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百四十九章 我幹他就行

字數:5021   加入書籤

A+A-


    此條軍情,你未曾聽聞。
    這句話,車胄當然聽得懂,鎮守廣陵,隻能靠自己。
    但聞聽此訊,在座所有將領皆是振奮不已。以往隻是聽陳到將軍說起,或是在武院之中學習戰例,眼前實戰,還是頭一次。
    定邊軍絕不會放下自己的同袍,哪怕他們已經是屍體,都要搶回來。當年黃巾之時,三大王牌聯手的那一段,全軍流傳。
    事後,張海龍、臧空、洪彪全部被葉歡降職,六曲曲長更被杖打三十,關入禁營。三六九曲的士卒,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軍法。
    可此事一出,三大王牌卻更成為了全軍的偶像。軍法我遵守,挨打一聲不吭,但要眼睜睜的看著兄弟戰死,不行!
    那種傳承是一直在的,黃忠隻有三千白馬,就敢毅然奔襲東海。心中想的就是為同袍減輕負擔,龐統、麯義,莫不如是!
    親身感受和聽傳言是絕不相同的,尤其是此時廣陵飛地一塊,敵軍又是調集重兵大軍壓境,說不緊張,也是不可能的。
    胡風見狀隻是微微一笑,麾下的反應在他的預料之中,同袍的策應當然也是一樣。其時半個時辰之前,東海的消息就到了。
    嗯,就算沒到,胡將軍怕是也會編一個出來。所謂兵不厭詐,有時候連自己人一起騙,隻要對戰事有利,胡風可不會猶豫。
    至少眼下,麾下的士氣和鬥誌是令他滿意的,但這隻是第一步。
    “車將軍,你要謹記,此次敵軍主將曹豹,將軍稱之為名將之姿,以風觀之,怕不在關羽之下,是以率軍迎敵,謹慎第一。”
    “守衛廣陵,不在一城一地,事若可為則為之,若不可為,及時棄之。收縮兵力而回,胡風自有辦法,與曹豹一戰。”
    “諾!”聞聽胡風之言,車胄不敢怠慢,曹豹,是廣陵大敵。
    葉歡不會想到,自己當年的一句話,直到今天還有深遠的影響。胡瘋子是真的將曹豹當做關羽來準備的,知敵重敵。
    事實證明,他的謹慎沒有錯,曹豹率軍壓進,與丹陽營在洪縣一帶展開拉鋸戰。雙方都表現出了足夠的謹慎,互相試探。
    小範圍之間的作戰,約有十餘次,麵對丹陽軍,徐州軍展現出了自己的戰術素養,分進合擊,漸漸將丹陽軍壓製。
    曹豹穩步推進,目的就是先下洪縣,逐步縮小胡風的控製範圍。他表現的十分小心,宗旨便是積小勝為大勝。
    和定邊軍作戰,一點急躁也來不得。但直到此時,曹豹將軍心中,胡風麾下的戰力依舊沒有十分明晰,敵軍顯然也是控製的。
    十餘次戰役,胡風在此中收獲不小,丹陽軍的士卒,得到了充分的鍛煉。這對今後的穩守廣陵,意義重大。
    與此同時,陳到率領的白耳軍,也對上了關羽與太史慈。依靠之前建設的防禦體係,陳到以攻為守,絕不冒進。
    和曹豹一樣,關羽此戰也打得極為小心,廣陵之戰,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與定邊軍的對抗,陳到,白耳軍,給了他不小的壓力。
    雙方的糾纏,集中在範縣一帶,那裏有廣陵軍建立的六處壁壘。當年建立之時,州府的說法是糧倉,實際上,也是做糧倉使用。
    比起以往,新建的糧倉有著更好的儲藏效果,原本是要收取一定費用的。對百姓而言,能承擔的起,且能保存更多的糧食。
    後來嘛,據說是廣陵陳家的二公子陳應,要效法葉大公子,讓利於民。大手一揮之下,所有的費用,二公子買單。
    於是乎群情洶湧,百姓紛紛稱善,陳應也因此而舉孝廉為郎!
    錢是陳應出的?當然,真金白銀。至於其中有沒有他人的授意,反正陳二公子口中,是沒有,本公子就要兼濟天下。
    像那些民聞天下的大紈絝一樣,有了錢,得花在鄉親們身上。
    對,你聽得沒錯,賺了錢,要花在百姓身上!張敘、何剛、李韜,侯東,楊瑞,等等等等,都是這麽幹的。
    以至於現在你說你是紈絝,別人都要問你,做過什麽有利民間之事?包括此刻相助黃忠的東海王家,公子們很喜歡如此。
    潮流,葉大公子就是潮流的引導者。說起這個,葉歡可來勁了,本公子以一人之力,扭轉了民間對世家公子的看法。
    不管你是追求潮流也好,羨慕偶像也罷,隻要你做了,就對百姓有利。滿寵滿大人就最服主公這一點,無可辯駁。
    .
