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故人來訪
字數:6449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權路飄香最新章節!
讓王俊傑沒想到的是,他和柳岩從青林鄉回來時間不久,柳岩就離開雲山,調到了市審計局。
從青林鄉回來之後,柳岩也不知道在忙些什麽,很少在財政局裏出現。
而且那段時間,王俊傑也是忙得不可開交,幾乎整天都要到各鄉財政所搞調度,和柳岩一樣,也很少在財政局裏出現。
這天,王俊傑從十裏堡鄉調研剛回到住處,還沒得及關門,柳岩就像從地底冒出來一樣,從外麵推門走了進來,而且進門後立即轉身把門帶上,接著就轉過身撲在王俊傑的懷裏。
王俊傑忍不住內心的激動和欣喜,張開雙臂,將柳岩緊緊摟在了懷中,順勢將厚重的嘴唇貪婪地放到了柳岩香豔的嘴唇上。
就在王俊傑的唇蓋在柳岩唇上的瞬間,柳岩閉上了雙眼,把濕潤的嘴唇緊緊地貼在王俊傑的嘴唇上,迎合著王俊傑,那微現的粉紅的舌尖吐露著情愛的渴望……
雨過雲收,柳岩枕在王俊傑有力的手彎裏,沉沉睡去。
半夜裏,王俊傑突然醒來,醒來後發覺柳岩淚流滿麵,心疼地用手拭去柳岩腮邊的淚珠,急切地問道:“柳姐,怎麽了?誰欺負你了?”
沒什麽,俊傑,”柳岩勉強笑著說道。
不,你肯定有事,快告訴我?”王俊傑著急地抱著她說道。
柳岩癡癡地看著王俊傑,把手去伸到了王俊傑的下麵,“俊傑,什麽也別問,好嗎?”接著另一隻手又把王俊傑的手拉到自己的芳草地上……
第二天,王俊傑醒來後發現,床上已經沒有了柳岩的身上,而桌上卻放著一封信。
看到放在桌麵上的信箋,王俊傑心裏升起了一縷不祥之兆,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跳了下來,快步走到桌前,拿起信箋,急忙拆開細看,信上這樣寫道:
俊傑:
你好!
感謝上天,讓我認識了你,和你在一起的時光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那點點滴滴都將永遠藏在我內心的深處,成為我最美好的回憶。
俊傑,我舍不得離開你,但又不得不離開你,我是結過婚的女人,沒有資格和你在一起,再說了,和你在一起,會給你前途帶來很大的影響,如果真是那樣,我會一輩子不安心的,為此,我選擇了離開,你不會怪罪我吧?不管你怪罪與否,我都得離開,我的調動手續已經全部辦理完畢,對不起了,俊傑。
我這次回來,除了辦理各種手續外(我已經調到富陽市審計局去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再看看你,再枕著你的手進入夢鄉,現在我已經如願以償了,就再也沒有遺憾了。
別了,俊傑,我會永遠默默地為你祝福。
柳岩
6月18日
看著那被柳岩淚水浸濕的信,王俊傑心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酸楚,似乎有一件寶貴的東西被人帶走了一般,他迅速穿好衣服,衝出住處,以最快的速度趕柳岩的住處。
然而,柳岩的住處鐵將軍把門,於是,他又一路小跑,趕到了財政局,柳岩辦公室同樣是鐵將軍把門,他又轉身走進局辦公室。
辦公室裏,喬漢民正坐在老板桌後邊整理材料,抬頭看到王俊傑,連忙站了起來,繞過老板桌,快步迎上前來,一臉謙恭地問王俊傑道:“王局長,有事嗎?”
