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一切的開端

字數:5513   加入書籤

A+A-




    那是多久之前的故事呢?卡爾不,那個時候,他還不是卡爾。

    。

    這是他的名字。代號。

    這個名字沒有什麽特別的意思,單純的從一共26個訓練營,每個營地裏,都隻會有唯一一個生存下來的戰士,那個人,就會背負起這個訓練營的數字。

    他隻是恰好在營僅此而已。

    文明人都摒棄野蠻的叢林法則,認為那是隻有野蠻人才會用的外道法則。然而,他們不得不承認,用那種外道的方法誕生出的,就是讓人無法忽視的強大戰鬥力。

    比如,斯巴達城邦。這個城邦始終采用了高度的軍事訓練和殘酷的叢林法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在殘酷的選拔之下,剩下的是足以被稱之為人類極限的戰士。

    也是一樣。

    這是魔術協會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特別準備的材料。

    在組織運營中,勢必會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事情,或者至少是難以明麵上解決的事情,那麽,就需要一個暗地裏出手的家夥了。

    正如聖堂教會有代行者和埋葬機關一樣,魔術協會也有自己的指定封印的執行者。然而雖然話是這麽說,但是執行者往往也有自己的立場原因和處於對危機的考慮,這種時候,就需要一個靠得住,和魔術協會關係淺,不顧及危險,最好也不在乎錢的人來暗地裏解決這些事情。

    應運而生的,就是衛宮切嗣。

    這個人的風評極差,喜歡他的人,把他稱之為為所欲為的傭兵狂人,討厭他的人把他叫做魔術師的敗類,但不管是那一種人,都承認了衛宮切嗣的優秀戰鬥力。這個人不知道處於什麽目的,是一台壞掉的殺人機器。

    基本上,衛宮切嗣秉持著兩個原則。第一,隻要是有爭端的地方,有人拜托他去,他就會去。第二,越是充滿危機的地方,他越是樂此不疲,無關報酬。

    引用言峰綺禮的一句話,對比衛宮切嗣的收益和他即將承擔的風險,那太不成比例了。而且,一次和下一次行動之間的間隔太短,隻能認為他是同一時間謀策多件行動。

    結合這兩點,魔術協會恍然發現,這不正是他們想要尋找的那個人嗎?

    他有本事。

    被人稱之為魔術師殺手的他,有著對魔術師相當程度上的暗殺力。

    他和魔術協會關係淺。

    因為衛宮切嗣殺害的都是魔術師,魔術協會當然對他是個喊打的態度了。這很好理解。

    他不介意危險。

    這條不妥,不如說,越是危險,他越是甘之如飴。這個人給人一種,試圖尋找自己死地的悲壯感覺。

    最後,他也不介意報酬。

    對於魔術協會而言,沒有比他更加合適做肮髒工作的人了。

    否則,就衛宮切嗣幹的那些事情,沒有人從中調停,很可能就出現大量魔術家族聯合起來圍剿衛宮切嗣。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秒這個男人的子彈會不會打在自己心口。

