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新君劉協

字數:2368   加入書籤

A+A-




    性格,決定命運。

    而且這個命運,不僅是指個人命運。

    在人治的時代,一個人的性格甚至能決定國運,或者說一個政權的命運。

    有巨大人格魅力的袁紹,如今就是行走在左右大漢朝命運的分岔路口。

    退一步,董卓擅專朝政將勢不可擋。

    而進一步,以身家性命去拚一把,則是有可能成為中興權臣,大漢朝的第二個霍光!

    因為對於如今的大漢朝來說,已經熬過了最艱難的五年。

    黃巾之亂自從張角兄弟被誅後,其餘的零星之火可以當成普通民亂;而幽州叛亂已經基本平定,涼州的叛軍更是被皇甫嵩擊敗,退守隴右舔傷口。

    還陷入了分裂中,無力再一次組織大軍來襲關中。

    至於這些年漢靈帝為了對抗舉國叛亂如雲,而下放權力給個州郡,形成一方諸侯,進而削弱了朝廷中樞的控製力,也無需太過於擔憂。

    一方麵,是他們這些地方諸侯,是不會坐看黃巾餘孽損傷自己利益的。

    另一方麵,則是以袁紹的能力和威望,隻要能主事朝政,用二三十年之功,未必不能將下放的權力再度收回來!

    給大漢朝再續個百八十年的命。

    【注:東漢末的諸侯並起、地方豪強坐大的情況,遠遠不如安史之亂的唐朝嚴重,而唐朝在安史之亂後依舊存在了一個半世紀。】

    唉,隻是可惜了。

    四世三公的出身,給袁紹帶來聲望的同時,也給了他優渥的成長軌跡。

    至今為止,他的人生,就沒有經曆過挫折。

    因而,他的性格裏,也缺乏了類似於賭徒的血性。

    至少在“不成功便成仁”的豪賭裏,他沒有讓人看到果敢的品質。

    被他回絕提議的鮑信,覺得雒陽局勢無力回天,便帶著兵卒歸去鄉裏了。

    【注:這也是曆史上群雄逐鹿時,袁紹勢力最大,天下豪傑皆推崇他,隻有鮑信覺得曹操才是統領天下群雄、能撥亂反正的主要緣由。】

    而並州籍貫的將率,如張遼也在等待中殆盡了耐心,出於糧秣需求下,率兵去依附於把持朝政的董卓。而張揚則是對鮑信有學有樣,率兵返回上黨了;就連官職為執金吾的丁原,都因為不臣服於董卓,被董卓利誘麾下部將呂布給殺了,並其兵。

    【注:張遼和張揚被何進授予新官職後,不再隸屬於丁原,和呂布也沒有隸屬關係。張遼是在董卓被殺後,才率兵歸成為奮武將軍的呂布麾下。】

    至此,袁紹就算再想以兵驅逐董卓,都沒有了機會。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董卓挾兵鋒之盛,以少帝無人君威儀為由,再議改立陳留王劉協之事,變得勢不可擋。

    尚書盧植嚴辭反駁,被董卓無視之。

    而袁紹知道不能力抗,便假意說這種大事該和他的從父、太傅袁隗商議尋得脫身,將印節懸於雒陽東門上,奔往冀州。

    就連被董卓表請為後將軍的袁術,都出奔往南陽郡而去了。

    其實他們兩人的做法,也很對。

    作為四世三公袁氏的中青代,他們肩負著門楣傳承的未來,避免沾上這種廢立之事,也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聲望,以便日後再度崛起。

    恩,荊州南陽,大河之北,這兩個地方是很有潛力的。

    南陽郡不用說,是光武帝的故裏,又靠近袁家的大本營汝南郡;而另一個是光武帝奠定帝業的地方。

    至於他們兩個出奔了,董卓會不會因此心生不滿,縱兵迫害袁家嘛。

    袁家還有一位嫡子袁基,留在雒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