換了其他對手,未必如此輕鬆。”

    劉巴點頭道:“將軍所言甚是,劉鎮南自入荊州以來,依賴世家豪族自立,高座清談,而無四方之誌,如今荊土雖安,然人不習戰,將不懂兵,一旦起了戰事,必將一潰千裏。”

    “居安必要思危啊!”孫策慨然一歎,劉表的結局早已注定,不想多討論,問道:“公瑾對付豫章宗賊,結果如何了?”

    華歆言道:“彭蠡的彭氏宗族已經請降,情願補齊這三年賦稅,將侵吞的田產交還官府,另外……他們還有所求,正要請君侯定奪。”

    孫策點頭笑道:“如此說來,這彭琦兄弟倒還算識時務,不知他們何所求?”

    華歆言道:“彭氏自稱世家,然則數輩卻無讀詩書取功名的弟子,聽聞君侯建設學院,培養人才,欲將其子弟送到秣陵學院。”

    “這有何不可?”孫策大笑道:“我開設學院,正是要廣收弟子,打破世家豪族的傳承,隻等第一批學子培養出來,便開設科考,以實力取賢才,不管是什麽背景身份的人,都來者不拒。”

    劉巴在一旁聞言大驚,皺眉道:“江東世家極多,豪族占地超過一半,主公此舉必會影響其子弟,隻恐……”

    劉巴雖然也算官宦世家,但早已沒落,不算寒門,卻也算不上豪族,但他深知這其中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一旦觸動這些人的利益,必會引起境內震動。

    孫策卻冷笑道:“如今江山摧崩,民不聊生,雖與宦官外戚不無關係,但根卻在這些兼並土地的世家豪族身上,他們占領土地,不納糧稅,國庫空虛,又使百姓無地可種,流離失所,天下豈能不亂?”

    劉巴何嚐看不明白這些弊病,見孫策已有對策,歎道:“原來主公早已著手籌謀,若得培養賢才可用,便無需太過依賴世家子弟,此舉可謂深謀遠慮。”

    華歆也是第一次聽到孫策的真實目的,心中暗驚,忽然起身說道:“君侯,在下願在此地籌建豫章書院,請君侯恩準!”

    他是寒門出身,從小吃苦受罪,故而被名利所誘/惑,才被管寧割席斷交,留下了笑談,至今以此為恥,如果能開一家書院培養弟子,可比現在管寧避亂遼東講學強多了。

    孫策笑道:“子魚若有此意,必能大獲成功,隻要不用朝廷賦稅,一切用地籌措,都由你來主辦。”

    劉巴在一旁竟有些羨慕,笑道:“講學收徒,開啟民智,此乃惠及後輩之事,子魚先生此舉,開豫章文學之先河,千秋功業,必會為後世學子所銘記!”

    華歆最看重的就是這一點,聞言心中一陣狂跳,抱拳笑道:“吾自河北輾轉江南,飽受戰亂之苦,若能培養人才,治世安民,餘願足矣!”

    一說起這個,話題就扯遠了,孫策又問道:“彭氏除了要求弟子入學之外,可還有其他要求?”

    “還有一事!”華歆收起激動的心,深吸一口氣答道:“彭氏兄弟欲傾盡家財做一件大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