    這個人作為暗殺者,是完美的。

    魔術協會深知這點,並且深受其惠。

    因此,在愛因茲貝倫招安了衛宮切嗣之後,魔術協會就有一種自己用管的事物被別人搶走的感覺。

    空虛的同時,也得尋找代替品。

    正如之前提到過的,誕生的就是人造衛宮切嗣的計劃。

    就好像一個人的愛刀被人搶走了,而且這把刀本來來的就不幹淨,魔術協會也不能明麵上把這把刀搶回去。

    因此他也隻能打落牙往肚裏咽。

    為了彌補自己失去衛宮切嗣這張好用的底牌,他們做出的選擇就是,重新鍛冶一把同樣性能的刀來自己用。

    就好像借用了別人的車子開了一段時間感覺手感不錯,就自己買了一輛似的。

    維爾維卡姐妹,就是第一期衛宮切嗣。

    結局麽,也提到過了,不再贅述。

    就是第二期的訓練生。

    他們或許是想要巴結魔術協會的家族,把自己多餘的孩子送了過來,畢竟一個家族隻有一個魔術刻印,隻能給一個人繼承。

    他們或許是生來孤苦伶仃的孤兒,被協會收養,強行銘刻上魔術回路來使用。

    是哪一種?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總之,他有意識的時候,就在這裏訓練。

    每天一天的開始,是淩晨4點,這是標準作息。這個時間每個星期會改,也許是淩晨5點,6點,甚至有些時候是1點,有些時候則會變成正午。

    起床的時間和入睡的時間相關。普通人往往會選擇在晚上睡覺,然而暗殺者不行,不管是什麽時間,到了該休息的時候,為了任務,都必須休息。

    如何保持充沛的體力去進行即將到來的慘烈訓練,也是這些孩子們的重要功課。因為,次日等待著他們的課程,是將他們的體力徹底鍛煉到極致的訓練。

    足夠的訓練,野蠻的課程,最小的孩子也隻有七歲,從基礎的跑步和蛙跳開始,逐步會加入匕首搏擊和徒手搏擊的技術。

    然後就是魔術的修行。

    魔術協會曾經試圖用純粹的魔術師去進行暗殺活動,結果就是一敗塗地。衛宮切嗣這台殺人機器,最大的特色就是調和,同時擁有魔術和現代科學雙重的智慧,敵人用魔術,那麽自己就用科學,敵人擅長科學,那麽就用魔術。

    他在兩個領域的造詣都不夠拔尖,但是,卻能同時對抗這兩種勢力,就在於此。以己之強,攻敵之弱。

    魔術協會在經曆了第一次失敗之後,終於理解了衛宮切嗣這個人在各個方麵的力量,都是經過精心考量的。

    就是在這樣的訓練裏,逐漸成長。

    優勝劣汰的好處就是,把渣滓篩選掉之後,剩下的就是精英。

    就是所謂的精英。

    在經過了兩年的基礎訓練之後,孩子們會獲得他們新的武器和一次新的考驗。

    所謂的武器,就是魔術協會給他們移植的魔術回路,和真正的開刃的獵刀。

    這是班的第一次外出。

    離開了隻有軍綠色和黃土色的軍營,孩子們第一次到達了叢林。

    我從沒教導過你們怎麽從叢林活下去。”

    這是教官的第一句話。

    所以,第一步,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就這樣。三天後,在插著令旗的地方集合。還活著的,繼續下一步訓練。”

    殘酷的叢林法則。

    真正意義上的叢林法則。

    當然了,雖然話是這麽說,但是魔術協會也不會真的那麽絕情,這個森林裏已經被他們預先處理過,雖然有危險,但是危機程度大減。

    比如,有劇毒的蟲子就被提前處理了,比如,河水裏也散了淨化的咒文,不會出現寄生蟲,猛獸也被驅逐,對孩子們而言,最有威脅的大概就是蛇了吧?悄無聲息的狩獵者,其他的野獸,往往都會發出聲音,對於嫻熟掌握魔術的魔術師而言,對抗獵豹老虎並非難事。

    如果那些孩子沒有熟練掌握魔術那有關協會什麽事?

    這是第一次。

    然後,是第二次,這次,孩子們大多隻有12歲上下,大家依舊來到了這片叢林。隻不過,獲勝條件多了一條。

    你們中,隻有一半人能活下來。如果數量超過一半,直升機不會落下。”

    中國苗疆曾經流傳著一種製蠱的秘法,將毒物放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裏,讓它們廝殺,能夠贏到最後的毒物,就是蠱。有著最凶殘的本性。

    這個方法,就是在孩子們中,硬生生養出一個蠱來。

    通過殘殺同伴,讓他們過早的品嚐血腥的味道。

    通過擊殺同樣水平的敵人,來讓他們擁有對敵經驗。

    最後,還能刺激他們為了自己,盡可能的學習技術。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這裏,他度過的他的前半生。

    魔術協會賜予他的回路,是名為螺旋的回路,將自己的魔力分成兩股,螺旋迸發,發揮出112的效果。

    不過,這本不是什麽太了不起的力量。

    因為負責供給螺旋力量的,是他自己身體裏的魔力,而不是別的什麽東西。就好像水結冰體積會有所增加,但是歸根結底,一杯水也不可能結成比一棟房子更大的冰塊,就是這樣。

    螺旋是極限的。這也是魔術協會會把這個回路下發給孩子們的原因。

    反正都是試驗品,隨便給他們點回路,如果這一批孩子好用,然後下一批在給更好的回路就是了。

    是在訓練營第二次血腥的戰鬥之後,認識間桐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