柳主席來了嗎?我想找她要一份材料。”王俊傑努力裝出很平靜的樣子,很隨意地說道。
怎麽?王局長你不知道柳主席已調走了嗎?”喬漢民驚訝地說道。
你說什麽?柳主席調走了?什麽時候的事?”王俊傑故意裝出非常驚訝的樣子。
昨天的事。”喬漢民道。
是嗎?我怎麽沒聽說。”王俊傑裝著才聽說這件事。
這段時間王局長一直在忙,很少在局裏,難怪不知道這件事,昨天下的文件,是調到市審計局任辦公室副主任,今天早上,藺局長送她去上的任。這人啊,有關係就是好辦事。”喬漢民最後的話裏透出一股酸味。
知道柳岩確實走了,王俊傑心裏空空的,也沒有心情再聽喬漢民絮叨,轉身走出辦公室。
從局辦公室出來之後,王俊傑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隨手拿起一份報紙翻閱起來。
但是,他腦子裏全是柳岩的身影,以及和柳岩相識的一幕幕,根本靜不下心來讀報紙。
就在王俊傑心緒起伏,無法靜下心來讀報紙的時候,從外邊傳來兩聲“咚咚”的敲門聲。
敲門聲打斷了王俊傑的思緒,他平靜了一下心情,回頭衝著門外道:“門沒鎖,請進。”
王俊傑話音剛落,羅曉曼就推門走了進來。
進門後,羅曉曼風擺荷葉腰,臉上綻放著陽光般溫暖的笑容地徑直走到王俊傑麵前,衝王俊傑極具風情一笑,輕啟朱唇,盈盈而語道:“王局長好。”並伸出柔若無骨的纖纖細手,握住王俊傑的手。
王俊傑一邊與羅曉曼握手一邊道:“羅總好,不知道羅總大駕光臨,有何指示。”
羅曉曼又是嫵媚一笑,道:“王局長的話折煞小女子了,您是財神爺,小女子哪敢指示您,今天過來是向您匯報工作的。”
羅曉曼一邊說一邊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裏取出一個信封,遞到王俊傑的手中,並道:“遵照王局長的指示,我已經需要的各種手續辦完了,請王局長過目,看看合格嗎,如果不合格,我再回去重新辦理。”
王俊傑接過信封,並指了指旁邊的沙發,示意羅曉曼坐下。
羅曉曼也不客氣,順勢坐在了沙發上。
就在羅曉曼坐下的空,王俊傑抽出了放在信封裏的手續,逐張看了一遍,沒見到任何問題,於是走到辦公桌旁,從放在桌麵的筆筒裏抽出一支簽字筆,在申請書上簽上“同意撥款——王俊傑”七個字,然後回到羅曉曼的身邊,把簽好字的申請書遞回到羅曉曼的手中,道:“很好,手續非常齊全,我已經簽完字,你直接拿著手續和申請書去財務室去找劉主任,劉主任會幫你辦理貸款手續的,如果不出意外,頂多後天就能拿到錢。”
羅曉曼接過王俊傑遞過來的信封,連聲道:“謝謝。”
說完,再次打開公文包,從裏邊又掏出一個信封,放到王俊傑的麵前,道:“小意思,不成敬意,還請王局長笑納。”
不用看,王俊傑就知道信封裏裝的是錢,說白了就是給自己的好處費,雖然他沒有打開信封,但從信封厚度看,裏邊最起碼得有兩萬元錢。
兩萬元錢是筆不少的數字,對於國家公務人員來說,接受五千元以上就算受賄,就是犯罪,一旦被查處,後果不堪設想,更何況是兩萬元錢。
而且王俊傑非常清楚,自己今天一旦拿了這筆好處費,今後就會成為羅曉曼的一顆棋子,就要聽從羅曉曼的擺布,羅曉曼讓他向東,他必須向東,羅曉曼讓他向西,他必須向西,必須被羅曉曼牽著鼻子走,他可不想受製於羅曉曼,因此,他立即拿起信封遞回到羅曉曼的手中,道:“羅總,使不得,使不得,再說了,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羅曉曼再次把錢推給了王俊傑,並道:“也就買件西服錢,王局長千萬不要客氣!”
