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七零章、老少與論

字數:2178   加入書籤

A+A-


    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用這句話來表達華雄的意圖,是最恰當不過了。

    他在當年在落門聚渭水畔,死皮賴臉拜夏育為師的時候,就將董卓當成了以後悖道而行的人。

    如今既然來到了美陽,有機會看到董卓,當然就要先將態度提前表明了。

    因為此番朝廷派來討伐羌亂的將領,主帥是張溫,前部統帥是皇甫嵩。

    這兩個人,和董卓的關係都不怎麽好。

    其中皇甫嵩和董卓的關係就很微妙。

    本來他們兩個都是涼州人,是“涼州三明”中皇甫規和張奐兩係的第二代,天生就存在著競爭關係。

    黃巾之亂前,皇甫嵩是北地太守,董卓是河東太守。

    若以這兩個郡的疆域、人口和財富來算,董卓比皇甫嵩更勝一籌。

    但是黃巾之亂後,董卓兵敗被罷官免職,皇甫嵩變成了大漢朝名聲最響亮的名將!官至左車騎將軍,封槐裏侯,食邑八千戶!

    說董卓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在華雄塵封的記憶力裏,皇甫嵩和董卓的矛盾馬上就要爆發了,提前先和董卓交惡,就等於給皇甫嵩賣了個好!

    至於司空張溫,他不是關西人。

    雖然他也會帶上地域的偏見,對華雄這個關西鄙夫看不上眼。但以混仕途多年的城府,肯定會明白“求同存異”的道理。

    隻要董卓這個家夥冒出點暴戾恣睢來,張溫怎麽可能不扔給華雄一點便利,讓他去刺激刺激董卓呢?

    對!

    這就是華雄故意和董卓交惡的目的。

    未雨先綢繆嘛,反正以後都決定不再一個壺裏尿了,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了,這種未卜先知,是無法給夏育解釋的。

    所以呢,麵對夏育的責問,華雄躊躇著言辭換成了另一種方式,“先生,雄是覺得破虜將軍麾下一個部將便如此驕橫,可見此人行事恣睢妄為,不可接近。還不如借故和他交惡了,雙方劃分界限,以後他犯了什麽事,也不會被牽扯到我們。”

    對此,夏育的眉毛挑了挑,用一臉狐疑的表情看著華雄。

    嗯,沒有說話,沒其他動作,就這麽靜靜的看著,仿佛不認識這個徒兒了一樣。

    怎麽,我的解釋漏洞很多嗎?

    不對啊,明明是半真半假了都,不是說假話帶上九分真的,就能騙人嗎?

    華雄心中也納悶了。

    想了想,又問了句,“先生,是雄的考慮有不妥之處嗎?”

    “嗯......”

    一個長長的鼻音,夏育捏著胡子,將華雄看得心中發毛了以後,才徐徐開口說道,“你的考慮很對。董仲穎此人,粗猛好殺,以前在軍中沒少做出殺俘取樂之事。這種人,以後得勢了也不會長久,離得他遠點也是對的。不過......”

    說到這裏,夏育拖了好長一個尾音,就沒有繼續了。

    不過什麽,你倒是說啊!

    就算是老人家說話,也不帶這樣大喘氣的好不?

    華雄心中無語,等了好一會兒夏育都沒有說話,就主動開口詢問,“先生,不過什麽?”

    然後呢,他就被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