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字數:6179   加入書籤

A+A-




    柯祺自認是個大俗人,在創辦文報一事上, 他最多能給予謝瑾華技術上的指導, 而不能給予他文學理念方麵的指導。柯祺眼珠子一轉, 笑道:“你寫文章, 我賣報。這算不算是你主內而我主外了?”

    心情很好的謝瑾華十分大度地表示,不和柯祺做這種口舌之爭。

    兩人鬆開相握的手。謝瑾華拿起筆,繼續抄著文章。他一邊抄,一邊認真想著柯祺剛剛說的那些話,道:“你方才說了印刷……印刷太耗時了,還不如直接雇上幾十位書生,讓他們專門負責抄寫。”

    “我們不用雕版印刷, 用活字印刷。”柯祺說。

    “咦?”謝瑾華很是好奇,“可是《方源雜談》技藝一卷中提到的活字印刷術?”

    “正是。”柯祺說。雖曆史有不同,但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該有的發明還是都有了。

    活字印刷術在燕朝前期就已出現,但是這項偉大的發明並沒有普及開來。而在柯祺穿越前的曆史中, 活字印刷術身為華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在宋朝時就已出現, 卻一直到清朝都沒有被廣泛應用。

    舉個實例,清朝目錄書《增訂四庫簡明目錄》中錄有曆代書籍七千七百四十八種, 約計不同版本共兩萬部,其中用上活字印刷術的隻有二百二十部,占總數的百分之一左右。這是因為,考慮到時代科技的局限性, 古代的活字印刷術並沒有現代人想象中的那般真的能帶來遠勝於雕版印刷術的便利。

    當然,這無損於這項發明的偉大。

    可偉大來自於後人的總結,正如哥白尼同時代的人把日心說當作異端,生活在當下的謝瑾華之所以知道活字印刷術,僅僅是因為他的閱讀量比較大。在他看來,雇人抄書還是要比印刷更便捷一些。

    事實上,很多書坊經營者也都是這麽想的。

    如果是話本一類的書,銷售量不會很大,無論是雕版印刷,還是活版印刷,都成本太高了,他們就會請窮書生們來抄書。而如果是經史子集一類的書,雖然銷售量提上去了,但聖人之言不增一字不減一字,因此隻要刻好一次雕版,就能一刷二刷再刷,他們覺得這成本反而要比活字印刷的成本低。

    柯祺就喜歡謝瑾華偶爾這小沒見識的樣兒,道:“若是每一期文報隻發行幾十張,你當然可以雇傭一些人專門用於抄寫。但若你想要發行成千上萬張呢?隻靠人力真能抄得過來?我們要早作打算啊。”

    成千上萬張……

    謝瑾華就喜歡柯祺這偶爾盲目崇拜的模樣,道:“那照你的意思……”

    “就算文報要在一兩年後才能初具規模,現在也應該把準備工作做起來了。比如說,我們需要讓工匠們馬上就開始抓緊時間製造活字的字模。”柯祺說。漢字體係龐大,一副活字要滿足排版需要,就必須要有足夠多的字模。好在他們要弄的隻是報紙,如果是書本的話,那麽對字模的需求量就更大了。

    字模的製作工序相當繁複,這是活字印刷術普及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排版過程中還容易出現各字大小不均筆畫粗細不一、排字行距歪斜不齊等狀況,這是活字印刷術普及率不高的原因之二。因此,柯祺決定舍棄易變形的泥活字、木活字,直接選擇更經用的銅活字。

    可這樣一來,成本就提上去了,需要很多錢!

