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前倨後恭

字數:2702   加入書籤

A+A-


    三日後,朝陽初升。

    有賨人孤身而來,於城外呼喚華雄前往水畔一聚。

    堅持戍守在城牆上的趙瑾,連忙讓人去城內軍營裏尋華雄,還有閬中縣的賊曹。

    他有些迫不及待了。

    雖然那天,去見賨人邑君的華雄歸來之時,他還責備了幾句“身為將率不該隻身犯險”等等言辭。

    但算算時間,賈龍派人去接的益州牧劉焉,行程也差不多到蜀中了。

    如果數日內,還不能將賨人勸降,那麽此番平叛的最大功勞,就得被記在劉焉的身上。

    至於也讓人去尋閬中賊曹,則是他之前和華雄的商議。

    尋一個讓賨人信服的望族或者士人,出麵為雙方周旋,讓招降更具誠意,也讓朝廷的詔令更具信服力。

    這個賊曹是程畿。

    字季然,閬中人,以德行聞名鄉裏。

    被前任巴郡太守趙部六月時已被叛亂的馬相所殺)征辟,授予閬中縣賊曹之職。

    其性情剛直,為吏後斷事公允,且潔身自好,甘於清貧,從不做貪贓或索賄之事,素來被鄉裏及賨人所敬重。

    趙瑾找閬中令要人時候,程畿就被推舉了出來。

    華雄對他頗為敬重。

    一方麵,是程畿年齒已有三旬,出於敬長的世俗之理。

    另一方麵,則是此番要倚仗他周旋招降之事。尤其是華雄還知道,程畿也是在史書上留下大好名聲的人。

    出城時,看到程畿無馬代步,便讓部曲讓出戰馬給他。

    並且在沿路上,還以求教的口吻,很客氣的問及巴郡風物以及賨人習俗等。

    居高位之人擺出禮賢下士的姿態,總是能讓人心生好感的。

    程畿也盡心作答,彼此相談甚歡。

    等到了水畔賨人落營之處,程畿看到出迎的賨人,不等雙方引見就利索下馬,先衝著中間一人拱手做禮,“不想在此處得見到杜邑侯,幸哉!”

    那名賨人邑侯,正值壯年,身軀頗為雄壯。

    密密的虎紋文身,從他半袒的著衣露出來,竟然一點都不畏懼深秋清晨的寒意。

    看到程畿了,也麵露喜色,疾步向前就執住程畿的手,豪邁大笑,“原來是程賊曹到了!哈哈哈......”

    看得出來,他們兩個早就相識,而且還是交情匪淺。

    也讓後麵看著的華雄,不由捏起了下巴。

    姓杜的邑侯?

    賨人的七大姓首領之一嗎?

    哈!

    看來是賨人對我三日前的威逼利誘,還是很上心的。

    “華校尉,容我引見。”

    程畿和杜邑侯見完禮後,便伸手虛引,“此位乃賨人杜姓首領,安漢縣的杜邑侯,名諱濩。對了,閬中縣的樸姓首領,是杜邑侯的姨兄。”

    閬中縣賨人首領的表兄弟?

    華雄一聽,就心中明了。

    程畿這是告訴他,杜邑侯能做主閬中、安漢縣兩地的招降之事。

    又或者說,他能做主此次賨人叛亂,是戰還是降。

    方才來的路上,程畿就說過如今的賨人七大姓,已經變成杜、袁、樸三姓獨大。若是杜、樸兩家意見一致了,袁姓首領也不會獨立去對抗朝廷。

    因為那是自取滅亡。

    是故,華雄也不怠慢,先行拱手示意,“久聞賨人有七姓首領,皆為豪傑。今日得見杜邑侯,不勝歡欣。”

    而那杜濩聞言,先是細細打量了一番華雄,才露出斜眼而笑,神情滿是桀驁,“華校尉不必客氣。我們孳人少文學,不喜虛禮。恩,既然有程賊曹隨來,我們就不在此商談了,有請兩位入我營寨內把酒言歡,不知道華校尉願意否?”

    想試試我膽色,看我敢不敢獨身進營?

    嗬,有趣!

    “能得杜邑侯之邀,我豈有不願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