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九章 洗劫王宮
字數:4262 加入書籤
黎小石看了一眼越王的部隊,雖然是戰鬥力強勁的騎兵,可也隻有一萬人而已,要想憑這些人擊敗吳國,太牽強了。不過,既然山中無老虎,猴子就可以稱大王。
他對勾踐一抱拳:“大王,我們願意追隨大王,為大王肝腦塗地。現在我想到一條計策,不知道大王願不願聽?”
勾踐頗有興趣:“請不吝賜教。”
黎小石道:“大王剛剛脫出吳宮,實力不足,現在應該積蓄力量,招兵買馬,擴充軍隊。按我的猜測,大王這幾年被困吳宮,越國被吳國、楚國等肆意劫掠,大概國庫空虛吧?”
他一邊說,一邊看勾踐的臉色。
勾踐尷尬地轉頭看了看身邊的部屬,那些人剛剛也向他匯報了這個棘手的難題。
黎小石知道自己說中了,便笑道:“眼下正有一座金山銀山,等著大王前去。到手的鴨子,為何不咬上一口?”
勾踐眼珠轉了轉,目光一閃:“你是說吳王宮?”
黎小石道:“不錯!吳王出征,守備力量相對薄弱,大王何不把吳王宮給搶了?”
勾踐迅速在心中思忖了好幾個來回,雙掌一擊,道:“好!黎俠士果然有魄力!”
黎小石繼續進言:“此事宜早不宜遲,現在姑蘇城內,一定在調動所有軍力準備追擊到這裏。但是吳軍一定想不到,我們會殺個回馬槍。”
勾踐點點頭,一轉身,對一個部下道:“你不是說在吳越邊界,還有接應的五萬兵馬?去!調他們速速趕來,作為後援。”
又對另一個將領道:“你率領一千兵馬,迂回繞道,去埋伏在南城門外的高坡後,佯攻城門。記住,聲勢要大,將城內軍隊都吸引到那邊去。”
“領命!”
又對第三個將領道:“你率領一千兵馬,裝扮成普通百姓,棄馬入城,埋伏在宣城門周圍。待孤王攻城,你便在內接應。”
“領命!”
又命二個將領分領二千兵馬,成左右翼部隊,自己領四千中軍,坐鎮中路指揮。
布置妥當,各人便都分頭去做準備,休整二個時辰,便要接著幹一場硬仗。
這時範蠡穿了一身便裝,匆匆忙忙趕來鬆林。
一見麵,他就拜倒在勾踐麵前:“大王!昨夜城內一片混亂,下官在家中時時擔心大王安危,不知大王安好?”
勾踐笑道:“快快請起!多虧範卿出的好主意,才能讓孤王順利脫出天牢。也多虧你與國中舊屬聯絡,召集一萬五千兵馬,才能助孤王順利逃出姑蘇城。”
範蠡慚愧道:“可惜下官一介文弱書生,不能上陣殺敵,替大王分憂。”
勾踐拍他的肩膀:“坐陣帷幄之中,運籌千裏之外,範卿一人可敵千萬兵馬。”
範蠡道:“大王過獎了。下官還有一策要獻於大王,吳王如今慘敗,城中軍心動搖,雖有太子監國,可太子懦弱,不足成事。大王可趁眼下絕佳時機,突襲姑蘇,一來劫了吳王宮充實府庫,二來給吳王當頭一棒,重重一擊。”
勾踐哈哈大笑道:“範卿足智多謀,不過已經有人向孤王提起同樣的建議。”
範蠡好奇:“哦?”
勾踐朝黎小石一指:“就是他。”
黎小石朝範蠡抱拳:“在天牢之時,多謝大人溝通聯係。”
範蠡笑道:“原來是你啊!不必不必,其實我也是要多謝你們啊!事成之後,我們好好喝一杯!”
勾踐也點頭:“正是!”
幾個人聚在一起,將未盡事宜謀劃一番。
二個時辰很快過去,南城門城樓上的守軍換下一崗。
其中一人伸著懶腰緩步走下台階,太困了,他恨不得立馬就倒頭便睡。
身後有人說道:“那是什麽?”
那人指著遠處的高坡,那裏好像有一星火光。
不多一會兒,星光逐漸擴散到整個高坡,並延展到高坡下的樹林子周邊。
“不好!有敵情!”守兵大呼,他們搞不明白,周邊城鎮沒有敵軍戰報,為什麽姑蘇城外一下子冒出來這麽多敵兵。
守城的將領匆忙上城樓察看,對麵高坡上不僅火光遍布,而且旌旗遍地,呐喊聲此起彼伏,看那陣勢,對方足有一二萬人。
一人騎著快馬奔到城前,嗖!射出一支羽箭,插在城樓廊柱之上。
將領取下羽箭,上有一封戰書,來自越國。信中聲稱有八萬大軍,由越王親帥,前來攻城。
越王?就是昨夜逃出天牢的勾踐?
昨晚的事,姑蘇城無人不知,現在兵部正在調集一切力量,準備前往鬆林圍剿,沒想到勾踐卻回來了?
將領趕緊給兵營送去訊息,要求增援,同時將所有守衛都調上城頭,準備投入戰鬥。
而另一邊,宣城門外,勾踐帶著部下靜靜地等待時機。
他們聽到了南城門外的喧囂,也看到宣城門的守衛出現了一些騷動。雖然這裏的守衛並沒有被派去增援,但是他們也想不到有人聲東擊西,從這裏離開,又回到這裏。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勾踐料想兵營中的人大約已經到達了南城門,於是號令一響:“給我衝!”
左翼率先對城樓發起強攻,弓箭手分成三批,不間斷地朝上射出羽箭。
右翼部隊衝擊城門,而在城門的另一麵,喬裝成百姓埋伏在內的士兵也衝出來,推下城門背後的橫欄,打開城門。
勾踐見時機已到,發動中軍,直衝城門而去。
宣城門的守兵經過昨夜一戰,兵力疲憊,城門又沒有得到及時修複,正在朝兵部要求添加新兵,不料被越軍殺了個措施不及。
吳王出征,城內兵力本就空虛,但是與周圍城鎮形成相互拱衛之勢,就算楚國等諸侯國來攻,也不一定就能立即攻陷姑蘇。
但是誰能想到,越國為了這次劫獄,竟連續幾個月向姑蘇城派兵,整整藏了一萬人馬在吳國。周圍的城鎮就算現在立即趕來支援,也來不及了。
“速去兵營和其他城門,要求增援!”宣城門的將領知道自己這一次是要以死謝罪了,大喝一聲,率領殘餘部將,擋在殘破的城門前,與越王的部隊殊死一戰,最終寡不敵眾壯烈犧牲。
越王目的明確,並沒有戀戰,攻破城門後立即帥兵指向王宮。
此刻王宮內剛剛得到宣城門破,越軍入城的消息,太子嚇得抖成一團,竟不顧百姓和家眷安危,也不指揮應敵,倉惶逃出王宮,從另一側城門出城,逃往附近的城鎮。
文武百官到處尋找太子不得,被宦官告知,太子早就逃出城了,大臣們悲憤地感歎一聲,也無人出來主持局麵,大家紛紛作鳥獸散,各自逃回府邸,卷起金銀細軟,帶領眷屬,匆匆逃走。
因此越軍進入王宮,幾乎沒有遇到什麽阻攔,反倒不如在宣城門的二場戰役那般激烈。
越軍撬掉了國庫的鎖,將裏麵的財物洗劫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