    謝瑾華目前私產不多,除去庫房中的收藏,就隻有一處憶仙樓和幾處莊子。這些足夠他生活所需了,但辦報紙需要大動作,酒樓的收益就完全不夠看了。因此,柯祺還想要找到一個很有錢的同盟。

    “明明你這精打細算的模樣比較像主內的。”謝瑾華嘟囔著說。

    柯祺裝作沒聽見。

    謝瑾華決定要表現出“主外”一方的氣度,說:“庫房鑰匙都給你,裏頭的東西,你挑揀著拿去換錢吧。”他從未缺過錢,沒吃過缺錢的苦,便很有些視金錢如糞土的意思,隻要柯祺別把藏書賣了就好。

    “哪裏就需要典當過日子了。”柯祺笑著搖了搖頭,“我們可以和大哥,和德親王府,和丁家,和很多人合作。隻要報紙的質量好,還愁沒有合作商嗎?”而且報紙能刊登廣告,但這個暫時不太能實現。

    “那庫房的鑰匙也給你吧。至於賬本,反正一直都在你那裏。”謝瑾華堅持說。

    開辦報紙的事就這麽說定了。兩人各有各的忙碌。秋林書院中的大部分書生在日後都是要走上官場的,就好比說邵瑞,盡管他本人沒有什麽野心,但他身後的家族已經把他未來要走的路定下來了。像謝瑾華這樣沒有被家族束縛住而又有能力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當謝瑾華小打小鬧做手抄報時,他可以聚上三五好友一起做。但在他把這個當正經事業做時,他反而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了。

    柯祺最終還是選定了丁家為合作者。無論是謝大哥,還是德親王府,他們的目標都太大了。報紙這東西要是辦得好,日後是很能積攢名聲的,謝大哥和德親王本來就在朝中領著職務,若是有了那麽大的名聲,誰知道皇上到時候心裏會怎麽想!丁家則不然,雖是淑妃的母家,但這一家目標並不大。

    而且,如果是和德親王府合作,柯祺就不能確保整份報紙都握在謝瑾華手裏了。丁家就不一樣,柯祺與丁小十七和丁小十八相處了那麽久,很清楚丁家人的行事風格,那是典型的“我壕,我特壕”。

    於是,柯祺決定把丁家人約出來好好談一談。

    因謝瑾華很久沒有回慶陽侯府了,等到放假時,他並沒有和柯祺一起,而是回家看望大哥了。

    柯祺獨自赴約。

    因和丁家長輩沒什麽交情,柯祺怕貿然找去太顯突兀,就先把丁小十七和丁小十八約了出來,打算先問過兩位好友的意思。到了約定的時間,兩兄弟一起來了,卻又帶了一個哈欠連天的李旭過來。

    “你怎麽一副晚上去做了賊的模樣?”柯祺打趣道。

    李旭擺了擺手,有氣無力地說:“你們聊你們的,不用管我,我先趴著眯一會兒。”

    不知道是不是柯祺的錯覺,他覺得李旭的孔雀毛都沒有以前那麽鮮亮了。

    謝瑾華回到家時,謝純英和謝緯正在商量事情。因著柯祺的緣故,謝瑾華對於政治也有了一點點敏銳度,他聽聞兩位兄長已經在書房中關了好久,便覺得他們有可能是在討論泉延縣內的事,難道那個青蓮教派的事很棘手嗎?不過謝瑾華在這方麵沒什麽好奇心,知道兄長在忙,他就回維楨閣去了。

    一直等到謝純英忙完,才有人把謝瑾華請去了榮興堂。

    如守巢老鳥一樣差點就顧影自憐過的謝家大哥麵無表情地問:“柯祺呢?你們怎麽不在一起。”

    兩個恨不得能像風兒粘著沙兒的人難得分開了,謝家大哥都有點不習慣。

    謝瑾華原本想說“他忙去了”,然而在正要說出口的那一刻,卻鬼使神差一般地改作了:“許久未曾歸家見過兄長,弟弟甚是想念。柯弟也是一樣的。他原本想要和我一起回來,隻是確實有事要忙。”

