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五章 重兵

字數:6463   加入書籤

A+A-


    直到今年四月才剛滿二十歲的嶽托長子羅洛渾,已經繼任多羅克勤郡王爵位、繼任鑲紅旗旗主之位好幾年了。
    雖然現在的他已經理順了鑲紅旗內部事務,已經成為清虜八旗裏麵無可爭辯的鑲紅旗旗主,但是沒有經過大風大浪洗禮的他,麵對眼下局勢仍不免有些恐慌。
    早在遼陽城被金海鎮大軍攻下的消息傳開之後,他就派人送信給多爾袞,請求盛京方麵派人親赴廣寧主持防務,要不就將往廣寧增派人馬。
    但是一個月過去了,多爾袞當時口頭許諾的援軍遲遲沒有到位。
    甚至包括三個月前,為了應對遼西各路人馬突襲邊外蒙古部落而被調往鐵嶺坐鎮的正紅旗主力兵馬,也是一去不回。
    由繼任和碩禮親王滿達海親率正紅旗主力,前往安撫穩固科爾沁蒙古各旗,固然無可厚非,畢竟“大清國”已經失去了高麗,絕對不能再失去外藩蒙古各部落了,尤其是科爾沁蒙古各盟旗,但是廣寧城這邊總要一起考慮考慮吧?
    這邊可是麵對著明國薊遼督師府和遼西的各路兵馬主力啊!
    然而滿達海他們剛一抵達鐵嶺、開原等地,就被多爾袞一道旨意下去,直接駐留在了當地,迄今已有三個來月了。
    可是事實已經證明,遼西各路兵馬的主力沒再繼續突襲邊外,去攻打科爾沁蒙古各部盟旗,而是盯上了廣寧城。
    羅洛渾雖然不敢當眾對多爾袞的各種安排口出怨言,但是他的心裏其實一直都在腹誹不已。
    “滿達海那邊也是,為何遲遲沒有消息?明國的主力兵馬,分明就在廣寧城外,他率正紅旗主力停留鐵嶺,遲遲不肯回援廣寧,兩紅旗本是一體,難道他要袖手旁觀嗎?!”
    現在兩紅旗的旗主,都是源出於老禮親王代善家族。
    其中,滿達海是代善的第七個兒子,而羅洛渾是代善長子嶽托的長子,乃是代善的長孫。
    相應的是,兩個人的關係雖然是叔侄,但其實年齡相差不大,羅洛渾剛剛年滿二十,而滿達海也不過二十一二歲,以往的私交也不錯。
    所以,在廣寧城麵臨危機的情況下,對滿達海的“見死不救”,羅洛渾的心裏是又急又氣。
    因為於情於理,滿達海都不該袖手旁觀。
    “王爺不要著急。以奴才之見,皇上迄今沒有從盛京派來援軍,一方麵必有其他的考慮,另一方也說明皇上對王爺充分信任。”
    麵對年輕的第二代克勤郡王羅洛渾,協理鑲紅旗旗務的總管大臣老將瓜爾佳吳拜,站出來躬身開解勸慰道:
    “再一個,閭陽驛城、西平堡城失守的消息,前天夜裏才剛剛送出,至今不過兩日,王爺還是要多一些耐心才是。”
    這個吳拜,本是多爾袞自領的正白旗人,屬於多爾袞的親信。
    多爾袞在即位之後,既擔心羅洛渾、滿達海這些人年輕沒經驗,辦不好鎮守西線的差事,又擔心他們對自己有二心,不肯乖乖聽話,所以便從自己的正白旗中拔擢了許多舊部老將,安插到了兩紅旗內擔任總管大臣。
    畢竟,想當年老禮親王代善死後,對於正紅旗、鑲紅旗旗主的位置,多爾袞與黃台吉的意見並不一致。
    多爾袞推薦的人選,是碩托和阿達禮。
    至於最終的人選,也就是滿達海和羅洛渾,則是黃台吉的決定。
    黃台吉此舉不僅挫敗了多爾袞的圖謀,而且一舉收獲了滿達海、羅洛渾和兩紅旗許多人的忠心。
    但是現在,時過境遷,黃台吉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在位的是多爾袞。
