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故國難歸
字數:4172 加入書籤
李歆登基後改年號為嘉興,尊母親尹玉成為太後,任命宋繇為武衛將軍、廣夏太守等職位事,索仙為征虜將軍、張掖太守。尹玉成終於成為了這個國家最尊貴的女人,然而這種尊貴卻是用最慘痛的離別換來的。
此時的禿發雪已經纏綿病榻,神智全失,除了宋繇誰都不認識了。自從414年南涼被同是鮮卑族建立的西秦所滅,傉檀被毒死之後,禿發雪就受了嚴重刺激,原本開朗活潑的人兒,變得瘋瘋癲癲。然而宋繇卻異常的忙碌,因為李暠的囑托,他有輔國的責任,幸好宋繇的三個兒子宋讓、宋軍、宋超都孝順而能幹,輪流照顧著失智的母親。宋繇至此已經如郭瑀當年所說位極人臣,也算是實現了少年時許下的光宗耀祖的心願。
李歆當上皇帝之後,宋繇勸李歆以德政立國,他是根本聽不進去,成天不務正業,到處搜集奇珍異寶和美女,不僅窮兵黷武,還窮奢極侈,挪用軍費來建立龐大的宮殿。尹玉成因為他的身份現在不同往日,不方便打罵,隻能反複勸諫,李歆演技高超,母親訓斥的時候一副認真聆聽的樣子,轉身就忘在身後,依舊我行我素。尹玉成被氣的幾次想拿出遺詔廢掉李歆,又都強行忍住。
李暠去世後不久,蒙遜就發兵進犯西涼。李歆派武衛溫宜等前往,自己親率大軍作為後援。結果再次打敗了北涼軍隊,李歆和北涼交戰兩次都大獲全勝,他對於北涼極為輕視,尹玉成和他說蒙遜實乃真正的軍事人才,他也根本聽不見去。實際上,北涼在出兵西涼的前兩次都是誘敵之戰,就是要讓李歆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實際上北涼主力根本就沒有派出來。 418年,西涼糧食成熟的時候,北涼乘機出兵,割掉了西涼的糧食。給來年的農業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420年沮渠蒙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假意進攻西秦,卻暗中回師,李歆得到消息想要乘機拿下北涼的張掖,實現他父親都沒做到的版圖擴張,宋繇苦勸他無效。宋繇最後跪在殿門前不起,李歆依舊我行我素的帶兵出發。
尹玉成來到殿前扶起宋繇:“阿業,我已經決定廢掉歆兒。若歆兒這次能夠安然回到酒泉,我會立刻拿出詔書。”宋繇說:“我恐怕今日隻見軍隊出去,而不能見到軍隊還朝了。”果然讓宋繇說中,李歆再也回不來了。
李歆親自率領了三萬人馬東征,剛好落入沮渠蒙遜空城計的圈套裏,幾乎全軍覆沒,李歆帶著幾個護衛被圍困在一個小山坡下,他當場淚灑盔甲,他想起母親一直告誡自己的,西涼立國之本在於穩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把國內的經濟發展好了是重點。對於戰爭能夠有效的防守就是最好的進攻,如果主動去進攻別人,恐怕是死路一條。李歆臨死前感慨自己不聽母親的話,一心想證明自己,結果枉送了性命。
李歆兵敗後,西涼到了窮途末路。沮渠蒙遜乘勝追擊,421年引河水淹酒泉城,酒泉城破,西涼滅亡。沮渠蒙遜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太久,他凝重的走進西涼皇宮。尹玉成並不在宮裏,她站在帝王台上望著城中北涼的士兵正在燒殺搶掠,心中一陣悲涼。她對著空中自語:“玄盛,我對不住你,我沒能守住你的西涼,沒能守護住你的子民。你還願意等我嗎?我這就來陪你。”
高台上的風吹起尹玉成的衣袖,飄飄如同蝴蝶,尹玉成一步步走向帝王台的邊緣,沮渠蒙遜已經爬完了最後一級台階,他高喊著:“不要!”向尹玉成撲去。他拉住了尹玉成衣服的廣袖,然而衣袖吃不住重,刺啦一聲裂開,尹玉成依舊向下墜去,他扔掉衣袖,抓住了尹玉成的胳膊,尹玉成吊在半空中,看著那拉住自己的人:“蒙遜,鬆手吧。你堅持不了多久的。”
蒙遜咬著牙:“阿秀姐姐,你要這樣離去?你不管你的之名,你的女兒了嗎?”
尹玉成說:“我管不了了。各人有各命,若你入宮見到我的女兒,請善待她,我一個將死之人,隻請求你這一件事情。”
忽然四個黑衣人躍了上來,兩個人挾持了蒙遜,另外兩個人將尹玉成拉了上來,他們是最後剩下的暗衛,唯一的任務就是保護尹玉成。剛才北涼軍隊進宮的時候,尹玉成忽然讓他們去把李敬愛和李恂帶來,四人離開後,她早就自己一個人上了高台。被挾持的蒙遜十分憤怒:“尹太後,你設局抓我?”
