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七、 江南風景舊曾諳

字數:3473   加入書籤

A+A-


    大概明白自己所處的時代位置以後,在糊塗中馮英的心思慎重了起來。

    適逢亂世,怎生奈何?寧為太平犬,莫做亂世人啊。

    就前世史料所知,但凡王朝末年,多有土地兼並,農民失土;將臣自重,天子難製;士人勢大,與國爭利;可惜不清楚現在有多少人口,或許還應該了解一下氣候的變化。然而亂世將至已經確定,拖了這麽多年,天下大變已然不久。如此混亂的一個世界,沒有前世世界的發展脈絡指導,將來如何,真是無所得知。原想前世辛苦半生,今生可以得過且過輕鬆一下,沒想到終究是不行啊。

    所幸有前世的知識,對世界的理解倒是深刻很多,而自己所擁有的,也就是那些超前的知識了。這是立足之本啊,隻是現在的他,實在缺乏動力。

    是夜,馮英夢裏回到了那燈火霓虹的時代,一心驚喜後,卻是無眠到天明。

    真是懷念那嫋嫋燃燒的香煙味道。

    清晨,洗漱過後,交代了小二幾句,又帶著馮保出了門。

    接下來幾日,馮英是要走遍杭州那些地方,那些有著他諸多回憶的地方。

    首先是要尋找一處奇景,十景不知現在有幾景。

    說起杭州,必然要有西湖,斷橋,湖心亭,可惜不是冬季,不然可以欣賞一番斷橋殘雪,渺渺孤人影。也不能駕舟湖心亭,然後留下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的遊記。抬頭看看,今日不像有雨的樣子,空帶了一把雨傘,看來沒機會借傘還傘。之前打聽過,也沒有什麽金山寺和法海,雷峰塔倒是依舊聳立,可惜了那青白雙姝。

    行至湖中島,坐看四周景致,水光瀲灩,山色空蒙,綠楊白堤,綠荷菡萏,真是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遊人不少,畫舫琴簫,踏秋行人,恰是清靜。

    還是舊日風景好!

    無意中瞥了一下出行人中的女子隊伍,雖有麵紗遮麵,半遮半掩另有風情,襖裙襦衣更添風景。想想前世西湖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豔色遊船,真是破壞清雅景致,除了人山人海哪還有詩興。

    不過就是不方便,衣服悶熱,鞋襪磨腳,出恭回歸自然。走了半個時辰,遊了船回去,兩個時辰去了,趕緊尋個地方吃飯,還有地方要去。

    再次來到望江樓,仔細查探摔倒的地方,沒什麽收貨。尋了座位,詢問酒樓招牌菜,前世的西湖十大名菜這兒一個沒有,也沒聽說過。無奈隻得點了幾個推薦菜式,無炒菜,無味精,就沒有太多出彩口味,隻是菜品新鮮,吃著還算可口。真是無比懷念那西湖醋魚、東坡肉、龍井蝦仁、叫花童子雞、宋嫂魚羹、八寶豆腐、斬魚圓、砂鍋魚頭、豆腐桂花、鮮栗羹、糟燴鞭筍……。

    前世作為一個美食小饕,也走過不少地方,嚐過諸多特色菜品,對吃食文化也有些研究。可惜曾經的享受變成而今的折磨,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光是想到那段報菜名,口水就流得更快。這悲催的人生,以後,還得是靠自己。

    吃過飯食,小憩後直接就去了飛來峰。冷泉,幽洞,石窟,鑿像,古樹,奇石,風景絕異,似乎鬼斧神工,自然偉力盛矣。七十二洞太多,隻是挑了幾個緊要處遊玩。而一路上馮保是跪了許多佛燒了不少香,直把額頭弄得通紅。看得馮英驚詫不已,雖然唯物和子不語怪力亂神,然而經曆了奇異事情的馮英,深恨自己非愛因斯坦,對神鬼之事也是漸漸有了疑慮,故一路上也拜了不少,添了些香油錢。

    轉入靈隱寺,參拜過諸佛,布了施,添過油,燒過香。降龍羅漢和其他的也沒分別,道濟禪師倒是圓寂了十來年。小沙彌引著去各殿觀賞,果然是名山古刹,僧人忙碌,香客眾多,佛像精妙,殿閣雄壯,更有各大家留筆無數。

    看看夕陽將墜,馮英記掛著那處勝景,莊嚴著出寺後,快步找尋去。徑直找到法鏡寺後院,快步走向幾塊不起眼的石頭。其中一塊刻有“三生石”三個字,有一塊刻有的是圓澤和尚的事跡。馮英將此通讀了兩邊,再細細的仔細觀摩這些石頭,沒有裂縫,沒有閃著奇異光芒,看了一會兒,什麽也沒看出來。旁邊引路的小和尚和馮保都有些驚詫,馮英倒是轉過頭仔細的問過三生石的來曆,依然不得其所。換來換去,馮英站到前世佇立過的位置,什麽都沒變!夜色將近,馮英隻好怏怏的回去。

    這一日直走得二人腿腳酸疼腫脹,回到住所熱水燙過就沉沉睡去。

    是夜,夢中並無空空渺渺,也並無夢見神佛點化,以及三生石上定三生三世。

    接下來一日,馮英繼續在杭州周邊尋找,依著記憶尋找他熟悉的那些回憶,好些景色比前世倒是更完整。然而走的越多,看得越多,馮英越發感覺孤寂。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穿越千百年時光,他顯得格格不入。渺渺天地,不過一沙礫。衣食住行的不便利是難以忍受,然而最難受的是精神上的孤寂,除了依稀的景色,並無人能交流與傾訴,不可能對牛彈琴。

    真是比煙花還寂寞。

    真希望這是一場夢。

    這幾個晚上感覺自己回到那邊,然而驚坐起以後是雙眼含淚。

    不知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自己的情況算是魂穿吧,可諸天神仙也太坑了吧!再去降龍羅漢前求解,羅漢笑他癡。與寺裏主持參禪一番,說來說去即非,是名外,一無所獲。與寺前卜卦大仙的談了半天,浪費了百文錢。

    奇跡,什麽是奇跡,如果可以,願以此身換前世。

    次日,再到法鏡寺,尋了一本心經一本華嚴經,閉關整日,出來的時候已經平靜。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

    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

    無論此身是何,無論此世若何,自持己心。

    既來之,則安之。

    上章時間設置有些問題,修改內容如下:

    如前世的那個世界一般,也是九州大地,三皇治世,五帝定倫,夏啟奪位,商湯討桀,周武伐紂,春秋秦漢,三國兩晉,五胡亂華,隋傳九世,元越定鼎,四百年餘,諸鎮並起,崔氏龍興。其時約合前世公元一千三百年左右,關隴門閥崔氏一統天下,於洛陽建都稱梁朝,百十年餘,天子暗弱外戚宦官爭權不休,藩鎮林立,北契東胡趁機生亂,終導致天下大變,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時黃荃擁流民軍五十萬攻入洛陽,宗室大臣被屠殺一空,天下愈加紛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