不管羅曉曼怎麽說,王俊傑堅決不收。
羅曉曼無奈,隻好收下錢,走出王俊傑的辦公室。
羅曉曼收下錢離開後,王俊傑懸著的心才漸漸平靜下來,並在心裏提醒自己:自己現在是分管資金和財政預算工作的副局長,位置舉足輕重而又非常特殊,巴結討好自己的人一定不少,今後一定要更加小心,決不能被腐敗分子拉攏利用。
思緒平複下來之後,王俊傑拿起報紙,坐在沙發上,繼續翻閱起來。
快到中午的時候,門外又傳來了兩聲“咚咚”的敲門聲。
聽到敲門聲,王俊傑之後放下手中的報紙,衝門外說了聲:“請進。”
時間不大,兩位穿戴樸素的農民推門走了進來,從年齡上看,一個年齡大些,五十來歲,一個小些,三十來歲。
年齡大些的農民一進門就不無諂媚地衝王俊傑道:“王局長好。”
王俊傑抬起頭一看,立即認出同自己打招呼的農民是山左口鄉山後村村長管阿林。
當初,王俊傑剛到山左口不久,就和孟楠一起去山後村送過補助款,正是那次去山後村送補助款,他對孟楠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彼此間心生好感,從而有了那段爛漫的情感經曆……
想起孟楠,想起那段情感經曆,王俊傑心裏升起一縷莫名的酸楚和傷痛……
見王俊傑沒有理自己,管阿林局促不安起來,小心翼翼地衝王俊傑道:“王局長不認識我了嗎?”
王俊傑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急忙順著管阿林的話道:“認識認識,你不是山左口鄉山後村的管村長,當初,我和財政所的孟所長還一起在您家住過呢?”並非常客氣地同管阿林以及同管阿林一起來的年輕人握手。
同管阿林和年輕人握完手後,王俊傑把兩人讓到了沙發上,並親自給兩人每人倒了一杯水。
管阿林受寵若驚,衝坐在身邊的年輕人不無自豪道:“我就說王局長不是忘本的人,來的時候大家還不相信,怎麽樣,現在你該相信了吧。”接下來,他指著身邊的年輕人衝王俊傑介紹道:“這是我們村裏的孔萬年同誌。”
王俊傑順管阿林的口氣,說了句:“孔萬年同誌你好。”卻覺得這“同誌”二字有些別扭。看來也就從農村來的管阿林他們還把同誌掛在嘴邊,如今機關裏已經很少有人叫同誌了,上級叫下級直呼其名的多,下級叫上級不是稱官銜就是叫老板,對“同誌”二字早生疏了。
就在王俊傑心裏想著問題的時候,管阿林再次開口衝他道:“我年事高了,今年已經退了下來,由孔萬年同誌接任我的位置。”
王俊傑說:“這很好嘛,如今國家機關領導班子都要年輕化,你們村裏當然也該讓年輕人來挑大梁。”
管阿林說:“那是那是。”接著又道:“王局長,我們今天來找您,是想請您幫個忙?”
王俊傑預感,管阿林此次一定也是為了錢而來的。但王俊傑並沒有回避,而是順著管阿林的話道:“什麽忙?您盡管說,隻要我能幫上,我一定會盡力幫。”
管阿林這才道:“我們找王局長您是化緣的。王局長您也知道,我們村進進出出隻有一條路,而且這條路還是一條山路,狹窄不說,而且還崎嶇不平,磕磕絆絆的,就是因為這條路,山外的農藥化肥運不進來,山裏的糧食、蔬菜和果子之類的農作物運不出去,嚴重地製約了我們的發展,為此,很早之前,我領導的這一屆村委就有過修路的想法,但由於資金問題,一直沒能實現,這不,孔村長上任後,再次提出修路,而且村裏人也都支持,紛紛表示,隻要村裏出路,都會出資,但您也知道,我們村裏的人都太窮了,就是都把家裏的錢拿出來了,也不夠修路的,沒有辦法,我和孔萬年同誌隻好去找鄉裏,但鄉裏說沒錢,讓我們自己想辦法,我們能想的辦法都想了,現在實在想不出其他辦法了,萬般無奈之下,我們隻好找王局長您,希望王局長您看在我們村蹲過點的情分上,幫我們一把,我們一定會永遠記住您的恩情,而且等路修好後,我們還要在路口修一塊紀念碑,碑上刻上您的名字,讓所有人都知道您對我們村裏的貢獻,對了,還有一件事忘了告訴王局長您,在您和孟局長的關心下,我們村小學已經改造完畢,村小學改造完畢後,我們專門在村小學門口樹了一塊銅牌,銅牌上就記著您和孟局長幫我們籌資的光輝事跡,讓村裏人世代都知道您和孟局長對我們村裏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