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何故不降
字數:3387 加入書籤
南鄭,城牆上。
張魯已經扶著垛口佇立好久了。
隻是發麻的雙腿和脹痛的腳掌,都被心中的焦慮給壓了下去。
他在等著米倉道那邊的戰果傳來。
又或者說,他是希望晌午那場暴雨,能讓張修得以喘息的機會,能苟延殘喘到賨人首領從巴郡率軍來援。
那是他在絕望中,心裏寬慰自己的唯一希望。
隻是有些時候,世事往往事與願違。
他看見一杆繡著“華”字的將旗,在如悶雷般的馬蹄聲中,從地平麵浮起,然後慢慢變得清晰。
華雄帶著騎兵歸來圍困南鄭了,張修還能幸免嗎?
不可能了......
一路疾馳而來的華雄,於城外約莫一裏處駐馬。
待一直巡視在南鄭城池周邊的王靈,上前細細稟報走訪從城破時逃出來的黔首百姓、得到的情報後,便揮手讓武都義從們尋個地方落營暫歇。
楊昂與薑敘帶領的步卒還沒趕到,如今是不能攻城的。
不過,有些事還可以試一試。
他囑咐了幾句,讓王靈尋來筆墨等物,在一片小布帛上揮毫舞墨了幾句,便綁在箭矢上。持弓馳馬向前,將箭矢給射了過去。
恩,是以張修已死、南鄭無生路的實際,勸說張魯投降。
還以討逆將軍的名義承諾,殺死太守蘇固的首惡張修已誅,其餘投誠者可既往不咎。
至於張魯會不會信嘛.......
試一試唄!
勸降成不成,又不會少塊肉。
再者,用張修之死來動搖下城內的軍心,待趙昂等人到了,攻城也更加順利點。
而站在城牆上的張魯,見華雄馳馬引弓之際,早就矮身躲在了垛口下。
倒也不是張魯膽怯。
而是華雄“百步之內,例無虛發”的擅射名聲,張魯在進軍漢中的時候,就斷斷續續通過收集情報了解過了。
他想奪漢中,就繞不開華雄嘛,知己知彼也是應該的。
隻不過,他倒是白費心了。
華雄射出來的箭矢,直接釘在了城牆的箭塔簷眉上,離城牆約莫兩丈高呢!
根本就沒有一箭射死他的心思。
待華雄縱馬離去後,張魯便讓兵卒們爬上箭塔,將箭矢給取了過來,展開綁著的小布帛,細細一看,便陷入了沉默。
因為華雄那句“首惡已誅,餘者不咎”的承諾,對他來說實在太慷慨了。
如今,他扼守南鄭城池的兵卒,隻有千餘人。
這點兵力,是無法守住城池的。
沒辦法,對於南鄭來說,他是外來者。
在攻殺太守蘇固的前提下,當華雄舉兵攻城的時候,別說發動城內青壯幫忙作戰是想癡心妄想了!
他還要分兵巡視城內。
以防城內的豪強大戶聚攏私兵趁亂打開城門,來個裏應外合!
退一步來說,孤城不守。
米倉道已經被華雄占據,他的麾下在沒有援軍作為堅守希望的話,有多少人願意跟隨他打一場必死之戰呢?
也就他張家的那點私兵了吧!
隻不過,華雄的條件很慷慨,但不代表著他就能接受。
他的家眷與宗族,除了仲弟張衛隨征來漢中郡,其餘都在蜀中,在劉焉的眼皮底下呢!
他要是投降了,劉焉難道不會舉起屠刀嗎?
嗬!
劉焉雖然已老邁,但出於殺雞儆猴的考慮,都不會有婦人之仁!
唉,要不,玉石俱焚吧?
在城破之際,縱火燒了邸閣裏的糧秣,以及毀掉官署裏堆積的稅收資財,再加上自己不屈戰死,劉使君就不會追究我戰敗之過,轉而善待我家小了吧?
張魯心頭上,泛起各種思緒。
也收起小布帛塞入袖子裏,緩緩起身,又繼續佇立而望。
這一次,他目光眺望的方向,是西北邊的陽平關。
因為他的仲弟張衛,就是奉他命帶著八百兵卒,往那邊而去的。
至於張衛如今處境如何,張魯不想去斟酌。華雄都帶著騎卒來到南鄭了,張衛的結局是什麽,不言而喻。
或許,他不應該讓張衛跟來漢中的。
畢竟此戰,是張家的機遇,也是生死考驗。
一開始就注定了,不成功便成仁。
唉,罷了,多思也無益。
張魯緩緩的耷拉下了眼皮。
夕陽已西下,夜幕自然也會隨即降臨,還徒然傷神作甚?
就在張魯心中有了決斷後的第三天,意外卻是降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