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隻身犯險

字數:2366   加入書籤

A+A-


    “看來是瞞不過伯瑜兄。”

    麵對趙瑾的詢問,華雄也賊兮兮的笑了起來,恭維了句,便話鋒一轉的歎息道,“伯瑜兄,雄雖然是有別意,但你僅任職別部司馬可甘心否?”

    【注:趙瑾的字查不到,杜撰了個,取自《說文》:“瑾瑜美玉也”】

    趙瑾聞言,便昂頭看天,陷入了沉默。

    他是得父祖萌蔭之功,入朝為郎並充任羽林的。入雒陽時未及弱冠,如今已經年過三旬,卻隻得了別部司馬的官職。

    雖然說,別部司馬的官職也不算低了。

    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其他的西園八校尉,譬如袁紹、曹操,他們一個四世三公之後,一個有個口碑很好封了侯的大父,他趙瑾比不了。

    但淳於瓊呢?

    與他同輩一起為郎,如今卻和他從父趙融同為西園八校尉之一了。

    其中若是沒有淳於瓊出身潁川的關係,趙融是絕對不信的。

    “狩元,我等邊陲鄙夫的仕途,終究是比不上關東世家的。”

    沉默了半晌,趙融才搖頭深深歎息的聲音悠悠。

    旋即,又失聲笑了起來,“當然,其中不包含你在內。你歲不過剛及冠,就已經被天子聖眷,官拜行護羌校尉了。”

    “因時之眷,豈能長久乎?”

    卻不想,華雄也在搖頭歎息,“伯瑜兄恐怕不知,我一個無根基的黔首得了官職,每日都如履薄冰,擔憂著一步走錯便萬劫不複。”

    是擔憂再次被朝廷當成棄子吧!

    趙瑾想起了去年朝廷對西縣的調度,眼眸有亮光微微閃過。

    想了想,就不動聲色的揭過這個話題,“是故,狩元是想在此次平叛,搏取些功勞?”

    “那是自然!”

    毫不忌諱的,華雄就將私心托出來,“我輩邊陲之人,功名祗向馬上取!既然已經辛苦跑來益州,為何還要將這平叛之功,給新任州牧做嫁衣!”

    “好一個功名祗向馬上取!”

    話語剛落,趙瑾就以掌擊腿而歎,還伸手過來親切的拍著華雄的背部,“狩元不愧我漢陽好男兒也!”

    不過呢,他到底也是混跡京師十數年的人。

    感慨完了,就緊著加了句,“不過狩元啊,我等也要以大局為重。功勞是可爭,但切不可因爭功而誤了朝廷大事。”

    “伯瑜兄說得是。”

    華雄頷首而笑,就探過來了腦袋,低聲私語,“雄的打算,是到了閬中郡後,伯瑜兄駐紮城內,我引本部兩百先去折了賨人的銳氣。然後伯瑜兄再尋縣內有威望的豪強大戶或長者,前去給賨人傳達朝廷招降之意。此事若是能成,這平叛之功就與新任州牧無關了。”

    先樹威,再宣德?

    倒也不失為攻心之策。

    而且華雄隻引兩百兵馬去揚威,這點小規模的衝突,也不會激起賨人的誓死反抗,對朝廷招降影響不大。

    隻是,賨人勁勇!

    華雄去了,不會就回不來了吧?

    那可是天子親口讚譽的“虎臣”啊!

    他趙融要將華雄折損在這裏,回去京師後,還會有好果子吃?

    但是,獨享平叛之功,好像聽起來很不錯的樣子......

    趙瑾眉毛緊縮,滿臉的猶豫不決。

    許久,他才歎了口氣,轉頭過來看著華雄,“狩元,你的驍勇之名我也有所耳聞。但行伍之事,能不弄險就不弄險,此議還是不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