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三年不語

字數:3663   加入書籤

A+A-


    李暠將尹玉成送到尹之煥家,以一種不給她壓力的態度回了敦煌。尹玉成的家人當然是樂見其成的,尤其是尹文一直都很欣賞李暠,而李暠現在據有敦煌一帶,如同封疆大吏,已經成為河西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尹文和尹玉成說的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阿秀,我們不害人,但是亂世之中,難保被人害。若想保全,就不能任運漂流,必須有一定的能力才能保護自己的家人,你想想你被人暗算的三哥和正麵拚殺不敵的二哥。很多人為了保全就會找一個靠山,你和玄盛之間多年感情,對彼此都很信任,玄盛是你值得托付的人,你和他成親之後,將來你的才華定然會有很大的施展空間,甚至郭先生教給你的治國之道也能得以發揮,總比四處遊覽來的有意義。你還有什麽可考慮的?”

    尹文其實一直對尹玉成嫁給馬元正不太滿意,因為馬元正不過一介書生,既沒有武力保護尹玉成,也沒有權勢來成就她,隻不過因為疼愛女兒,她說要嫁就嫁了。尹文卻不知道的是這十年走遍河西,讓尹玉成對民間的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有了更廣闊的視野,而這十年可能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十年。當然,也不能不考慮李暠派出暗衛的付出給她帶來的安全。但是她若要尋求靠山,呂光也可以,而且實力更強,她會嫁給李暠隻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依然是她所愛。她從來都不是一個虛偽和矯情的人,她隻是想看清楚自己的心,如果隻是要李暠做靠山,對李暠也不公平。

    這期間,李暠每天都會派人送來情詩,他的書法比十年前更加的俊逸,尹玉成取笑他老房子著火,他還是樂此不疲,他等了十年了,他不想再錯過,隻想把他的真心捧出來讓尹玉成看到。

    這一日尹玉成展開李暠的信箋,紙上隻有一句話,尹玉成緩緩的念:“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心,怦然而動。

    尹玉成那個瞬間就做出了決定。

    她再次拿出了郭瑀離開姑臧時候留給她的那封信,當時郭瑀說在最徘徊猶豫之時拿出來看。三哥去世她沒看,郭瑀去世她沒,馬元正去世也看,但是三天前,為了李暠求娶她的事情,她把信拿了出來,原來隻有和他有關的事情會讓自己如此不知所措,三天前她看到信裏隻有兩個字:“從心”,立刻就笑了。

    此時兩封信放在一起,再沒有什麽猶豫的,她提筆給李暠寫回信:“我考慮好了,成親吧,成親的時間你決定。不過我想提三個要求,希望你能夠做到。”

    李暠接到回信,高興的在屋子裏轉了三圈,又騎上紫風在馬場跑了十圈,喊的嗓子都啞了,之後第一時間帶人趕往張掖接尹玉成。尹玉成在花園裏等他,看到和他一起進來的那個帶著青銅麵具的人,立刻臉色就沉了下來。

    尹玉成問:“你帶他來幹什麽?”

    李暠笑道:“你的三個要求我都滿足你,第一個你說要殺了吳川,我帶他來,讓你手刃仇人。”

    尹玉成生氣的說:“你明知道我下不了手,你這是故意帶他來,希望我再次放過他嗎?我偏不如你的意。”尹玉成抓起一把銀針就要向那帶著麵具的人扔去,李暠立刻伸開手攔在她麵前:“開玩笑的,可使不得。”

    她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怎麽,你說話不算數?”

    李暠喊:“暗衛一,快把你的麵具摘下來,我夫人真要殺你,我也隻得聽她的。”

    帶著青銅麵具的人摘下麵具,麵具下的臉完好無缺,沒有任何疤痕。尹玉成一副早就知道的樣子:“我就知道他不是,雖然身高和聲音,體形都很像,若是帶上麵具偽裝吳川,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但是我就是知道他是冒充的。”

    李暠說:“你是怎麽看出來的?你可知道他已經冒充了十年。”

    尹玉成心中一動:“十年?”

