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四章、務必成全

字數:2467   加入書籤

A+A-


    色厲內荏。

    用這個詞來形容河關羌胡部落,最是適合不過了。

    他們合兵兩千壓境抱罕示威,看似來勢洶洶,卻在細節之處透露出了不想與漢軍相互攻擊的本意。

    按照兩軍交戰的常理,既然都壓境而來,就趁著漢軍來不及準備的時間差裏,先突襲幾處漢軍駐紮點或者劫掠小村落,製造民眾恐慌和“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的因糧於敵。

    又或者是發揮羌人傳統的羌鬥戰法。

    將來去如風的優勢最大化,將兩千分成十部八部將抱罕城池周邊都給禍害了,逼迫漢軍不得不出城池來戰,進而將戰爭的主動權抓在自己手裏。

    但這些他們都沒有做。

    反而是再度派了使者前來,撂下一句狠話:“羌人傳統,以戰死沙場為榮!你要戰,我們就戰!”

    話語聽起來,還是挺有骨氣的。

    華雄對此,嗤之以鼻。

    威風是打出來的,傲氣是以實力為基礎的,裝腔作勢有什麽用?

    再說了,戰爭並非兒戲。

    要麽就不出兵,一旦出兵了,就將事情做絕了。

    一開始就想著給雙方關係留有餘地,豈不是讓對手看透了虛實?

    簡直是愚不可及!

    當即,帶了杜默和龐德的護羌營,以及薑敘的白馬盍稚義從和王靈的羌道義從,出城三十裏備戰。

    並讓那名使者回去當傳話:給河關縣群盜各個首領分析如今的現狀。

    他和王國早就積恨為仇讎,沒有緩和的餘地。

    數月個後王國修整完畢,絕對會發兵前來攻打抱罕。

    屆時,河關夾在雙方勢力之間,肯定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就算他們投靠了王國,也避免不了消亡的命運。

    因為戰爭是雙刃劍,傷人亦傷己。

    他們投靠了王國,肯定要表示下誠意,出兵出力是免不了的。

    說不定王國心狠點,還會將他們當成了炮灰。

    而且抱罕城池堅固,易守難攻,也意味著這是一場長時間的拉鋸戰。

    狄道和抱罕之間有大夏河的阻礙,王國運送糧秣等物資十分不便。時間久了,也許會生出就地補給的心思來。

    就算王國沒有,聚集在他麾下的部落也會有。

    掠奪,並吞,搶占牧場擴張實力。

    這種事情,在涼州屢見不鮮,也是所有種羌部落共同的熱衷追求。

    他們既然都隨王國前來抱罕了,為何不順勢將實力相對弱小的河關群盜先吞下,來到開胃菜呢?

    退一步來說,拋開就地補給的因素,隻要華雄與王國之間戰爭開啟,河關群盜就會迎來覆滅。

    無論的勝負如何。

    華雄勝了,不用說,以後絕對會發兵滅了。

    而王國勝了,占據了抱罕後,怎麽會沒有“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心思?

    到那時候,河關群盜要麽俯首淪為附庸,要麽直接被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

    此情此景之下,他們還想保留河關縣的自治權,繼續過著逍遙的小日子?

    癡人說夢!

    想保住世代繁衍生息的牧場,就隻能選擇與華雄並肩作戰!

    因為華雄的背後是大漢朝廷!

    隻要他們願意擁護漢室權威,承認自己是大漢子民,就能得到朝廷庇護。

    當然了,得到了庇護,有些義務也是承擔的。

    比如徭役兵役,還有賦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