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卻之不恭
字數:2375 加入書籤
在方才射雁立威和程畿周旋,華雄又有心結交之下,宴席之中其樂融融。
關於朝廷招降之事,作為賨人代表的杜濩,也鬆了口。
又或者說,他們賨人也不想繼續打下去。
畢竟他們這次叛亂,是趁著馬相舉事牽製了益州兵力的。
如今馬相等人已經伏誅,而朝廷又來了既往不咎和減免賦稅的赦令,自然是見好就收。
而且他們賨人早就全部編籍入戶,各鄉各邑的情況也被官府掌控,繼續反抗下去,除了讓族人多出些孤兒寡母之外,別無好處。
隻是杜濩強調了一點,張修是絕對不會交出來的。
理由是張修給賨人治病,取酬勞僅五鬥米,也算是仁德,他們賨人不能做忘恩負義之事。
對此,華雄直接點了頭。
此番來巴郡平叛,天子劉宏又沒有要求砍了張修。
顧全大局就好了,何必節外生枝呢?
公事談得七七八八,就到了私事的時候。
杜濩揮手讓賬內的閑雜出去後,便給華雄舉盞邀杯,問起了三日前華雄所提到的,讓賨人不再生活困頓的辦法。
一旁的程畿,聽了也捏起了胡須,目光炯炯,興趣大生。
華雄私下給賨人邑君承諾的事,他是不知道的。
也是他喜聞樂見的。
身為閬中本縣人嘛,怎麽不希望賨人的日子也好過一點,免得他們隔個十年八年的就起兵鬧事一次呢?
華雄也不推脫,當即就預謀已久的想法托出,給了杜濩兩個說法。
第一個,是立竿見影的。
他直接將上庸申家,為他操辦用戰馬換取荊州糧秣之事說了。
然後表示巴郡賨人可以將族內的清酒交給他,讓上庸申家帶去荊州換取糧秣物資。
賨人擅於釀酒。
名為清酒,又名旨酒。
戰國時期,與秦國定互不侵犯盟約的時候,就有“秦犯夷,輸黃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鍾”的事跡。
【注:黃龍瓏),即是大旱求雨時所用的刻有龍紋的玉,珍貴異常。】
賨人棲居素來閉塞,少於巴郡以外互通,將清酒拿去富庶的荊州販賣,自然能獲利頗豐。
同時,華雄還提出另一個物資交換方法。
賨人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如果願意運送鐵錠來武都郡,他華雄可以用戰馬或者牛羊置換,並且會派人給漢中各路關隘,讓賨人運鐵隊伍順利通行。
【注:巴郡宕渠縣產鐵,是古賨國舊址,也是賨人主要聚居地之一。】
而第二個說法,則是需要等待一段時間的。
賨人擅於織布,所產的賨布土家織錦的前身)五色斑斕,不比蜀錦的品質差,也會受到西域各國的歡迎。華雄以自己身為護羌校尉,主事西北,以後肯定也要涉及到絲綢之路為由,表示屆時可以為賨人將賨布弄去西域各國謀利。
還信誓旦旦的說,五年之內,他絕對能組織起一支走西域的商隊。
算是畫了個大餅。
對於後麵這個說法,杜濩直接無視了。
又或者說,前麵立竿見影的辦法,已經讓他覺得無需去考慮什麽鬼西域了。
想想也對。
彼此初次謀麵,尚未建立合作的信任,去操心五年以後的事情幹嘛?
不過呢,對於清酒和鐵錠的置換,這種看得見的事情,他還是很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