    至於錢的來處,陳應做的這些事情,陳圭大力支持,安穩的發展,令得民生富裕,稅收充足,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嘛!
    且兒子也沒花陳家一分,早在當年徐州迎親之時,葉歡就給陳應,糜芳、陶商等人設計了項目,每年的分紅,數目巨大。
    “二表弟,錢要花在刀刃上,你想想,你走在街上,不用前呼後擁,百姓自動給你讓道。去哪裏,你都是座上賓,多爽啊!”
    葉歡的話,陳應深信不疑,照此而行,亦是收獲滿滿!有一點他不敢說,以前要暗著搶,現在嗎,當真有不少,自己……
    不過二公子現在格局高了,根本看不上,咱要做守身正的君子!有趣的玩意兒?我表哥知道的太多,根本玩兒不過來。
    劉備審時度勢,知道一旦被葉歡擊敗曹操,自己根本無法與之抗衡。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拚死一搏。
    對糜竺,陶商等人,他自然有所防範。但有一點出乎他的預料,前者並未做出太強的反對態度,一切似乎還保持著正常。
    “子仲兄,二公子,無需憂慮,以前該怎麽做,現在還怎麽做,好好保重自己。生意更要做好,其餘一切,都有歡。”
    陶商對劉備此舉是極有意見的,在他眼中,且不說流言是真是假,就算是真,劉玄德也是忘恩負義,沒有葉歡,何來……
    就在他準備仗義執言之時,葉歡的信到了,內容嘛,和他寫給糜竺的一模一樣。保重好自己,甚至可以支持對方。
    你要是葉歡的朋友,在眼下的特殊時期,收到這樣一封信,會有什麽樣的感受?暖心是肯定的,詫異偶怕也是難免的。
    保重自己是第一,甚至可以為此支持劉備。生意照做,生產一樣要發展,戰場上的事情與你們無關,我幹他就行。
    我幹他就行!這句話,在糜竺陶商眼中,盡顯葉歡的氣度。但詫異在於,這是一個雄主的權謀手段嗎?是不是心慈手軟?
    回答這個問題,天下你找不出一個,比毒士賈詡更有資格的。
    一開始,他是堅決反對的,按賈詡的手法,微塵清風在手,他會無所不用其極。但凡敢於與葉歡作對,絕不介意殺雞儆猴。
    啥一切照舊,生意照做,生產照常,甚至可以支持對方,倘若這句話不是葉歡說的,賈軍師能一杯茶潑在你臉上。
    “範先生,賈某是被主公說服了,你記住,主公要的不僅僅是天下一統,還要強盛的大漢。戰場上的事情,戰場上解決……”
    “權謀上的事情,你我為主公解決。”
    “主公說過,別急下定論,看效果,不得不說,賈某認可!”
    最後的結果,是麵對南華的質疑,賈詡侃侃而言,讓對方心悅誠服。很多激烈的手段,在微塵,隻會是逼不得已而用。
    “主公此人,越與之相處,越是高山仰止。軍師,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我都有些相信流言了,但王莽,絕不足與主公相比。”
    “哈哈哈哈,範兄此言,一看就是真心。王莽當然不能與主公相比,因此你我要做的事情,才會更有樂趣。”
    賈詡對此沒有質疑,南華亦然,是葉歡用事實告訴了他們。
    對糜竺陶商而言也是,冀州之戰中,甄家就是這麽做的。袁紹需要支持的時候,他們一樣會給,胳臂擰不過大腿。
    但戰後呢?甄家還是冀州商家之首,甚至是世家之首。不光甄家,其餘世家,葉歡也是一概不問,一句話,做好你們的本分。
    劉備曹操聯手,就能與大將軍抗衡?糜竺不會這麽認為,陶商亦然。他們要做的,是等著看,等著定邊軍再臨徐州的一天。
    令所有人詫異的事情,在葉歡心中,卻是順理成章。唯有如此,他才能將戰爭給大漢帶來的創傷,降到最低。
    手握數十萬雄兵,民心在己,各方麵的實力,處於優勢。他有隻靠軍事謀略,解決一切的底氣,用兵發展兩不誤。
    葉歡的這種心理,現在也是幽州並州世家百姓的心理。大公子,大將軍管打仗,他要什麽,我們給什麽,其餘嘛,與之無幹!
    和冀州青州不同,葉歡在徐州的威望,尤其是在廣陵,差堪與並州相提並論。陳到一聲令下,百姓一天就搬空了倉庫。
    沒有糧食,糧倉自然就成了空的。空糧倉,則可與軍事要塞劃上等號,白耳軍陳兵其中,與徐州軍對抗,防禦森嚴。
    且六處壁壘,當徐州軍來攻之時,形成了一條連鎖。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當戰事來臨,各種妙用都顯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