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指桑罵槐

字數:3653   加入書籤

A+A-


    由於先前薛氏的吩咐,世子薑閩並不知道明玉的事,連著平洛侯對於用膳臨時換地的事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待與魯郡夫人分開,薑閩與薛氏單獨相處時,才尋到機會“可是出了什麽事?我聽平洛侯說原該在魯郡夫人那用膳的。”

    薛氏莞爾一笑“哪裏出什麽事,長公主這的藥膳極好,母親偶爾提起甚是懷念我便與大嫂同二嫂商量在二嫂這用膳,沒什麽不妥吧?”

    薑閩了然,他隻是隨口一問,並沒有多想“甚好,也算是盡盡孝心。”

    “進去吧。”薛氏整理了一下薑閩的衣襟,湊近他的耳畔道,“母親已經知曉,並未曾怪罪,隻是……葉姨娘已經自盡。”

    薑閩垂眸看著薛氏,臉上並沒有半分憐憫之心,他對葉姨娘的耐心早已耗盡,他本就是個冷漠的人,一個已經死去毫無利用價值的女人,和背後家族勢力龐大的薛氏相比,孰輕孰重,他心裏明白,他的回答幾乎沒有半分的猶豫“怪我,這些年慣著她,讓她不知天高地厚生出了僭越之心。”

    薛氏搖搖頭,坦然道“是妾身無福為世子誕育子嗣。”

    旁人提起這事該是一生的痛處,薛氏對於此事倒是坦然無比,尤其是現在她已步入中年,子嗣方麵更是沒什麽指望之後。

    薑閩握住薛氏的玉手,看著陪伴自己多年的發妻,深情款款承諾道“你且放心,日後定不會再出現第二個葉姨娘。”

    這未必是一句空話,先前葉姨娘那般隻是因為她誕育了蜀王世子唯一的兒子,有了薑麟的存在,日後也不會再有妾室會有著葉姨娘的地位。

    薛氏看著薑閩的雙目,笑著道“我信你。”

    隻是這信,有幾分,怕是隻有薛氏自己心裏清楚。

    不知不覺間,兩人經曆了葉姨娘的事情之後,關係似乎比以前更好了一些,兩人攜手進了大廳。

    魯郡夫人,平洛侯夫人,薛懷玦,平洛侯,熙和長公主,都已經落座,連明玉,薛巧玲,薛巧瑞,明陽,薛巧卉她們幾個小輩再加上平洛侯府的幾個郎君都已經到了,就差蜀王世子夫婦了。

    薛氏不自覺的看了明玉一眼,又下意識的看了薛巧玲一眼,兩人隔得極遠,顯然上午結的仇沒有絲毫化解的趨勢。

    她唇角帶著淺淺的笑,入座。

    兩個都是孩子氣罷了。

    今日在座的都是平洛侯府的自己人,沒有外人,魯郡夫人開口道“許氏,最近好好注意一下你的後宅。”

    許氏莫名其妙的被點到名,微微蹙眉,但又不想讓旁人瞧出來,她低著頭應道“是妾身……管理不好嗎?”

    不怪許氏惶恐,剛經曆薛巧玲一事,許氏敏感的很。

    “我們薛家立足於郢都多年,是有名的世家,你也出身許家,規矩想必跟薛家相比隻嚴不鬆,後宅如何管理我也不想指手畫腳,隻是你最近有些懈怠,便讓人生出了僭越之心,你若繼續懈怠下去,說不準,日後,我平洛侯府的後宅會由一個妾室管理的井井有條。”魯郡夫人說的諷刺。

    但許氏聽的是一頭霧水。

    大房後宅的妾室雖多,但是都是由魯郡夫人和她親自挑的,出身低,底子又幹淨的人,別說僭越了,就算是說個什麽話,都得掂量幾分。

    魯郡夫人這頓訓斥來的莫名其妙。

    但是許氏不是傻子,不需要想太久就明白過來了。

    魯郡夫人這是在指桑罵槐呢。

    在座的一共三家,大房就不用說了,許氏積威許久無人敢肆意造次,二房熙和長公主更是如此,後宅連個妾室都沒有。

    那便隻有……薛氏了。

    魯郡夫人一頓明朝暗諷並不是對著許氏來的,而是說給世子聽的。

    沒錯,是世子,而不是薛氏。

    薛氏,魯郡夫人私下估計已經說的透透的了,就隻差世子了。

    但是這方式……許氏不敢恭維。

    真是直接又難聽,雖說是指桑罵槐,但是在座的都不是傻子,當著這麽多人再加上小輩,蜀王世子的裏子麵子可全都沒了。

    不是許氏埋怨魯郡夫人,蜀王世子畢竟是皇室子弟,這樣直接而難聽的話,大可私下告訴薛氏由薛氏轉達的。

    薛氏掃了一眼蜀王世子的臉色,她知道,這是母親再用自己的方式給她撐腰呢。

    許氏連連承是,平洛侯畢竟跟蜀王世子同朝為官,關係不錯,也不忍心看他這麽被自己母親擠兌,打了兩局馬虎眼這事便算揭過去了。

    魯郡夫人也沒在抓著不放,點到為止,繼續下去反而會起反效果。

    魯郡夫人的法子看似衝動直接,實際上精明著呢,看看再坐小輩的表情便能窺得一二了,不知道內情的明玉明陽同情的看著許氏。

    而出身大房的薛巧瑞,薛巧玲則疑惑的看著自己的母親,一點都看不出,聽不出異樣。

    由於有了魯郡夫人開頭的那頓訓話,這頓飯吃的沉悶無比,許氏倒是想活躍氣氛,但瞅著魯郡夫人沒活躍氣氛的意思,便也歇了這顆心。

    熙和長公主若有所思的看了薛氏一眼,對於魯郡夫人的意思也明白了個大概,不由得想笑,當然她隻是想想,她雖然是公主,因為沒有一個得寵的娘,自小生活在皇宮沒學會恃寵而驕,反倒學會了把握分寸,這不是壞處,是好處。

    那個葉姨娘已經身死,魯郡夫人還這麽斤斤計較,恐怕自己女兒受了委屈,早幹嘛去了?

    其實這麽多年倒不是魯郡夫人不想出手,她早就看不下去了,隻是薛氏一直攔著,覺得葉姨娘的存在可有可無,沒這個必要。

    出了這次事,薛氏才正視葉姨娘的存在。

    薛氏草草的用完膳,便出去散心。

    魯郡夫人的愛護她收到了,雖然感動,但感動之餘,她覺得不實在。

    她需要地不是蜀王世子的幡然悔悟,就算沒有葉姨娘也還會有其他的姨娘。

    真這樣,還不如幫她除去葉家來的實在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