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蛇發女妖
字數:3156 加入書籤
在墓葬中,蛇的玉器和墓內的壁畫中也較為普遍。在有關的墓葬物中,除去最早的蛇紋之外,便是用於祭祀的玉器了,目前最早的蛇形玉器便是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C字形玉龍飾,其通身墨綠,形狀扭曲成“C”字,頭部有鰭狀鉤,但無四足,其後的玉器裏和龍有關的紋飾亦多無四足,但有角,直到戰國時期才出現了張牙舞爪的“S”型龍,而壁畫裏和蛇相關的,最為有名的便是伏羲女媧了。漢墓出土的“三人合抱圖像”磚,圖像為兩蛇交尾圖。畫麵上的三人是:中者燧人氏,左邊持“規”者為女媧氏,右邊舉“矩”者為伏羲氏,其中女媧伏羲二人為人首蛇身,兩蛇尾呈螺旋狀交集。而在馬王堆一號墓的T形帛畫中,頂部有一人人首蛇身,中底部二龍相交,雄壯粗獷。
也有人說,蛇便是龍,龍便是蛇,因為至今來說,龍就是一個傳說,現代人在推測龍的來源時,根據一些資料,蛇可能是最早人類的圖騰崇拜,將蛇、蛟想象成龍,而且蛇又有感知地下水位的能力,所以往往在暴雨來臨的電閃雷鳴的雲層中說看到了舞動的龍,這可能跟蛇的這種特殊能力也有一定的關係。
關於蛇即是龍的論斷,早在很早之前以為學者便已經提出了。“所謂龍者隻是一種大蛇”而另一位學者也提出了同樣的論斷“蛇加以神化,變成圖騰物,就是龍。”
從黃帝起,龍便成為了帝王的象征之一,《史記·五帝本紀》所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而在山海經中,對軒轅國的解釋如下:“軒轅之國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麵蛇身,尾交首上。”《史記·天官書》中亦有這樣的解釋:“(黃帝)人首蛇身,尾交首上,黃龍體。”這正是說明了蛇同龍的統一。
在古代乃至現代民族中,蛇龍是可以互化的。《易·係辭下》說:“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在《漢書·高祖本紀》中,劉邦斬白蛇的故事較為有名,而在更早之前,對劉邦出聲時的描述,司馬遷又用了龍作為其身世不凡的象征。而當白蛇的母親稱其是赤帝子,所斬殺的是白帝子時,白蛇也作為一種不凡的權威而存。或許在當時,蛇已經漸漸失去古時那種至高無上的地位,但是在這段並不可信的神話中,隱隱透露出蛇和龍和權威的聯係。
巴人是古代氐羌部落伏羲、黃帝的後裔,也是蛇的傳人。《說文解字》說:“巴,蟲也,或曰食象它(蛇)。”《山海經·海內南經》載:“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能吞象之蛇,可見非常之大。“蜀”字的甲骨文也是蛇形。據徐亮先生考證;“蜀”字的含義是“人首蛇身”,意即蛇圖騰氏族蟠踞之地。
所以,在古代,蛇這種東西,具有相當的神秘威力,也不知道遠古的時候地球上真的有那麽多雜交動物還是怎麽回事,總之,就現在神秘動物圖鑒上來說,以人麵蛇身等等這種類型動物相當之多。
也有可能,這些東西都是古人YY出來的。但不管怎麽樣,既然蒙竹說盤龍洞內有蛇發女妖,想必就是真的了,況且連藥王廟旁邊都立著一個人麵蛇身的石像。
就連神話中的伏羲女媧都是人首蛇身,這其中,必定有古人喜歡YY的成分,那時候,地球對於人類來說,就像現在宇宙對於人類來說,一切都是未知的,古人類對於地球生物的認知度那是相當的小,不然伏羲氏幹嘛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來解釋白天黑夜以及地球萬物呢。
我們現在不也成天YY宇宙嗎,這樣看來,這些東西就很合理了。
我站起來說:“蛇發女妖,女媧是人首蛇身,老先生可知這盤龍洞內蛇發女妖是個什麽鬼?”
蒙竹想了想說:“這個……老夫曾進穀采藥,遇一老者,他說蛇發女妖不過盤龍洞困在洞內的一個女人,可是老夫不解啊,難道此女友長生不老之術,竟然可以活幾百年。”
唉,管他是什麽女妖,如果不去深走一遭,怎麽能知道蛇妖是個什麽東西,也許還是荼喃放出的鬼話嚇唬人呢,我得趕緊回去了,不然三十裏鎮得雞犬不寧。
於是我告辭了蒙竹和華佗,回了三十裏鎮。
果然,學校已經亂做一團,各種版本的傳言在短短幾小時內傳遍全校,那些膽小的女生紛紛表示,今晚,一個人不敢睡覺了。
班主任帶領著幾個同學四處尋找,校長也急了,把學校的各個角角落落都找遍了,校長是絕不會相信我會瞬間消失在班級裏的,他說我一定藏在了某個角落。
我出現在實驗樓的走廊,在走廊的盡頭,我又看見美術老師在那裏坐著畫九龍崗,當我走進她的時候,她忽然發出銀鈴般的笑聲,但這笑聲我並不覺得悅耳,反而像一種鈴鐺的聲音。
美術老師抬起了頭,我的天,這不就是蛇發女妖嗎?在我的麵前,並不是我們的美術老師,她的頭發化成無數條毒蛇……
啊!我使勁搖搖頭再看,哪有什麽毒蛇,眼前的人就是美術老師,她停止了笑,而是怔怔的看著我。
我說話了,“您怎麽沒有去找我?”
美術老師微笑道:“你是鬼嗎?”
“你看呢?”
“不是。”
我看著她的畫,那畫惟妙惟肖,能把九龍崗的山貌複製到一張紙上,恐怕三十裏鎮沒有幾個人,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隻有美術老師可以。
“聽說你在班裏忽然消失了,就像……就像蒸發了一樣。”美術老師問道。
“是啊,我給他們變了一個戲法。”
“你會魔術?”
“會啊,大變活人!”
“能帶我去你們村兒看看嗎?”
“完全可以。”
有幾個學生此時找到了實驗樓,他們看見我以後大喊:“在這兒呢!在這兒呢!找到啦,快去告訴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