    謝大哥的嘴角微微翹了翹。

    謝瑾華就順勢把柯祺要創辦文報的想法說了,雖然他們已經不打算在這件事情上和大哥聯手,但大哥一直都是謝府的頂梁柱,家裏人要做什麽,最好都先和大哥報備一下,以便大哥心裏能夠有數。

    謝瑾華很清楚,有了家族,才有了他這位謝四爺。沒有家族,他或許什麽都不是。

    所以,一切為了家族。

    謝純英當即覺得此事可行,甚至覺得他們找上丁家人這一舉措都顯得很聰明。

    正對著丁家兄弟賣概念的柯祺反而不如謝純英有信心。因為,所謂的《秋林文報》現在還隻是一份簡單的手抄報而已,即便它日後能成為傾國傾城的絕色美人,現在也隻是個三頭身的奶娃娃。但等到文報長大成人後再鑄造字模,就來不及了。因此,現在的柯祺不得不舉著個奶娃娃使勁展望未來。

    對於不懂的人來說,柯祺這樣子仿佛是在吹牛。

    哦,吹牛就算了,他還想讓聽他吹牛的人從兜裏掏出一大筆錢來。

    此時沒有風險投資的概念,柯祺即便對自己有信心,卻無法操控別人的想法。不過,他總要試試的。他沒有因為這事可能會失敗就敷衍了事。他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打算給丁家兄弟詳細講解一遍。

    丁小十七灌了一口茶,道:“柯兄莫說了。你欲見我家中長輩就是為了此事?”

    柯祺點了點頭。

    丁小十七說:“那就沒有必要見了。”

    柯祺心中歎了一口氣,麵上卻沒有顯出什麽失望的神色來。

    丁小十七繼續說:“我把自己的零花錢都給你吧,夠你用的了。哪裏還需要長輩掏錢!”

    “……咦?”柯祺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錢花不完,也是很愁的。丁小十七就曾陷入過這種煩惱中。別說柯祺需要錢做正經事,就是柯祺什麽理由都沒有,當柯祺開口借錢,啊不,當柯祺開口尋求合作時,丁小十七也是會同意的。因為,丁小十七把柯祺當作了朋友。壕的邏輯在於:錢沒了還可以再賺,真正的朋友卻是用金錢買不來的。

    “鑄造字模所費頗多……”柯祺委婉地說。這真的不是一筆小錢啊!

    “這不還有小十八嘛!我倆的零花錢絕對夠了,存到現在總有……”丁小十七對著柯祺報了個數。

    柯祺趕緊喝了一口茶平複心情。

    丁小十七一句話,把丁小十八的零花錢都給散出去了。但小十八卻對他十七哥的話毫無意見,仿佛小十七說的隻是一筆小錢而已。丁家人的聰明之處在於,他們有錢,但他們平時不鬥富,隻對著認定的朋友很大方。走開,你們這些該死的銀錢。快走開,不要再煩我了。我隻想要一份真摯的友誼。

    柯祺帶著沉甸甸亮晶晶的丁家友誼回了謝府。事情如此順利,他心裏是高興的。

    謝瑾華正在看書。

    心情甚好的柯祺忍不住賤兮兮地問:“半日不見,有沒有想我?”

    謝瑾華原本想說“才半日不見,又不是半年不見”,然而他卻再次鬼使神差地改了口,道:“我和大哥相談甚歡,哪裏來得及想你。倒是大哥頗為看重你,在我麵前又誇了幾回……我快被你比下去了。”

    柯祺忍不住笑了起來。

    ————————

    “我仿佛……在言語上忽然有了某種了不起的技能。”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不明白自己剛剛為何就那麽說了。”

    “好在,大哥很高興,柯弟也很高興。”

    “這算是……好事吧?”

    在《論男人在婆媳和諧關係中的重要性》這一門課上無師自通的謝瑾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雖然大哥是大哥,不是什麽惡婆婆,雖然柯祺是柯祺,不是什麽小媳婦,但這不妨礙謝瑾華自學成才。