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近段時間收到的“抄襲”等言論的回應
字數:2755 加入書籤
近段時間太多睿智跳出來說我這本書和番茄某本叫做《詭舍》的小說雷同,話術包括但不限於“有點借鑒的嫌疑”“除了改了名字差不多和詭舍一樣”“偷文”……
我想奉勸這部分讀者睜大狗眼看看發布時間,哪怕是被封多次後,發布在起點這個第三版,都首發於2023年6月30日,比《詭舍》早整整二十一天。
並且在《詭舍》發書前,《無限詭異遊戲》已經蟬聯懸疑新書榜第一兩周,第一個副本《玫瑰莊園》已經完成,各種副本設定(保底死亡人數機製等)和詭計(時間倒流、三日循環、雙胞胎詭計、猜疑鏈和PUA誘導)已經揭曉,且在各大書友群有一定的討論度。
考慮到很多網文作者(尤其是番茄作者)確實多有去各大網站掃榜,汲取百家之長的特質……我就不多說了。
本書的第二版(《無限流:瘋批優雅變態大佬殺瘋了》)於2023年3月3日首發於番茄,於2023年4月19日被封禁,又在2023年10月14日一字未改被放出。考慮到番茄確實有封禁原創書籍供工作室抄襲的先例……我依舊不敢多說。
本書的第一版(《我在詭異遊戲無限回檔》,後改名《我將主宰詭異》)於2022年9月15日首發於起點,於2022年11月6日被封禁。齊斯和司契的所有人設在那時候就已經確定,著名台詞有:“我是一個滿口謊言的騙子,你準備好被我欺詐了嗎?”(LOFTER可查時間線,人設圖&語錄那一篇有九萬次閱讀、三千四百熱度,應該算是有較廣的傳播度了。)
寫這麽個單章隻是為了告訴所有ky和鑒抄的人,下次說話前過過腦子,看一眼時間線,說不定你家正主的靈感來源就是我呢。哪怕你家正主確實是腦子一拍、在封閉房間裏自己想出來的,但時間線一拿出來,也容易跳進黃河洗不清。
追我書到現在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的寫作態度,我喜歡創新,喜歡整大活,喜歡搞實驗文學,經常為想到一個市麵上少見的詭計歡欣鼓舞,然後也不顧寫作難度就開個新題材、新套路的副本,再打落牙齒和血吞,想辦法攻克寫作過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難。
前不久去注冊了版權,我在作品性質一欄寫道:我一直想創作一部涉及電車難題、社會達爾文主義、人類中心主義、自由主義等思想論爭的書籍,討論極端情況下不同信仰、三觀、認知水平、思維模式的人類做出的不同選擇……構造了多個具有獨創性的無限流副本,如雙胞胎詭計和時間循環嵌套的《玫瑰莊園》、探討槍手博弈的《食肉》、利用敘述詭計的《辯證遊戲》、利用時間詭計的《無望海》、首創“假線索”和銜尾蛇雙線結合的《雙喜鎮》、多個博弈遊戲嵌套並將小說與戲劇形式結合的《盛大演出》、三線重疊時空並提出語言學第四維度假說的《紅楓葉寄宿學校》、對傳統文化進行再創造的《倀鬼》、肉鴿闖關模式與副本文本結合的《鬥獸場》、書中書模式與外祖母悖論結合的《小心兔子》。
對於懸疑小說來說,核心詭計是決定性的東西。打個通俗的比方,寫懸疑小說就相當於出了一個題,讓讀者先做題,並在最後給出答案。而這套題和答案,就是核心詭計。
之所以說懸疑小說難寫,就是因為要想出獨創性的詭計很不容易。我不敢說我的詭計有太多的開創性(阿加莎、綾辻行人是我永遠的老師),但我可以保證我出的每一個“題目”都是經過反複打磨,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創新的;哪怕考察的是同樣的知識點(詭計),我也喜歡用上不同的題麵,給出不同的解法。
為了使得小說更具創新性,我甚至融入了博弈學、邏輯學、概率論等跨領域知識,也不斷為了解決問題展開新方向的學習。這也是為什麽這本書我寫得這麽艱難,因為每保質保量地完成一個副本,收束所有伏筆,完善全套邏輯,都相當於完成了一個創新課題,裏麵的很多細節和解法都是我自己冥思苦想得出來的。
不可否認,這本書犯了很多本格推理小說共有的毛病,重視詭計多過於故事,謎題越寫越複雜,解法越來越精密,情節趣味性反而不足,也缺少緩衝和調劑。但我依舊寫得很有成就感,因為我積攢了不少經驗,設計了不少新穎的寫法,說不定有那麽一兩個靈光一現的點可以給後來者提供參考和摹本。
是的,我不介意其他人借鑒我,詭計設計出來就是給人用的。你可以照搬我的設定,照搬我的成功思路,照搬我的題目,隻要不是連解法都一模一樣照搬就好。如果你願意注明靈感來源,我會倍感榮幸;如果你不注明,隻要我不發現,你的讀者別來我這兒跳,也沒事。
我說那麽多也不是想指責其他作者的借鑒現象。無限流小說本就需要廣泛取材,我最初的靈感來源於《驚悚樂園》和《販罪》,中期也受到過《蠱真人》等書的影響,多有致敬。我的核心詭計雖然主觀上完全是自己的設計,但難保不會在潛意識裏受到曾經看過的日推、英推的影響。
我能夠理解在網文對更新量的高要求之下,不是所有作者都有精力嘔心瀝血設計詭計,畢竟人是要吃飯的,不能像我這樣三天兩頭斷更玩失蹤。更何況一個詭計的設計真的需要夜以繼日的焚膏繼晷,是能逼得作者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心血盡幹的。
我現在隻覺得愧疚,因為種種心理和生理因素,《無限詭異遊戲》的更新慢到令人發指,以至於沒能拿到應有的成績,字數也少到使人難以相信這是一本23年的書。它也許因為本身的一些獨到之處成了很多人的靈感庫和好詞好句摘抄本,卻也因為劇情上的硬傷注定小眾。
我對不起我的讀者,我不夠強大,使你們也連帶著憋屈,被人欺負到頭上也無法抵擋對方聲勢浩大的聲討。但我相信創作不死,熱愛永存,用心血灌注的作品給人的感覺終究是不同的。我更相信原創崇高,抄襲可恥,這個世界上是需要有那麽一些人冒著困難寫一些沒人寫過的東西的。
言盡於此,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