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許薛相見

字數:3830   加入書籤

A+A-


    薛氏的話誅心又毒辣,明明是平平的語調,卻讓明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來自母親的怒氣。

    薛氏的話足夠明顯,明玉也不想繼續隱瞞,幹脆坦白“我也不知道葉姨娘會做出這種事來,我……”

    “我也不知道,”薛氏冷笑,對於明玉的話並沒有選擇原諒,“想謀害我的,居然是我的女兒。”

    “母親……”明玉的雙目含著淚水,她很少哭泣,無論多疼,她都受得住,隻是,她母親的話,對於她來說,她寧願去替薛氏承受葉姨娘的傷害。

    “你是我的女兒,我會埋怨你,也可教訓你,還可以裝作無事發生,”薛氏緩緩道,“隻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需要的不是你的認錯,而是以後你不要再幹出這種蠢事。”

    “你可憐葉姨娘,可以同我說,有什麽計劃,也可以同我說,我是你的母親,至少,告訴我,我不會害你。”

    “我知道錯了,以後保證不會再犯。”明玉發誓道。

    她這種話其實說過不少次,但是第一次,她真真切切的在認錯,她明白了此事的後果,這事的後果,是葉姨娘的一條命啊!

    “你是我的女兒,無論你犯了什麽錯,都會由我護著。”薛氏坐到明玉的床前,撫摸著她細嫩的臉頰,目光柔的能泛出水來,“隻是,這個錯,會有人替你背負起來,並且,時間是一輩子。”

    對於明玉的認錯,薛氏不放在心上,她需要的,從來都不是明玉的認錯。

    明玉驚恐,又不解的看著薛氏。

    她很想樂觀的想一下,薛氏所指的一輩子,是指的葉姨娘,但是她不信。

    不信,從前便不想給葉姨娘活路的母親,在經過此事之後還會放過葉姨娘?

    除非,是母親有法子讓葉姨娘,生不如死。

    明玉不敢想……

    薛氏不在冷笑,唇邊的笑豔麗又溫柔,此刻的她才是明玉記憶裏平常的的模樣,隻是她說出來的話……

    “葉姨娘身死,怕是有心人會查到你身上,為避免牽扯,葉姨娘身死遠遠不夠。”

    “整個葉家,都不該在出現在郢都,你懂嗎?”

    “別忘了,葉姨娘的死與你有扯不開的幹係,葉家雖然勢微,卻是在暗處,這種風險,能除去,還是除了吧。”

    明玉似乎懂了,又似乎不懂。

    她不是不懂,而是不想懂。

    她……間接害死了葉姨娘。

    “事情已經過去了,這些後續,便由你去告知明澤公主,讓她善後,她會幫你的。”

    “……”明玉不在說話,也不想說話。

    她不知道她該說些什麽,是給母親懺悔……還是給葉姨娘懺悔?

    又或者埋怨母親心狠手辣,還是埋怨葉姨娘的不自量力?

    一步錯,步步錯。

    薛氏安撫性的握緊了明玉的手,這些殘忍的事情原不該讓明玉知道的,但是,就算今日不知道,日後,也是逃不掉的,長痛不如短痛。

    “我還要去找你舅母,你且好好緩緩。”薛氏道,“此事雖是你的無心之失,但也不能全怪在你身上,葉姨娘太蠢了,若是她恭恭敬敬跪在我麵前,跟我好聲好氣的說話,我也不想斬盡殺絕的,你該是了解我的,我既然忍受了葉姨娘這麽多年,又豈不知她是何人,更不會同她計較。”

    “她卻是再打平洛侯府加上蜀王府兩家的臉,就算我容得下她,你父親也容不下。”

    剛柔並濟,恩威並施,此刻的薛氏,才是真真有了幾分魯郡夫人的行事風格。

    薛氏說完,起身,美目含憂的看了明玉一眼,明玉並未注意到她,該做的薛氏都做了,能領悟多少就要看明玉的了。

    外麵的丫鬟候了有一段時間了,見薛氏出來,屈膝行禮道“魯郡夫人和平洛侯夫人在大廳等著世子妃。”

    薛氏點點頭,吩咐人照顧好明玉,便跟著那丫鬟走了。

    畢竟是薛氏生活多年的府宅如何走薛氏還是清楚的,那丫鬟的引路隻是禮節性的過過麵子罷了。

    “世子知道嗎?”薛氏問道。

    丫鬟揣摩著薛氏的心思,謹慎回道“事發突然,世子爺該是還不知曉。”

    “那便先瞞著吧。”薛氏道,“不是什麽大事,孩子之間的胡鬧罷了。”

    可不是胡鬧……也不是孩子了,二娘子還有兩年就要議親了,出了這檔子事,若是傳出去,二娘子和明玉縣主怕是都要顏麵掃地,丫鬟心道。

    不過薛氏這麽說,意思就已經很明顯了。

    護犢子,很護犢子。

    丫鬟順從道“是。”

    大廳裏,魯郡夫人和許氏候了有段時間了,關於薛巧玲的事,在薛氏到達之前,許氏便同魯郡夫人認過錯了。

    是她對薛巧玲關注不足,讓她養成這麽個無法無天的性子。

    其實若說錯……魯郡夫人明白,自己也有,若是許氏對薛巧玲關注不足,那麽自己便是對薛巧玲太慣著了,任她橫行霸道也一直滿不在意。

    畢竟,細數起來,除了薛巧玲和二房尚在繈褓裏的薛恭詡,平洛侯府嫡出一脈的小輩都在太學當中。

    當然,薛巧卉其實也沒有這麽名額,隻是因為熙和長公主的緣由,去求得聖上開恩才進去的。

    許氏亦是出身不低,總不至於為了這樣一件事去求熙和長公主吧。

    畢竟,熙和長公主與聖上隻是同父異母的姐弟,而不是向熙城長公主那樣的同父同母。

    許氏對薛巧玲關注不足則是因為,薛巧玲恰恰不樂意去上太學,太學規矩森嚴,學習又累,遠不如在家裏吃喝玩樂來的舒服,最初許氏還諄諄善誘的教導薛巧玲,到了後來發現薛巧玲本性如此之後,也就隨她去了。

    如此,釀成大禍。

    丫鬟給薛氏掀開簾子,將大廳帶進一陣冷風,魯郡夫人道“天寒地凍,奔波一趟,先烤烤火,暖暖身子。”

    許氏瞧著薛氏給予善意一笑,薛氏心底有數,許氏估計此刻也有內疚,她出身許家,其規矩,跟平洛侯府比起來,隻多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