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盤根錯節

字數:3869   加入書籤

A+A-




    東宮的詹事府仿照前廷設計,素來有小朝廷一稱。詹事府由詹事主管、少詹事協理東宮之事。

    吳佩文早已致仕,自從領了東宮太傅之位後,皇上又讓他兼領了詹事一職。如今的皇姬並未婚配,東宮的實際事務不多,大多庶務由少詹事楊卓全主管。

    “這麽說來,老師的詹事一職是虛職?”

    “這樣理解也可。”

    說罷,路絳楓在紙上寫下兩個名詞,分別是左春坊和右春坊。

    “從前東宮又被稱為春坊。你可知道?”

    李絳薇搖頭,耐心聽講。

    “這左右春坊是仿照前廷的中書、門下二省設立。這左右春坊的左右庶子,你可以同民間的其他人一樣簡單的理解為皇姬的謀臣。”

    終於講到李絳薇最想知道的環節。

    左右庶子的名字寫下後,路絳楓按照品級依次寫下另外幾個人名。放下毛筆,用手指著其中一個名字解說道“這位左中允嚴言政的發妻,與你相熟的那位吳家小姐的母親是姐妹。”

    而後,又點了兩個人的名字。左春坊左庶子嵇良論,以及右中允顧顥。

    “外界都說我們澴涘路氏是世家大族,但是卻不是士族。”

    說罷,路絳楓要過毛筆,在紙上寫下“士”和”世”二字。

    “幾千年來,澴涘路氏出仕的次數屈指可數。哪怕到了今日,我在朝中領的也是虛銜。這也是澴涘路氏不能被稱為士族的原因。”

    路絳楓點了點“嵇”這個字,道“他是博陵嵇氏的子弟,博陵嵇氏可是頗有底蘊的士族。說起來,前梁開國帝王還被博陵嵇氏當時的家主嫌棄出身不高。”

    而後又點了點顧顥這個名字“這位顧顥則出身於九漣顧氏。九漣顧氏在淮州與我們路氏並稱淮州雙葩。”

    無論是博陵嵇氏亦或是九漣顧氏,都是神州有名的士族。

    士族之所以強大,來源於底蘊。這種詩書傳世的大家,極其注重教育,家風甚嚴。族學的先生,都是名師大儒。士族子弟往往比一般寒門子弟更容易登入廟堂。

    這種強大,也讓帝皇忌憚。各朝各代眾多帝皇草擬詔令,就是為了限製士族的勢力。

    “這幾家的族學非常優秀,可惜科舉改製之後,顧家和嵇家的族學都無法發放學籍。開蒙之後,就隻能去其他學府就讀。”

    正是學籍的限製,安遠伯府始終沒有考慮開辦族學。李絳薇家中的三位哥哥弟弟,都是在外就學。

    “沒了族學的維係,少了同窗之誼,這些士族中的新一輩,關係開始漸漸疏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哪怕限製頗多,依舊有人封侯拜將。若是皇姬能順利登上皇位,這幾個人前途不可限量。”

    而後路絳楓寫下顧影這個名字。

    “吏部右侍郎顧影和顧顥是同族堂兄弟,這一輩顧家人丁單薄,不至於讓今上如此忌憚。至於嵇家,就更有意思了。”

    這錯綜複雜的姻親關係,令李絳薇有些頭疼。要不是路絳楓在紙上將幾個人名寫清楚,她很難跟上節奏。

    “還記得我之前提及的嚴言政的夫人嗎?他的夫人出身於莞南廖氏。這個廖氏的名氣不及博陵嵇氏和九漣顧氏顯赫,卻也不可小覷。”

    路絳楓介紹完,就在嚴言政的名字後麵寫上“廖氏”二字。

    “真是盤根錯節……”李絳薇皺著眉,輕聲感慨著。

    “豈止?”路絳楓笑道“上京的大家族挑選宗婦時大多偏向士族出身的女子。工部尚書之妻以及右春坊的右讚善關庭新的夫人,也是嵇家女。嵇良論考中進士在六部觀禮期間得到工部尚書孫時的舉薦,留在工部就職。相傳這位嵇良論的算學極好,可惜我無緣得見。”

    路絳楓提到的人名非常多。一長串的介紹聽完,李絳薇花了不少時間消化。低頭看著人名,試圖重新整理這些人際關係時,李絳薇發現了一件事。

    詹事府中同這幾大士族有關係的就有四人!

    “阿姊!詹事府的人事是由皇上任命還是由皇姬任命?”

    “是皇上。”路絳楓問道“怎麽?”

    有什麽東西在李絳薇的腦中漸漸成形。

    “有什麽猜測想法,不妨大膽說出來。”路絳楓循循善誘道“有些事在我這裏提及,好過回到伯府無人商議。皇姬那邊的情況,我比二叔和盛哥兒熟悉。”

    “我原以為皇姬想要科舉改製,是為了打破枷鎖,讓女子更容易的參加科舉。現在看來,或許是我想的太少了。”

    隻靠現有的人物關係,李絳薇就能大開腦洞,聯想到不少東西。

    “詹事府的重要職位近一半都是士族,然而士族又被限製。倘若……唔……我隻是假設……”

    李絳薇對自己的想法不是很自信。在路絳楓的鼓勵下,她又整理了思緒,慢慢說著。

    “皇上表現出來對皇姬的不喜……或許不是真的。不,這樣說可能不夠準確,應該說態度比起不喜來更加複雜?”

    李絳薇有些艱難的說出“複雜”一詞,眉頭也隨著音節的落下而緊蹙雙眉。當這個詞匯從口中說出,一些含混不清的想法逐漸清晰起來。

    路絳楓一聽,大驚。忙打開書房的門,吩咐華菱“盯住附近,不要讓人靠近。”

    “是!”

    回來之後,路絳楓嚴肅道“你繼續說。”

    這樣嚴肅的路絳楓,李絳薇還是第一次見到。往常的路絳楓都是溫柔大方而又穩重。六歲的年齡差,令路絳楓顯得異常成熟,有時竟不像一位姐姐,倒像是一位母親。

    長姐如母,大概就是這樣的。

    而現在的路絳楓,可能更接近於……同僚?

    “抱歉。”路絳楓發現李絳薇略帶疑惑的目光後,調整呼吸,整個人放鬆下來,“不自覺用起處理公事的態度。嚇到你了?”

    李絳薇搖頭,“我隻是個寫小說的,對權謀之類的不太熟悉。接下來要說的事,還請阿姊聽聽就好,千萬別放在心上。皇上或許不是不喜皇姬,而是在考驗皇姬。”

    就算有聖祖的聖訓,想要讓女子從千年枷鎖中掙脫出來不是一代人兩代人能做到的。就算有聖訓在,二皇女被封為皇姬,也是不符合千年來的習慣。

    延續千年的習慣是最難改變的,這些老舊的觀念根植於心中,總會影響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