    雖然兩紅旗旗主的名分已經確定,不可輕易更改,但是當年雙方種下的嫌隙,卻並沒有隨著多爾袞繼位後對他們名分的認可而得以消除。
    結果就是,出身正白旗的這個吳拜,在去年多爾袞即位不久,便取代了此前的鑲紅旗總管大臣,被安排到了廣寧城中協理防務。
    如今在鑲紅旗的滿蒙大員裏麵,他屬於多爾袞的人,話裏話外當然是站在盛京朝堂方麵來考慮問題。
    雖然他對眼前形勢,心底也十分悲觀,但是在羅洛渾和其他鑲紅旗滿蒙大員麵前,還是要強撐局麵。
    “是啊,主子爺,廣寧城高大堅固,遠超閭陽驛城、西平堡城,就算明軍重炮多過我們,也不是他們短時間能打破的,而且我軍糧草足以支撐半年之用,隻要頂住十天半月,外麵形勢必然發生變化。”
    這時,一直隸屬鑲紅旗的老將、廣寧駐防昂邦章京馬喇希,也出麵力挺吳拜。
    “到那時,明軍主力師老疲憊,糧草不繼,才是盛京和鐵嶺方麵出兵,前來為我等解圍的最佳時機。
    “所以,奴才以為,以我大清國皇上之英明,皇上或許是在下一盤大棋,而我們則是我大清國誘敵深入,然後畢其功於一役的關鍵。”
    這個馬喇希,早在安平郡王杜度還活著的時候,就是鑲紅旗下的重臣了。
    後來由於張存仁“叛變”,安平郡王杜度被殺,馬喇希也被回師盛京的黃台吉問罪奪官,直到多爾袞即位,才有重新起用了他,讓他做了廣寧駐防八旗的昂邦章京。
    所以,他算是如今的鑲紅旗裏比較傾向於多爾袞的滿蒙大員了。
    誰料他的“大棋論”剛一拋出,就立刻遭到了另一位在嶽托時期就是鑲紅旗老資格的元老重臣的反駁。
    “馬喇希你說什麽胡話?!今日城外重炮輪番轟擊的情形,你難道沒有看見?你真的以為西城牆還能扛得住十天甚至半個月?”
    這個毫不客氣當眾質問馬喇希的人物,正是羅洛渾的外祖父吳爾古代。
    其出身哈達部,是哈達部末代貝勒之子,本身又是老奴奴兒哈赤的女婿之一,加上後來又嫁女給嶽托為繼福晉,所以與野豬皮家族是親上加親,地位尊崇。
    當然,因其出身哈達部,且身份顯赫,其在老奴統治時期雖然地位尊崇,但並未受到重用。
    直到黃台吉將鑲紅旗旗主之位交到羅洛渾的手上的時候,為了補上羅洛渾年齡小經驗不足等短板,年近六十但是身為羅洛渾外祖父的吳爾古代進入黃台吉的視野,後被授予鑲紅旗滿洲固山額真的職務。
    八旗滿洲固山額真這個職務,聽起來好像不如八旗管旗大臣顯赫,但實際上是一旗之下真正的實權派。
    因為他才是管理本旗旗下戶籍、兵員、作戰、訓練和各種錢糧分配等一切事務的人。
    而管旗大臣,更像是朝廷派出機構的頭目,其作用更像是溝通中央和地方的橋梁,或許還有監督朝廷政策貫徹執行的職能,但是充其量算是上麵派來的欽差。
    比如在鑲紅旗內,如果羅洛渾支持吳拜,那麽他的一些想法就能落實下去,如果羅洛渾不聽他的,或者對他的一些計劃安排不置可否,那麽一個吳爾古代就能將其完全架空。
    如果算上吳爾古代與羅洛渾的關係,有些事情就算是羅洛渾支持,作為管旗大臣的吳拜,如果吳爾古代反對,他也很難推行下去。
    所以,此時吳爾古代發了話後,場麵直接逆轉,原本還想靠著各種找補鼓舞士氣的吳拜、馬喇希等人,瞬間被拉回到了嚴峻的現實麵前。
    “現如今廣寧城內,駐防旗人有數萬口之多,這些人的生死前程,全都在你我幾人肩上擔著,你我之輩怎麽能不多想一步呢?”
    “郭羅瑪法,您有什麽想法?”