    原來當初李暠並不是為了大局不殺吳川,而是要想辦法收編吳川已經上千人的兵馬就必須有吳川的旗號在,他知道吳川麵具下的臉,吳川自己的手下都沒見過,所以他很早就開始布局,要安排人去頂替吳川,早在尹玉成到達敦煌,他知道自己心愛的姑娘路上遇到馬賊之後,就已經開始準備了。他和暗衛之間有盟約,不對外泄露他們的身份和任務,他卻沒想到吳川殺了尹之燦,成了尹玉成的仇人。山洞那天他假意說不殺吳川,實際上吳川被帶走之後,他親手替尹之燦報了仇,並且把吳川的麵具交給了暗衛一。暗衛一武功高強,又帶著麵具,馬賊都以他馬首是瞻,李暠成功的收編了這隻隊伍,成為他組建軍隊的開始。然而信守承諾的他卻什麽都不能告訴尹玉成,被傷的太深的尹玉成決然離開,這個誤會就一直到了現在。而此時誤會解開,滿天烏雲皆散。

    李暠說:“這個秘密,全世界也隻有我們三個人知道,暗衛一聽說關係到我的終身大事,而冒險同意我告訴你,切記千萬不可泄露。你告訴我是怎麽知道他是假冒的?”

    尹玉成說:“那也是個秘密。在山洞我用銀針射瞎了吳川的左眼,就和那天你見到慕容真的情景一樣,而這位顯然眼睛無恙。我想你和辛瑤之間也是有什麽約定吧,比如給吳川設局,比如暗殺王猛。”

    李暠點點頭:“我家夫人真是女諸葛。我雖然依照約定娶了阿瑤,但是她告知了芳姨的下落,救了你一命,我還是心存感激的。”至於辛瑤和吳川勾結的事情,尹玉成不想再提,伊人已去,就讓這個秘密也隨風而去吧。

    第二個要求是尹玉成要婚後三年不語,不和任何人說話,為馬元正守義三年,李暠也滿口答應。第三個要求是李暠如果納妾,提前告訴她,她看過人同意之後,李暠才能接納。尹玉成是為了防止內宅不穩,再出現辛瑤這樣的女子,李暠卻說:“這第三點是最沒有意思的,我和你成親了,難道還會看的上別人?”

    李尹大婚驚動了整個河西,敦煌城裏張燈結彩,李暠成為了先後娶到“河西雙璧”的男人,簡直讓人羨慕嫉妒恨。尹玉成和馬元正成親的時候,因為扶風太遠,她沒讓家裏人去,但是這次成親,大哥、大嫂、小侄子還有父母都來了,他們都喜氣洋洋的看著一對璧人拜堂。而索仙終於如願以償的當上了主婚人。

    宋繇當然也帶著禿發雪來參加婚禮,他現在是段業的手下,擔任擔任中散常侍。他得知了呂光逼迫尹玉成的事情,十分憤怒,第二天就辭官不做,帶著公主和阿孟走了。段業得知消息立刻偷偷招攬他,於是宋繇就去了段業那裏。蒙遜聽說尹玉成走了,阿孟跟著公主在段業那裏,也跑了回去。

    婚禮之後,宋繇離開段業,投奔了自己的兄長,但是蒙遜不讓阿孟走,於是和阿孟成親,結束了單身生涯。呂光雖然因為李暠娶了尹玉成而心中不滿,卻也迫於壓力正式任命他為敦煌太守。

    新婚之夜,李暠拿出一封信交給尹玉成:“這是阿元昏迷之前寫給我的,他囑咐我在他去後好好照顧你。我不願意以此信來打動你嫁我,現在可以拿給你看了。阿元,值得你為他三年不語。”

    這之後的三年,尹玉成一人住在太守府的後院,不再說話。有人按時給她送飯,她每日看書、澆花、寫詩,李暠每天都去看她,兩人微笑不語,共看落日。

    李暠拿起尹玉成寫的賦念道:“願效鴻鵠之高飛,不隨燕雀以苟安。寫的真好!”尹玉成輕輕的笑著,三年的時間,她已經準備好了為敦煌的民眾做些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