尹玉成搖頭:“我並不知道你會來救我。你們放了他吧,西涼已經亡了,抓了他也無濟於事。他的軍中一定會有人不顧他的死活,隻為了登上那個位置。”
暗衛互相看了一眼,放開了蒙遜。尹玉成說:“蒙遜,你能不能下令讓你士兵不再屠殺城中百姓?我不想酒泉變成修羅場。”
蒙遜立刻下令,北涼軍令極嚴,城中的燒殺立刻停止了。蒙遜命令士兵看守住尹玉成和她的孩子,就去接受西涼大臣的投降,城破之前,尹玉成已經提前告訴了他們,不要反抗,投降就是。追隨哪個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做一個好官,為老百姓謀福祉。
西涼的官員幾乎都在殿上等著蒙遜,唯有宋繇不在。蒙遜受降之後,親自前往宋繇府。他沒想到身為長史、先帝弟弟的宋繇居然住的如此簡陋,家徒四壁,唯有書籍上千卷,他到的時候宋繇正在給禿發雪喂藥。沮渠蒙遜悄悄的離開沒有打擾他們,他對重逢的梁中庸說:“西涼的賢臣很多,這才是西涼最大的財富,可惜李歆小兒不懂得什麽是珍寶。”
沮渠蒙遜將尹玉成和李敬愛帶回了姑臧,姑臧是尹玉成生活多年的地方,現在卻是異國他鄉。李恂則已經悄悄逃走,蒙遜任命索元續為敦煌太守,索元續終於回到了自己父親出生的土地,卻苛捐,很不得民心。後來敦煌百姓悄悄的迎回了李恂,索元續出逃。然而最後敦煌還是被北涼攻下,李恂戰死。
宋繇為了保護兄長的遺孤,答應和蒙遜同去北涼,在北涼為官。宋繇出發的第二天,禿發雪就去世了,她去世的時候說了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阿業一直覺得我們禿發這個姓很不好聽,以後我們就寫成拓跋吧,在鮮卑話裏發音是一樣的。我是拓跋雪。”西涼亡後,宋繇再出仕北涼、北魏政權,名重當世,死後北魏尊其為清水恭公。
尹玉成與愛女李敬愛來到了北涼,故國難歸,心裏十分難過。她見到了成為北涼皇後的阿孟,甚至也見到了漫香,她知道沮渠蒙遜的想法,但是斷然拒絕了蒙遜:“蒙遜,你就如同我的弟弟或者徒弟,我們之間實在不該有其他關係。何況我已經嫁了兩次,在西涼已經是太後,你現在也有皇後,你再有其他想法與理不合。你若逼我,我隻有死而已。”蒙遜怕尹玉成自殺,此事隻能作罷。李敬愛已經十七歲,生的活潑可愛,蒙遜因為尹玉成的關係,讓自己的兒子沮渠牧健娶了敬愛公主。433年,沮渠蒙遜去世,沮渠牧健繼位,李敬愛成為了北涼的皇後。北涼與西涼之間的糾葛簡直是剪不斷,理還亂。
之後北魏強盛,437年,拓跋燾把自己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給沮渠牧健,李敬愛成為廢後。尹玉成性格堅強,帶著女兒要求回到酒泉,沮渠牧健同意,在回酒泉的路上,一向嬌生慣養的李敬愛因為心情鬱悶,生了大病,回到酒泉之後就去世了。尹玉成已經無淚,她對女兒說:“來生不要再生在亂世,一定要去往太平盛世。”
尹玉成聽說自己的孫兒都在新疆伊吾,居然想法設法到了伊吾,過上了頤兒弄孫的晚年生活,一直到七十五歲方才去世。她這一生可謂精彩紛呈,波瀾壯闊,比幾個人的人生加在一起都要豐富多彩。
而李暠和尹玉成的影響還遠遠沒有結束。
李暠之孫李寶歸順北魏,受到重用,在李氏後人的努力下,隴西李氏成為“五姓”之一,隴西李氏中第一個皇帝正是李暠。589年,隋朝滅陳,結束了長久以來的分裂局麵。618年唐朝建立,唐朝李氏稱李暠為其先祖,唐太宗修《氏族誌》時,將隴西李氏列於第一位,唐玄宗李隆基天寶二年(753年)追尊李暠為興聖皇帝。
史書裏讚李暠曰:“武昭英睿,忠勇霸世。王室雖微,乃誠無替。遺黎飲德,絕壤沾惠。積祉丕基,克昌來裔。”看不懂沒關係,反正說的都是好話。
而在今天的武威市涼州區還有一座皇娘娘台,亦稱尹夫人台,據說是沮渠蒙遜為尹太後在姑臧所蓋居所,唐太祖李淵為了紀念祖先,在尹夫人台的基礎上修建了一座大寺院,名叫“尹台寺”,曾經是當地最著名的寺院。唐代詩人岑參《登涼州尹台寺》詩雲:“胡地三月半,犁花今始開。因從老僧飯,更上夫人台。清唱雲不去,彈弦風颯來。應須一倒載,還似山公回。”
可見,隴西李暠與天水尹氏這一對佳偶不僅是十六國時期世人景仰的西涼帝後,他們的後世子孫也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他們的故事一代代在絲綢之路上傳唱,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全文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