    吳爾古代的話,不僅鎮住了吳拜、馬喇希等在場之人,一時也讓原本就有些慌張、甚至有些膽怯的羅洛渾,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
    郭羅瑪法是建州女真話裏對外祖父的民間稱呼,此時羅洛渾直接叫出了這個稱呼。
    “我看城外明軍重炮不下百餘門,分布於東、西、南三麵,雖皆威力驚人,但以西麵為主,若是其明日後日仍然如同今日這般持續不斷轟擊城牆,我擔心西城牆頂不過兩天。雖然我已安排了人手從內加固,但是外牆垮塌恐怕是遲早的事情,我料想最遲也不會超過後日。”
    吳爾古代年逾六十,身材矮壯,容貌矍鑠,但是胡須已經花白。
    此時他的用詞雖然都是“擔心”“料想”之類的比較含糊的詞匯,可是其神態語氣卻一點也不容置疑。
    “我們也有重炮——”
    馬喇希試圖提醒吳爾古代和在場眾人,可是吳爾古代馬上反駁道:
    “可是你有多少傷擅長用炮的烏真超哈?!”
    吳爾古代的反駁,讓馬喇希啞口無言。
    原本鑲紅旗的漢軍隊伍相當強大,他們中許多人出身遼西各路明軍的車炮營,十分擅長使用各種火器槍炮,被編入鑲紅旗漢軍之後,多數人都隸屬於烏真超哈隊伍。
    但是,前兩年的那場“廣寧兵變”,使得鑲紅旗下的漢軍隊伍一下子“十不存一”。
    在現在的鑲紅旗甚至廣寧駐防八旗之中,不要說漢軍烏真超哈了,甚至整個鑲紅旗的漢軍都已經名存實亡了。
    一方麵,張存仁、張洪漠、祖澤潤、祖可法等“反正”將領帶領自己麾下的漢軍隊伍和大批車炮裝備回歸遼西那邊去了。
    另一方麵,彼時因為各種原因不在廣寧城內的鑲紅旗漢軍餘部,在兵變發生後,也失掉了各自滿蒙主子的信任,徹底靠邊站了。
    這兩年來,由於廣寧城的位置至關重要,先後有兩紅旗的兩個王爺輪流戍守,其城防不斷得到加強,也陸續補充到位了許多火炮。
    其中更有原款天佑助威大將軍和新鑄的天眷神威大將軍重炮合計多達三十一門,並且積攢和儲存了大量的彈藥。
    為此,羅洛渾甚至請旨,從鑲紅旗下編列最早也最忠心可靠的那批滿蒙牛錄之中,抽調了一批青壯旗丁,特意重建了一個滿蒙旗人為主、漢人包衣為輔的新的烏真超哈營。
    但是一支烏真超哈的建立,可不是光有一批火炮或者重炮就可以了的。
    它要想真正發揮作用,還必須有大批堪用的炮手才行。
    然而張存仁等人的“反正”或者說“叛離”,使得鑲紅旗失去了大批有經驗的炮手。
    而新征召的出身各個滿蒙牛錄的鑲紅旗旗丁,忠心方麵自然是沒得說,可他們在使用重炮方麵幾乎就是一張白紙。
    加上這兩年“大清國”與宣大方麵貿易斷絕,國內鐵料、銅料緊缺,新鑄成的重炮數量有限,因此每一門都格外珍貴。
    而這一狀況,也導致了大量新編的“重兵”,在重炮使用方麵存在著嚴重的訓練不足和經驗不足。
    於是,雙方一經開戰,他們便赫然發現,新組建的滿蒙混編的烏真超哈裏麵,竟然沒有幾個堪用的可以駕馭重炮遠射的炮手。
    廣寧城內本就不太多的重炮,由於四麵布置的原因,其麵向城西方向明軍重炮陣地的一麵,隻有區區八門重炮。
    而其中屬於新款的天眷神威大將軍重炮,更是隻有一門。
    這款新鑄重炮,在廣寧城一共有五門,其中有兩門部署在原本羅洛渾認為最重要的南門甕城上,其他三門則分布於東、西、北三個方向。
    如今戰事打響,他才發現之前的部署有誤,但城外明軍在東、西、南三麵都有炮陣,他一時也不知道要不要盡快調整以及該當如何調整。
    就這樣,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四月二十六日的炮戰打響之後,廣寧城頭的火炮很快便被完全壓製,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其中被給予厚望的天眷神威大將軍重炮,射程雖然夠遠,足以覆蓋明軍炮陣,但是由於缺乏有經驗的炮手,白白浪費了開戰之初建立功勳的大好機會,很快便在明軍鋪天蓋地的重炮轟擊中損失殆盡。
    眼下隻剩北門甕城炮台上的那一門天眷神威大將軍完好如初,但其從開戰到現在,也絲毫沒起作用,隻是一個擺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