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就計
字數:3923 加入書籤
薑容在書房呆的時間不是很久,也沒人起疑。
早在薑容走進書房的時候,就察覺到了不對勁,這個點光顧自己書房的,還能讓保護薑容的暗衛放進書房的,薑容輕笑,手持著燭台連著點亮了好幾盞燈“不用藏了,出來吧。”
書架後麵,一人由暗處向薑容的方向走進,行了個禮“深夜打擾公主,還望公主海涵。”
那麵容,除了柳妃宮中的紫憐還能是誰?
薑容勾了勾嘴角,燈火明滅間,笑的有幾分邪氣“你最近出來的頻率有點高啊。”
是真的有點高,紫憐是暗子,沒什麽極為重要的事情是絕不該麵見薑容的。
薑容說出這話,已經是起了幾分疑心了,紫憐趕緊解釋“奴婢給柳妃娘娘說奴婢回家省親了,替身奴婢一早就找好了,絕不會有破綻。”
薑容這才略略鬆了口“那你最好是有重要的事。”
要是沒有……紫憐知道後果,公主陰晴不定的性子絕不會讓自己好受“是蘇疏世子的事。”
蘇疏,虞後,薑姿,是薑容最大的仇人,虞後去了南方,薑姿去了北夷,隻有蘇疏,還在郢都。
薑容沒開口,紫憐繼續道“更準確的說,是西灃的事情。”
“不知道西灃出了什麽事,急召瓏譽郡主回去,大概就這兩日的事。”
時候不早了,哪怕薑容睡了會,也沒睡得很深,她又有了幾分困意,小小的打了個哈欠“西灃的事,本宮不怎麽感興趣。”
薑容說的話,十句裏麵九句假的,這句不巧,也是假的。
紫憐咬了咬唇,平常口齒伶俐的她不知從何說起了“西灃的事情有些遠了,奴婢先從近處說起,最近公主準備的宴會,是柳妃娘娘推薦公主來主辦的,雖然目前奴婢還沒發現什麽不對,但是奴婢總覺得柳妃娘娘在這件事情上沒安好心。”
“無憑無據就敢冤枉你主子,膽子不小。”薑容厲聲道。
紫憐自覺無辜,跪在地上“公主明鑒,奴婢隻有您一位主子。”
薑容勾了勾嘴角,靜靜地盯著紫憐,道“罷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本宮信你。”
這句話,薑容又說謊了。
真真假假的話最難辨,這話擱在薑容身上說的通,擱在紫憐身上更說的通。
紫憐比她母親聰明許多,但是從某種角度來說,紫憐的母親又比紫憐聰明許多。
薑容敢打賭,這次柳妃的算計,和紫憐脫不了關係。
上次紫憐見過自己之後,不管是紫憐投奔了柳妃,還是柳妃自己發現了不對,紫憐的問題都不能讓薑容無視。
按照原來的情況,在柳妃心裏,薑容就是個不足為懼的孩子,怎麽會設計薑容不怕打草驚蛇嗎?
這樣篤定的算計薑容,說明柳妃自己已經察覺不對。
薑容思來想去也就紫憐這有問題了,還沒騰出空著手去處理紫憐,紫憐就自己送上門來了。
紫憐鬆了一口氣,信就好。
“你先前說的瓏譽的事情,本宮心中自由分寸。”薑容淡淡道,“至於柳妃娘娘,本宮與她雖交情不深,但她是母後的人,沒什麽壞心思,不必多慮。”
聽了薑容的,紫憐才徹底放心了。
“你出來久了惹人疑心,早些回去吧。”薑容道,“本宮也乏了。”
紫憐再南熏殿呆的提心吊膽,聽到薑容的話自然不想多留,急急告退。
薑容望著紫憐遠去的背影,勾起嘴角,戚妃大概也沒想到吧,自己留下的棋子坑害了自己的親生女兒,沒有什麽東西是一成不變的,更何況……已經過去了這麽久。
薑容睡覺前,吩咐了雲蘭去查查瓏譽何時回西灃,這位瓏譽郡主來時動靜很大,走的時候卻這麽無聲無息的,情況不對啊。
次日清晨,薑容用膳時,雲蘭過來稟報“那位臨走前想要見見公主。”
雲蘭口中的那位是誰,薑容心知肚明。
除了瓏譽還能有誰?
薑容小口喝著溫熱微甜的豆漿,問道“她什麽時候走?”
雲蘭回道“不知,不過也就這兩日的事。”
“本宮昨天才出宮去了趟靜安寺,今日又要出去?”薑容道,“太頻繁了。”
“反正也沒什麽事,宮裏太悶,虞後娘娘不在,也沒人敢說公主。”雲蘭笑著道。
雲蘭說的倒是實話,薑容笑了笑“晚些時間伺候本宮更衣吧。”
瓏譽也算是暫時的朋友,畢竟,瓏譽和自己同樣討厭蘇疏。
“哎,好的。”雲蘭應到,去給薑容一會準備出宮的衣物。
薑容用完膳後擦試著嘴角,也不知道上次賜給瓏譽的西灃膳食用的香不香。
這樣想著,嘴角微微勾了起來,味道香不香還在其次,主要是要看看蘇疏的反應。
薑容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虞後也不願委屈了薑容,宮裏的能工巧匠大多都是圍著柔妃和薑容轉。
虞後衣服少而精,柳妃太後不喜打扮,柔妃呢,也算是薑容的長輩,就是出身不高。
所以,宮裏的衣服,薑容這就能占一半,穿著從來都不重樣,雲蘭有一項任務就是幫公主挑選好每天的衣物服飾,如今日的衣物,因為出宮的緣故雲蘭就要重新準備。
準備好了衣物,雲蘭服侍薑容沐浴,熏香,更衣。
平素是沒有這麽複雜,畢竟公主要去上太學,現在不用了,時間寬裕了,自然是越精細越好。
收拾好的時候,時間已經不早了,瓏譽郡主身份不低,告別總是要送些禮物的,雲蘭很貼心的準備好一起放到了馬車上。
薑容坐在馬車裏,雙手交叉置於腹前,做的端正。
這是在西灃養成的習慣,細數西灃曆史,西灃往往比大郢更重規矩,況且薑容前世還是西灃的帝後,西灃國母,西灃女子之表率。
公主已經離宮,留在南熏殿的碧蘿卻是為難萬分。
昨日碧霞沒跟公主回來的消息傳遍了南熏殿,今日公主又匆匆出了宮,也沒留下個什麽口信。
周嬤嬤尋到了南熏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